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形成学校内良好人际关系的氛围;保持教师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的和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教师的心理研究比较多的是从对学生教育需要教师有怎么样的心理品质方面进行研究,而从教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处理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等方面就相对研究得较少,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作粗浅的议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经历体验,从工作境况和心理景况两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并从教师个人角度、专业扶持角度、体制管理层面分别阐述了帮助专业心理教师走出困境的一系列对策。希望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条件,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中重视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形成学校内教职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教师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的和睦;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对教师的心理研究比较多的是从对学生教育需要教师有怎么样的心理品质方面进行研究,而从教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处理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等方面就相对研究得较少,而这个问题恰恰又是学校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作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紊,主要由下列内容构成:教学心理背景,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含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应变能、因材施教能、教学诊断能力、教学适应能力和个性结构(含教学价值观、学生观、人生价值观、性格类型、气质特点和行为习惯)三大要素。教学心理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动机、教学兴趣、责任感、成就感、贡献感等方面。教学心理状态,由教学效能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等因素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教师的专业专门知识,也有赖于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是以自己的一切品质的总和来接触和影响学生的。在这我想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谈一下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心理思想,本文主要介绍了孔子的教师心理思想,包括教师的心理品质.师生关系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并重点探讨了教师的基本心理品质、一般心理品质和了解学生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对于如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多是从改善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等角度出发,较少涉及高校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间的关系。从高校教师文化的内容、类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着手,阐述高校教师文化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尝试构建一种教师文化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劳动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法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还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小学教师的假性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假性成长主要是指在职教师经历了一系列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专业成长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及过程,但其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以及预期的效果。当前,由于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原因以及教师教育流于形式等导致了教师假性成长,这种假性成长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通过倡导教师反思性实践,开展行动研究;改革教师评价模式等措施,来消解中小学教师的假性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一个关涉教师教育目标的大问题,专业化培养是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教师专业化要求下,音乐教师的素质在教育思想、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以及心理品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群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处在低中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来看,由于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没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劳动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还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  相似文献   

13.
教师德性是教师将职业道德内化为道德自觉时所形成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伦理精神。教师德性能够唤起教师的职业良心与道德自觉,赋予教师强大的精神动力,能使教师获得社会、学校与学生的认同。当前,教师德性建设面临道德理性缺失、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为此,应探究教师德性规范发展的方法路径,以提高教师的德性水平,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心理品质有所认识,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自觉地驾驭心理过程,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根据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实践,试从教师心理品质的几个侧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师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各国都开始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达成一种共识——没有教师的协助和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然而过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或政策的制订多是从促进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需要的教师的角度出发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过程,片面夸大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价值,相对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本体价值。这种研究的缺失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本文试图对教师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初步分析,以便给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分;(4)仅在超越维度,存在显著的职称差异,表现为中级职称教师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教师;(5)与全国普教教师比较而言,在智慧和人际维度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中职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全国普教教师得分;具体而言,两类群体在10项积极心理品质上也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心理品质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它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指发展每个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具有较好的素质,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终身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制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美国大学校园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美国大学终身制教师的心理、生理、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美国大学针对这些问题实施的可选性计划、规定性计划、联合性计划等三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制定终身制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存在着自身专业素质不高,专业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因此,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心理教师专业素质,确立心理教师专业形象是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宋金远 《教育艺术》2007,(6):66-66,61
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完成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不仅教学的目标、方向、内容、进程等主要由教师决定,而且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教师心理状态的影响.教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要发挥好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主要通过一定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