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微博作为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成为了公众舆论监督的重要场所。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监督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欢"事件的微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析微博传播中舆论监督作用的产生过程、效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为规范微博舆论监督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凌 《当代传播》2007,(5):12-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机构,舆论监督新闻是新闻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众广为关注的。由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更多地掌握新闻采编技巧,以便更好地收集舆论监督新闻,进一步提升舆论监督新闻的价值。本文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采编前期准备工作和采编时细节把控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给舆论监督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众通过人肉搜索进行舆论监督的标杆事件——周久耕事件,尽管昙花一现,但也深刻生动地证明:人肉搜索具有舆论监督参与主体广泛、对象多样,舆论监督渠道多元等效应,在网络舆论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人肉搜索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凸显侵犯个人隐私和对个人进行人身伤害等网络暴力现象,需要公众提升媒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等理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从最近集中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新闻媒体的反舆论监督事件来看,当前媒体的舆论监督环境比以前更差了.如果说之前的反舆论监督事件还主要表现在被监督主体的恶意诉讼以及某些地方政府的封杀、迫害的话,现在,反舆论监督主体正在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手段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闻报道是网络媒体展开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相关新闻报道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事件的解决。此类新闻报道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新闻网站,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监督报道;另一类是个人网站或主页、论坛、社区特别博客等自媒体的监督报道。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取向问题也必然存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是指始发于网络的舆论监督事件,因此新闻传播主体指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其负效应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量。本文在网络舆论监督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的理解,并借用传播学中的"噪音"概念,从网民、网络以及事件本身三个角度,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负效应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舆论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改进也离不开舆论监督,媒体自身的发展也仍然离不开舆论监督。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种社会矛盾凸显,大量舆论监督事件的报道也迅速增加。处于这一时期,各种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舆论监督的环境在不断改善,但媒体的舆论监督仍然存在着困难,多种因素困扰着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来推动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的"躲猫猫"事件经网络广泛传播后,网民踊跃发言,形成了若干轮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论,对这起社会公共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法律制度保障、舆论环境保障和网络民意保障下,网民通过反馈性舆论监督对社会热舆论事件行使着监督权利,在凸显网民舆论监督能量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舆论监督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然而,起诉媒体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在进行正常的舆论监督时经常被官司所困。新闻业人士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叹:舆论监督为何如此之难?但毕竟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党报等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日益受到挑战,不少事件在网络上舆情汹涌之后,才有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上,本地传统媒体的沉默也不断被民众所质疑。作为《闽西日报》舆论监督版"读者热线"的编辑,笔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常常感到,地市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压力越来越大,监督难、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焦点访谈”的实践与舆论监督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媒体说,“舆论监督”是1998年社会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中央领导对于舆论监督功能与作用的肯定,社会各界对于舆论监督效果的认同,新闻媒体对于舆论监督权利与义务的研讨,这一切,使得舆论监督本身成了焦点。 如果说,传播新闻事实是媒体最基本的任务的话,那么舆论监督可认为是由此派生出的一项功能。所不同的是,其他类型的报道注重于新闻事件的结果,而舆论监督报道则偏重于所报道事件的过程,因此这类报道可以称为调查性新闻。也就是说,记者必须要参与一个事件的调查过程,才可能完成这类报道;而在调查中所采取的策略,将对舆论监督效果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担当着艰巨的任务,笔者多年从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对舆论监督的艰难深有体会:舆论监督不难,难的是如何应对那些反舆论监督的招数。遭遇舆论监督的时候,被监督单位的领导常常会以"影响大局"、"不利于稳定"、"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14.
卞平 《新闻通讯》2013,(8):47-48
近年来,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博客、网络电视、网上即时通讯、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硬件、软件以及媒体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包括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2012年的“微笑表叔”事件以及2013年的“雾霭”等一系列社会重大舆论事件都是首先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披露并迅速形成广泛的舆论声势。相比之下,长期以来在舆论监督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机关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却在这些重大社会事件中明显缺位,从舆论监督的引领者变为新媒体的跟随者,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受到强势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面对复杂的舆论监督形势,作为最具公信力的和以引导受众意志为目标的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羿克 《今传媒》2012,(11):23
正主持人语:当今时代是一个完全信息的时代,新媒体不断出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沟通的便捷和新闻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是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为规范人们的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对媒体而言,不仅应该进行舆论监督,还应该受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当今社会,舆论监督应该如何定位,并在事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民众参与到媒体舆论的监督中来,从而把舆论监督推向了新阶段.而值得思考的是,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变得弱化起来.近年来,多起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如"周老虎"事件、汶川大地震救灾帐篷事件,最先都是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再由传统媒体介入.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缺位.  相似文献   

17.
时下,舆论监督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然而,起诉传媒侵权的事件日益增多,新闻记者频频被送上法庭,媒体在进行正常舆论监督时动辄被官司所困。新闻界有人由此发出这样的慨叹:舆论监督为何如此艰难?!但舆论监督毕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监督的缺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华南虎事件"大幕落下、"封口费"事件、深圳"猥亵门"事件、公务员出国考察的费用清单等一系列焦点事件.从爆出、解决过程到尘埃落定,网络舆论监督贯穿始终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所以,有人把2008年称为"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元年",此说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从舆论监督到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是新闻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和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的固有职能。新闻侵权则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的负面派生物。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侵权事件的数量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理清在舆论监督中新闻侵权的内涵,把握新闻侵权的构成及应对之策,避免舆论监督中的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尚  邓利平 《新闻界》2013,(18):44-48
"雷政富事件"凸现了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应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格权利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当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不够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环境过于复杂,而官员又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这些都是导致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原因。因此,缓解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途径是当前网络环境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