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历史上国家财政收支与统治者个人收支没有严格划分的是[]A.奴隶制国家财政B.封建制国家财政C.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财政D.资本主义国家财政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B.我国国家预算实行四级预算制度C.企业专用基金不属于预算外资金D.国家预算的构成,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相适应3.社会公共消费基金的主要提供者…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财政的起源和发展一、重点掌握的问题1.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2.财政的共性。二、一般掌握的问题1.财政的特性。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历史意义。三、一般了解的问题1.封建制国家财政的收支项目。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特点。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形成和建立一、一般掌握的问题1.红色革命根据地财政的收支项目。2.建国初期实行的高度集中型的财政管理体制状况。  相似文献   

3.
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债务存在风险,具有隐蔽性、传导性。权责发生制能够真实反映地方政府负债和支出,健全控制系统和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积极化解、防范财政风险。引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要与财政管理改革相协调,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采用修正、渐进的权责发生制形式。  相似文献   

4.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全国财政会议,决议通过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作为国家收入大宗之一的田赋正式划归地方.近代以来的河南仍然是以农业为地方经济的主体,田赋就成了这一时期河南省财政收入、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实行分税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健全和强化财政职能,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长,规范政府间财力分配关系,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大举措。分税制的实施,无疑会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关政策的落实发生重大影响。现就分税制后,与地方财政相关政策的取向,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依据地方文献考察分析晚清至日本投降前的宣化县财政税收情况,力求理清当时该县的财政机构与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财政健康程度的评价分析与改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是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财政拥有全国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承担着70%以上的事权,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健康运转的基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方财政在运行中普遍出现了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制度性的风险与矛盾。对地方财政做一个客观、全方位的评估是关系到未来财政体制调整、健全财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性问题。本文拟从财力、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几个视角来提出评价我国地方财政健康程度的框架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方财政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名词解释专卖收入、打土豪筹款、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本质、分配职能、调节职能、社会再生产、财政收入、国民收入、企业纯收入、税收、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经济效益、公债国债、利用外资、外债、财政补贴、财政收支平衡、柜台交易、财政管理体制、国家预算管理体制、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目前国家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的必要保证,它对财政部门提高财政资金的调度和管理能力,提高对财政资金收支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主要的预算单位,在工作中应不断完善支付制度,挖掘其潜在的科学模式,创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管理方法,重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伊犁将军保宁与乾嘉年间的伊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宁是第八任伊犁将军.在乾隆、嘉庆两朝交替前后,调整了伊犁军府制的财政管理政策:配合国防、财政、屯田和民生的各种需要,加强屯田的开垦;重视战略储备粮的积累;调配闲散人员,增加饷额;设置牧场,开创采矿铸造业,增加收入,改善军营生活条件,改变了伊犁驻军过分依赖地方财政的局面,不仅减轻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疆人民的负担,维持了伊犁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宁,为清代治理、发展新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晓君 《昌潍师专学报》1999,18(3):100-101,106
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用划分各个税种归属和管理权的办法.适应各级政府财政需要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制度,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比较规范的办法.用分税制取代我国“财政包干”体制,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宏观调控、摆脱当前中央财政经济困境的正确决策.实施分税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形成;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有利于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和财税行为;有利于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但是分税制在划分税种  相似文献   

12.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与措施任兆茂预算外资金是根据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资金。这项资金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部门按国家规定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事业行政单位自收自支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社会保险金的管理上,因此,国家财政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保险金管理工作,将社会保障收支纳入政府的专项核算,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瞀确保社会保险整体周期平衡和各项社会保险的单项平衡。为了加强社会保险金的财政管理,还必须在资金、监督、法律上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镇财政负债的普遍存在有多种原因,其中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与相应的财政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其关键所在,只有完善农村税费法律制度,乡镇财政独立人格,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负债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增收节支,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统一财政,设立财政管理机构,编制预决算,参议会审查批准并监督其执行,审计部门审核收支预算、核销决算。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费用,包括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用于中小学的税费和附加费;社会集资、捐资;中小学学杂费收入;学校勤工俭学或其他收入。其中,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是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约占中小学经费的71.26%。1980年进行了财政体制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自此,中小学经费基本上由地方财政负担。地方各级政府把中小学经费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通过财政支出对普教进行拨款,普教经费成为地方预算支出的一部分,它包括预算内事业费拨款,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的支出。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与财政预算体制紧密相联。它是处理各级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预算拨款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预算拨款关系,解决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横向的分配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纵向分配关系。建国4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的变动而变动,并且,自身也形成了一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较大变化,使得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只有尽快出台新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才能适应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使财政资金的管理由过去的"切蛋糕"、重分配,向事先的部门预算、事中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以及事后的监督管理与追踪问效转变;各级财政部门才能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1.投资主体重心偏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较低,而地方财政较为宽裕,实行这种体制对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大大加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占17%,而有着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0%多[1]。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然…  相似文献   

19.
高一政治第六课讲到财政收入和支出问题。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有收有支,就必然存在着收支关系问题。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在编制年度预算(计划)时,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可能出现的只有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一个国家财政最好的状态就是财政收支平衡,即“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结余过多或是出现赤字都不好。结合我国财政状况,在1950年~1978年的…  相似文献   

20.
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地方财政既是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完成地方社会事务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地方财政职能的发挥应以预算为基础,因此可以说,地方财政预算的质量决定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发挥的质量.在地方财政的组成中,税收占绝大部分的比例,因此良好的地方税制对于地方财政的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及地方税制的完善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