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世明 《学周刊C版》2015,(10):148-149
现在的初中作文批改,浪费了语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的角度来讲效果很差。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叶圣陶曾对每学期要求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确实如此。那么,如何做到作文有效批改呢?我们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要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相似文献   

2.
顾晓瑾 《考试周刊》2011,(59):64-64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但教师批改作文是辛苦的.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而这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想的反映,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语文教师的作文批改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对待语文教师,乃至对语文学科的态度。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如何写好作文的评语,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批改中,不少教师感到相当头疼,作文批改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学期的最后一篇作文与第一篇作文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这就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讲究作文批改艺术,开辟作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作文能力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就应该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培养批改作文能力的目的,培养真正受益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批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批改作文的效果极不乐观。一般语文教师都批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因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孰不知作文教学之难比蜀道尤甚。作文,从来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一边是学生怕写作文,不知怎么写,另一边是教师要为批改作文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往往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只看分数,并不去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下次作文时,依旧我行我素。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作文批改可谓是劳而少功。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必须写,也必须批,而且批改是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批改发挥功效,真正达到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8.
与一些语文教师在一起交流作文时,大家总觉得学生作文辛苦,老师批改作文更辛苦。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我认为,除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外,教师对作文评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就当前作文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作文批改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教学理念,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教师把更多宝贵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学生通过在相互批改中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评讲的基础。是提高小学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批改作文中提高效率.既要提高批改的质量.批改的速度.也要发挥批改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在作文中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批改效率呢?根据我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谈以下三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朱萍 《学周刊C版》2010,(2):130-131
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及时进行作文批改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写作时进行全班巡视.发现错误当面批改:整体把握了学生的作文,可进行朗读批改;学生作文后,再让学生当堂互改。最后,教师重点批改两三篇,并制作表格,及时反映学生习作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都逐渐认识到:作文批改单一地采用“精批细改”的方式,只能是舍本求末、劳而无功。在新课标背景下,不少语文教师创造了许多作文批改的新形式。如: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自改等,文章着重是从让批改作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师生结合乃至学生自己的角度,谈作文批改中取得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较多、有很多红杠红圈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不愿意看了。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就无人问津了。教师要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作文批改艺术,便能让貌似"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16.
“满纸批改言,一腔心血缀,都云老师累,谁解其中味?”即便如此.教师还是在作文评价中迷失了方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收效却甚微。综观当前作文批改的现状,传统的作文评价已凸显弊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的确,批改作文是令所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对文章大动干戈,直到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遗感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苦的行为根本无动于衷。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批语认真思考,更不要说去找教师探讨。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出现倒退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老问题,过去语文老师就穷于应付,很感头痛。现在学生的作文次数增加了,密度也大了,又还有其他的练习,如果不改进评改方法,势必影响老师的备课讲课,也会影响老师的进修和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在批改作文上,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讲求批改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做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9.
陈志刚 《贵州教育》2011,(12):35+37-35,37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批改。、怎样批改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这必须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文而定。不同的教师,批改方法也不尽相同。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20.
陈英 《文教资料》2010,(5):85-8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作文批改方法绝不是传统的教师的全批全改.而应该是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而且可以把教师从沉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