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莹 《记者摇篮》2004,(10):34-34
作为一张主要给全国女性阅读的新闻纸——《中国妇女报》,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吸引了太多的关注、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她恪尽职守地记录下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生存、发展、平等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女性与人类,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自然等等内容。“妇女报”中的“女”字就是该报纸的本色所在,保持了本色就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即个性。  相似文献   

2.
广 大读者和地方党报的报人 ,常抱怨领导同志的公务报道太多 ,人们不爱看。这是事实 ,但只说了一面。我说 ,领导干部的新闻报道有多的一面 ,也有少的一面。多者 ,缺乏价值的“炒官”新闻太多了 ;少者 ,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太少了。说领导公务活动中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太多 ,是指领导同志参加一般性会议的报道太多了 ;是指领导同志一般性的、不解决问题的下乡活动“每下必报” ,报得太多了 ;是指领导同志应酬性的诸如典礼、开业揭碑剪彩和参观之类的报道太多了。说这几类报道缺乏新闻价值 ,是因为所报道的领导的会议讲话、下乡发号施令式的讲话…  相似文献   

3.
李京 《中国记者》2013,(1):100-101
现在我已离开报社回到校园开始了学习生活,时常还会接到热心的"线人"打来电话报料,我仍会耐心地聆听记录并转给报社的老师们。每次,当我接到这样的电话时,是我最欣慰的时候……对于我,2012年的6月与以往有太多不同,因它记录着我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两笔,收到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与获得进入《河北青年报》实习的机会。本科所学新闻知识的积聚再加上这次真正  相似文献   

4.
刘品初 《新闻世界》2014,(9):227-229
目前女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行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活跃在新闻的第一线,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关注着这个国家的人和事。在许许多多优秀的女记者中,柴静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上强烈的女性特质以及因此导致的诸多争议,是我们研究女性新闻工作者优势与困境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中旬,一位女记者打动了全国众多网友,成为各大网站的焦点人物,她就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曹爱文救人的照片一经上网,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有人说她是“新闻记者的良心”,说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为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记者作为新闻的记录者,当面对处于危险中的人们时,是选择工作还是救人至上,是抢拍镜头还是积极施助,在职业使命和社会公德之间如何取舍,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终极追问。2006年7  相似文献   

6.
《采写编》编辑部石家庄日报社联合举办“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有奖征文 广大读者和地方党报的报人,常抱怨领导同志的公务报道太多,人们不爱看。这是事实,但只说了一面。我说,领导干部的新闻报道有多的一面,也有少的一面。多者,缺乏价值的“炒官”新闻太多了;少者,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太少了。  相似文献   

7.
刘亦菲粉丝见面会,她被男粉丝扑倒在地,这条娱乐新闻火爆了微信朋友圈、微博及各大娱乐网站的头条。但在这篇新闻报道中,媒体聚焦的不是刘亦菲伤情、情绪等方面,而更多的是站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这样的事件,诸如刘亦菲裙底走光、抹胸脱落等成为了娱乐新闻的主要价值取向。在这篇新闻报道中,女性一直处于边缘化的角色,关于女性的报道非常少,在仅有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错误的价值观引导等这些都使得女性在新闻报道中被忽略,女性在新闻报道中得不到尊重。女性仍处于薄弱的地位,新闻报道中的女权意识薄弱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巫言》尽管本意是想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来作"一个女性的、实物的备忘录",但杰出的、阅历丰富的作家无法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她的情感、她的判断总是不自觉地潜藏在精灵式的文字之间。  相似文献   

9.
一声“不容易”,道出了当今社会不同行业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安慰,其中自然也有些许无奈.说起记者的“不容易”,实在太多太多.国家发展,社会转型,媒体蜕变,这个群体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就是如何不被各种矛盾交织的漩涡所吞噬. “人”和“新闻人”的矛盾.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曾拍摄了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画面上一个女童跪倒在地即将饿毙,而一只兀鹰正在她身后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  相似文献   

