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实验步骤的解题策略与评价这类试题主要是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其特点是先确定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决定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如何安排实验步骤,得出什么结论.它着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组实验是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正确理解实验原理,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同时,学生在实验中,要安装和调试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和记录数据,排除实验故障等。在教师指导下,这些操作过程,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而且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分组实验在自然教学中有哪些特殊作用呢?一、有助于促进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自然课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为主。演示实验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但只  相似文献   

3.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预先独立地学习有关材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预习具有很强的目标性.预习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目标清晰.通过预习,学生初步了解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对新课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已经明白,哪些内容自己还不懂,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听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实验步骤的解题策略与评价 这类试题主要是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其特点是先确定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决定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如何安排实验步骤,得出什么结沦.它着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主体、关心主体、开发主体、发展主体,使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和谐统一。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实施以指导预习为起始环节的课堂教学,学生要对新知识有预先的了解,在思考中进入课堂,从而强化了目标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比如,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对提高实验质量有明显的作用。2.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课前准备,确保实验成功。教师要选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通过运用已知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某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其它对象、现象相联系的一种实验。其特征是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研究实验对象,观察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出现怎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 1、在准备上实验课前,教师要根据实验课的内容及大纲要求,布置预习题。预习题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操作步骤等。  相似文献   

8.
1.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观察和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实验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1)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前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再设计实验步骤。如测定物质密度,就要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需要什么仪器,可用哪些方法,怎样测量,测量过程中如何减小误差等,学生弄清楚之后进行实验步骤设计。(2)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做了实验设计之后,具体操作非常重要,仪器装配、排布要正确合理,便于操作和观测。实验前要把仪器调整好,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正确,动作规范熟练,出现实验故…  相似文献   

9.
1.注重阅读教学预习指导,激发兴趣。首先,要提出阅读要求,明确目的,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传授方法。如:教给学生怎样划生字、标段落、查字典、理解词语。怎样练习朗读、思考问题,怎样划出疑问做各种标记等,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协助,提高阅读质量,及时鼓励,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预习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从而更加努力地做好预习,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0.
电子实验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在改革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开展实验设计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必做实验 必做实验由教师指定,按时完成。这些实验覆盖面要大、有代表性,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内容和步骤、记录表格等都讲得详细、具体,使初次接触电子实验的学生有章可循。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熟悉仪器、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将实验结果和预习中所预期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并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得到科学试验方法的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专门设计制作,并配发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导方案.学生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测、导练"作用的学案所有内容的自主学习,达到完成该教学内容要求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仟务.可以这样说,学案就是学生在课前就可以从中知道要学习语文教材篇目中的哪些具体目标要求,要预习哪些内容,要思考哪些问题,学后完成哪些问题和练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的学习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小学体育课的课外作业内容的多样性、选择性、探究性、生活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机械单一型向多样型作业转变 1.回答法.是教师当堂提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在交给学生"起跑后转入途中跑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步不应出现哪些现象?""摆动腿应怎样做?""两臂怎样摆动?""你知道该怎样做了吗?"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有必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与实验,通过猜测与验证推理得出它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预习是数学知识探究的有效方式,加强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会让学生的预习活动得到指导,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逻辑的清晰.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初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传递的数学知识,更要敢于去开拓数学知识,自主探究数学学习内容.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孙甫照 《天中学刊》2003,18(2):117-118
普通物理实验课是一门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其全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这3个环节缺一不可. 1 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只注重实验操作这一环节,认为只要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就算完成了实验,对实验预习和撰写实验报告重视不够. (1) 不重视实验预习,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少学生的预习报告干脆就写在了实验报告纸上,而且大部分是抄袭实验教材书上的内容,预习的目的不够明确,预习的内容也不充分. (2) 实验过程中不重视对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测量数据等内容的记录,实验记录潦草、零乱,有的甚至随意修改…  相似文献   

15.
近三年来,我在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对于每一个演示实验我都认真准备,讲清实验目的、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什么现象?要记录什么数据?再把观察到的现象或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为了更好地阐明教材中的有关问题.还适当地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内容.某些演示实验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上讲台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如测量大气压数值的托里拆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从这些真实的探究活动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并掌握实验的设计方法.中学物理实验常用设计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举例说明.一、转换法许多物理特征、过程或物理量进行直接观测有困难,可以  相似文献   

18.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和学习的重要载体,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几乎每节课都要涉及探究性学习。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关键是找到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其具体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是化学实验的硬件支撑。化学实验伊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些仪器有哪些使用方法?使用这些仪器的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会用这些仪器来印证哪些化学原理?通过不断设问、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联系与对比、拓展与探究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学生课外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不论做哪种类型的实验,教师都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准备过程。预习实验或者说是准备实验过程,我们正好可以让学生从动手撰写实验报告开始,巩固物理知识,进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或资料都已经设计好了实验原理、步骤和过程,为什么还要让初中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呢?  相似文献   

20.
1.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材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方法少。教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怎样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