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新闻世界》2009,(5):39-40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以其内容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叙事的贴近性、人情味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方向。多元化开放的信息环境取代一元封闭的传播垄断、媒体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媒体对受众本位意识的不断加强及媒体营销时代的生存之道,都要求电视新闻报道采用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海斌 《新闻前哨》2012,(10):100-101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并逐渐渗透进媒介领域,经济效益日益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一贯以严肃性著称的新闻报道,在媒体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的较量中日渐褪去严肃的外衣,以亲近的面孔示人。地方新闻更是凭借着趣味性和接近性的特征走俏于各大媒体。在媒体的商业包装下.地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日益由新闻本位向娱乐本位扭转。本文试图探讨地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3.
江凌 《新闻传播》2009,(10):7-10
会议新闻报道是一种强调时新性、重要性和现场感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属硬新闻范畴。中西媒体由于新闻价值观不同、报道立场不同、报道角度不同.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篇幅、内容、结构、表现风格和语言习惯不同。就角度而言.中国媒体习惯于从正面角度和官方视角进行会议报道.西方媒体主要从负面或中性角度和平民化视角进行报道;就报道内容、结构而言。中国媒体篇幅冗长、面面俱到.以直线式结构为主。西方媒体篇幅简练、主题集中.以曲折起伏式结构为主;就表现风格和语言特色而言.中国媒体庄重严肃.以“硬新闻”式报道为主.语言多间接转述,多表述和概括,表现力稍弱,西方谋体活泼风趣,以“硬新闻软化”式的报道为主,语言生动形象,多直接引用,多解释和表现.表现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突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出"受众本位"原则、有效塑造媒体品格。实现人文关怀,要考虑到新闻受众需求、加强对新闻报道对象的保护、提高突发事件报道水平等。  相似文献   

5.
成就报道的多元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就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媒体日常报道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重要会议和活动到来之时,成就报道更是得到集中展现。近年来,媒体对如何做好成就报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新闻媒体成就报道的视角,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即:政府视角、专家视角、百姓视角和国外视角。其中,每种视角功能各异,需要根据情况相机组合。  相似文献   

6.
谢伽敏 《新闻窗》2009,(2):127-128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一个媒介所应有的社会责任之一,标志着媒体的文明和成熟。本文从新闻报道的价值本位和社会价值层面分析了人文关怀与新闻本位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我国的新闻报道应如何坚持和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危机时,我们更多地把视角放在政府或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把媒体当作一种应对危机的工具,而忽视了媒体自身也会面临危机。本文主要关注媒体因新闻报道引发的危机,探讨媒体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常见方法及有效化解危机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周芳 《新闻前哨》2008,(8):35-36
经济新闻报道有时会因专业而显得枯燥.尤其遇到经济会议新闻报道,如果不注重新闻视角和新闻表现手法的选择,更容易显得生硬而不可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本文研究了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正确的哲学视角.首先,分析了哲学视角在新闻深度发掘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哲学视角;然后,研究了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哲学视角;最后,提出了新闻报道文化的哲学视角.  相似文献   

10.
罗莉 《新闻窗》2007,(2):48-49
追求“平民视角”已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成为媒体抓住受众的有效手段。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也应该从“平民视角”上去进行新闻报道,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为群众所爱看,才能更好地让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才能让党报经受得住市场的洗礼,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主流媒体,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承担了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它的名片。但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挑战和冲击,面对受众角色的悄然变化,一贯以稳重严肃面孔示人的时政新闻报道,必须在稳固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同时,更加彰显民生情怀。时政新闻报道要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变,将传播模式由以"传播者本位"为主导转变为以"受众本位"为主导,从而更加关注民生,更加以人为本,以民生视角去观察、报道现实生活。这既是一种宣传艺术,更是一种引导技巧。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是一种纪实性的文字叙事,因而如何选择叙事视角,对新闻报道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选择好叙事视角,才能使新闻报道的加工、调节、选择、删减等工作更具有艺术性。本文重点对新闻报道工作中叙事视角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研究,为新闻报道工作更好地应用叙事视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报道,是所有媒体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但是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也是媒体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县级广播电台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林志党 《青年记者》2010,(18):50-51
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记录地方历史事实为题材,强调人文关怀和历史视角的史料新闻报道,成为当下中国地方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阳 《军事记者》2005,(8):18-19
科技新闻报道“专家看不上,读看不懂”的问题由来已久,妨碍着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强化受众本位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科技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丰富起来,为读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6.
赵伟 《新闻前哨》2022,(3):58-59
新闻媒体通过规划设计新闻报道活动,能够体现自身核心竞争力.融媒体时代下,科学开展新闻报道策划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媒体信息传递、文化传播、舆论引导及服务社会等功能.本文在阐述新闻报道策划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县级融媒体现阶段在新闻报道策划方面产生的新变化,并研究了优化其新闻报道策划的路径,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无疑是立台之本。然而,近年来大量的会议新闻报道占领了新闻“重”地。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对于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对台广播报道的特点,阐述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与提升对台广播宣传效果的关系,具体分析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并提出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会议新闻是与各种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复旦大学尹德刚、周胜在其撰写的《当代新闻写作》中,把会议大体分为集会、工作会议和记者招待会三类。在当今新闻从业者中,有部分人认为会议新闻缺乏吸引力,因而不重视或忽视采写会议新闻。笔者认为,那种认为会议新闻无足轻重的看法是欠妥的。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常常占据了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时段"。会议对记者来说就是一个“新闻富矿”。但是由于多数会议新闻报道手法单一,为了报会议而报会议。记者往往只是照顾主办单位的需要,强调宣传功能,结果写出来的稿件八股味…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9,(17):59-61
“市外媒体可参与佛山重大会议、活动的采访报道,原则上不得拒绝市外媒体采访报道。”8月11日,佛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关于明确市外媒体参与我市重大活动新闻报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在佛山设有记者站或办事处的市外媒体享有与市内媒体同等的新闻报道机会。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山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媒体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