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单一飞  李社旺 《内江科技》2010,31(2):40-40,1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新乡市五所高校45个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参加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找出体育址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结果为:新乡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规模不断壮大,参加人数不断增多;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多数社团主要存在问题有经费紧张、活动场地受限、指导老师力度不够、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等。提出社团内部优化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加强社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体育社团的数量、项目类别、社团成员性别、参与动机情况、组织管理情况、社团指导老师情况、社团经费来源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等对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洛阳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9):12-13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及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它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经费不足、社员管理的难度大,有的社团组织内部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借社团之名进行非法的活动,这给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能否对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有效而正确的科学管理,使其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衡量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参与行为与体育锻炼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横向调查法,以98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体育社团参与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学生的体育锻炼量差异情形,研究结果表明:一、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参与率偏低。二、大学生每周中高强度体育锻炼参与量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校男生体育锻炼量显著高于女生。三、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每周中高强度体育锻炼量明显高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研究结果说明体育社团在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热情,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4)
大学是思想新潮碰撞的宝地,高校体育社团也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发展及其迅速且社团总类繁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对对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将其带来的影响和益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吴彩玲 《内江科技》2010,31(7):47-47,72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尹克峰 《内江科技》2010,31(7):74-74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是以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的团体。大学生体育社团在蓬勃发展的各类社团中,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大学校园里发展迅速,成为一支最为活跃,最具有生机活力和影响力的校园学生社团。本文对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体育社团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杜云龙 《今日科苑》2009,(20):272-272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来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宏磊  李正燕 《科教文汇》2008,(27):174-174
对衡水学院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目的是减肥;学校场地、器材比较少;经费不足,主要来源于学生所交会费;规模相对较小;学生对社团的认识、态度及参与情况不高等问题。学校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以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体育社团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下,对体育社团进行构建,并不是对现有社团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和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本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轴心,以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全新解读为出发点,分析大学生体育社团中培养学生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及体育社团培育这些核心素养的特殊优势和时代价值,是对现有体育课程的一个有力补充,扩大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王利涛 《内江科技》2011,32(10):80-80,82
本文从绵阳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架构、操作模式入手进行探索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绵阳市高校体育社冈开展类型、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9,(12):105-106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目前高校体育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体育的普及与推广;重视大学生体质的提高,忽视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播;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忽视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重视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体育文化等"软件"的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践行多维体育育人观,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要把体育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外锻炼,要加强体育理论的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要在高校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3.
谢思杰 《科教文汇》2010,(21):145-146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有别于篮球、足球联赛俱乐部的高校社团。高校俱乐部的出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体育专项人才。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对广州体育学院体教系的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身心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扩大交际面等;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体育俱乐部和开展的体育活动;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时间、频率和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林锋  赵雪萍 《内江科技》2010,31(3):18-18,13
大学生心理疾病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此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相关心理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做到早期识别。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获得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倪伟 《内江科技》2014,(1):107-108
<正>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宗旨是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呈每况愈下的趋势。因此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针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科学构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模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体育社团可以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补充,同时也能更好的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顺利的开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要想使这一团体能够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和谐互动,就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互相合作以及渗透,强化对于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为校园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气息,更好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鲁南高校在较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鲁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实物型消费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有经济基础、消费心理和学习压力等因素.为此,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进一步深化"终身体育"的消费观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育刚 《大众科技》2013,(4):229-231
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三所城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等高校体育社团进行调研,了解广西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探讨广西高校发展体育社团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于志江  王莉 《内江科技》2011,32(10):76-76,112
本文通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杜团存在社团管理不当、经费来源单一、社团经费缺乏等现象根据学生社团组织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我校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建议,以求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