10.
马蔚 《传媒》1999,(1):41-42
"在提国现阶段,新闻批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舆论监督的权利应该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坚持:记就是记录,在采访时一定要冷静和客观,尽量让自己不要卷入到采访的事件中去,以免给采访和写作带来太多的主观色彩。然而,湖北巴东县中医院女护士王飞越却让我放弃了这种坚持。王飞越得知自己患的是肺癌,便坚持死后要把眼角膜捐献给穷苦的眼疾患。我在11年的记生涯中,还没有哪一次像采访王飞越这样使我的情感陷得那么深。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传播学理论,新闻贴近群众这一定位体现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对等交流。新闻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她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使命,她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官,发号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记者节。2008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九个记者节,今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记者去报道、去记录,通过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少记者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特别是就记者这个职业本身的感悟。本期《特别策划》收纳了几篇广播记者撰写的文章。几位作者结合抗冰雪、抗震救灾以及奥运会的采访报道,对记者的职业追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权当对记者节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阿成  万青 《今传媒》2005,(3):56-59
扮婚托、入住十元店、卧底“二奶村”、牵手艾滋病人、走进精神病院。自己的家中陡然发生情杀案。有人要“火烧”她,报社开除她……深圳女记涂俏的名字和她的“隐性采访”红遍大江南北。其4部图书正在全国热销。中央电视台将她评为“中国最精彩的女性”。涂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经历了怎样的“边缘生存体验”?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传奇人生?2004年12月下旬,记飞抵深圳。几经周折采访了这位香港《汇报》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毕业到在电台做一名主持人,这一路走来,她带给听众太多的快乐。她选择了她钟爱的播音主持行业。在合作的团队中,她感受到了同事的友情、听众的温情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她都是从容应对,笑脸相迎。都说主持人是听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她无怨无悔地架起这座桥,用真心、诚心换取每一位听众朋友的舒心和顺心。接触黑丹,你会立刻被她健康、朝气、快乐的气质所感染。无论是节目中还是生活中,她都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从第一次走进播音间,她就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未来,那时候就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播音工作中,她将更加踏实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坎坷,都不会迷失、不会倦怠、更不会放弃,珍视每一次播音,做好她挚爱的广播事业,用情感,用声音演绎着自己的播音主持人生。走近黑丹,聆听她细述那声音背后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周玉兰 《新闻实践》2014,(6):110-111
《娘家姐妹花》作为脱胎于浙江教育科技频道调解类节目的升级版本,选择外来务工女性及农村妇女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提出"您的心事我们懂,您的困难我们帮,娘家姐妹花,有事就找她,我们是全省妇女的娘家人!"节目宣传口号,从去年7月节目播出以来,在全省的电视观众中引起了不小反响。在民生新闻题材的白热化竞争中,这档专职抚慰女性的调解类节目异军突起,赢得了相应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17.
连谏 《出版参考》2009,(5):34-34
她是超市仓储管理员,丈夫是出租车司机,她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丈夫每晚能平安收工归来,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8.
陈晓 《当代传播》2002,(5):82-83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以其独一无二的经济机会在无数行业和产业制造出绿茵场以外的“第二赛场”。“事件产生媒体”,超级赛事中太多的球场厮杀,太多的绿茵豪门,太多的热血球迷,还有太多的狂喜和眼泪,都给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如何挖掘、整合这么丰富的信息源,各家媒体对此次赛事的策划可以一见高下。  相似文献   

19.
张维 《出版视野》2009,(6):26-26
玛雅.郝芭琪的《疯狂》一书让我走进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让我了解到他们的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恐惧、一个压抑、一个狂躁那么简单.、他们的世界有太多的痛苦与疯狂.也有太多的勇气与力量。作者自己就是一个躁郁症患者.她的病遗传自她的父亲.可怜的是她从童年开始就一直受着病魔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走出围城     
走出围城敬一丹,申家宁这世界上,太多的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她却要活出一种节奏,一种生命的韵律。她不怕改变。这圈里,太多的人干事只是满足于“干着”;她却说,干就得干出个样来。于是,她有了自己的个性:一个不愿当主持人的主持人;一个有着“记者心态”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