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电波直接播报出去的一种报道方式。在这类报道中,广播连线记者对新闻报道的把握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新闻的报道质量和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报道是深度报道它从内容到形式与其他新闻形式有何区别这也是新闻界在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从深度报道的内涵上来划分,"深"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是一种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形式,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社会大众,因此,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其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和贴近性,报道角度也多以平民化和从众化风格出现。然而,由于民生新闻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本情愫,致使一些新闻人在制作民生新闻时,错把民生新闻当成对大众好奇心的迎合及争取受众关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国华 《记者摇篮》2008,(10):12-13
会议报道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更是如此。有的会议召开本身就是重要新闻;有的会议富含重要内容;有的会议参会人员令人关注;有的会议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等等不一而足。纵观目前我们的党报会议报道,普遍不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会议报道形式几乎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序”他文章。  相似文献   

5.
以特刊专刊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重大事件、宣传重大主题、塑造典型人物,进而形成新闻传播强势.是我党我军报刊宣传的优良传统.又是展示一家报纸新闻策划水平、同题报道策略和新闻开发能力的重要舞台.更是衡量新闻媒体政治素养和历史责任感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6.
工作性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它具有宣传政策、传达信息、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长期以来,工作性报道又是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个久攻不破的难点,缺乏新闻亮点、形式呆板老套、远离读者阅读兴趣等痼疾,仍是目前工作性报道宣传效果差、对工作推动不大的主要原因。笔者结合《萍乡日报》近年来的实践和自己多年在采编一线得到的体会,谈谈从“三化”——亮化、软化、近化着手创新工作性报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间以来,图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活跃在新闻报道当中。顾名思议,图表新闻就是运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它可以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而存在的,也不仅仅是文字报道的一种补充、解释,而是成为了一种独立存在的报道形式,有着完整的新闻性,可以独立地陈述新闻事实。图表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一幅好的图表可以用数字、图案等来表达新闻事实。这种报道方式在西方新闻界占据着很显要的地位,并且还单独为其设立了一个新闻奖项。目前,它在我国各大纸质传媒的报道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新闻语言既是新闻报道形式的体现者,又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承载者,追求新闻语言的真、善、美,力求新闻语言的准、整、活,从新闻理论层面上讲,这是采访者为了实现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必须注意的写作原则和基本目标;从新闻实践活动上讲,这是报道者在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的统一中必须把握的传播功能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是最能反映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报道题材。如何使形式单调的会议报道丰满起来?如何使相对静态的会议富有动感,使电视传播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在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电视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让会议新闻回归新闻本位,成为很多电视台时政记者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大局服务的要求。因此。它与时政新闻等并称为“硬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种经济现象日趋活跃,公众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可是,传统经济报道中“概念+数字”的乏味形式又使读望而却步,读经常反映的是: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鲜活、吸引人。怎样才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激发读的阅读兴趣呢?笔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经济类报道可适当借鉴社会新闻、娱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对其进行“软化”,以赢得读。  相似文献   

11.
业余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职业形式,它是相对于媒体专业记之外那个群体,说白了就是用工作之余为媒体“打工”(写报道)的人。要搞好业余报道不容易,我在这方面有一些体验。我在企业里当过三班倒的工人、职工教员、会计,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没有放弃业余报道。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再做自己喜欢的新闻报道,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2.
重大主题报道和常规性报道相比,具有明确的报道主题和相对集中的报道内容及较为严谨的报道手法,往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政策、展示成就、引导舆论的主要宣传形式。因此,重大主题报道已经成为各级媒体报道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主题报道内容的严肃性极易导致报道形式的程式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效果。那么,处在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如何使主题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面向大众,体现三贴近原则,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魏莉 《新闻三昧》2004,(1):35-36
一提到可读性,人们往往会想到文艺副刊,似乎只有集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且形式上具有独特综合性的文艺副刊才能谈及可读性。而作为主要报道企业生产、建设、管理、科技、营销、成本、指标、效益、安全等生产经营综合内容的经  相似文献   

14.
自中央要求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之后。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办法。北京市对市属新闻媒体的要求是:严格控制字数和时间,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多位领导参加的活动,市属相关媒体只综合编发一条消息,不分别发稿;出席会议、活动的领导同志名单能省略尽量省略。上海市对此的要求,则更为新闻报道的改进作了些提示,指出,在精简领导同志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同时,用各种生动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对市委主要领导参加的重要会议,新闻报道要深入挖掘会议和活动本身的重  相似文献   

15.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0,(10):38-38
近来年,随着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一句话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一句话新闻”在节目、栏目或版面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外媒体更是如此,当前国外一些著名的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档新闻节目中,每篇稿件都很短,许多就是“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报道形式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心理的改变和编辑记者新闻写作观念的改变。受众对许多事情只想了…  相似文献   

16.
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促进下,许多报纸采用新闻图片的数量增多了,其中有的报纸刊用新闻图片组的势头,甚为强劲。 新闻图片组是摄影记者从事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和作品形式,也是图片编辑或版面编辑用来调剂稿件样式和版面设计的一种方式。由于它在宜传报道和版面视觉上所造成的强势,能博得受众的关注,有助于提升图片新闻的阅读率。因此,就新闻图片组的作品特征、结构和编辑工作进行一番探讨,还是颇有意义的。 就报纸的新闻摄影实践来看,在报道重大主题、重大题材、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展示大型社会活动、地域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7.
解释性新闻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形式。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起,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严肃性报纸,成为帮助读者认知复杂世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2010年改版后的《辽沈晚报》部分报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9.
谭学奇 《新闻窗》2013,(3):69-70
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一般围绕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或挖掘式事件等特定主题,集聚了新闻网站物力、人力、新闻资源等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媒体在应对各种新闻事件时所表现的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能力,是新闻网站综合实力的象征。然而,对于能源类点击量排名第二的网站——英大网,在全国"两会"这样的"常规"重要事件,其报道形式常常流于"表面",报道效果陷入"平庸",对用户的吸引力慢慢下降,突出"重围"成了这类网络新闻专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殷平 《报刊之友》2013,(9):55-56
“车祸新闻”该怎么做,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某些车祸新闻对于血腥现场的过度描写,常常令受众无法忍受。而在《新安晚报》的“‘霸王车’撞痛合肥”的报道中,记者则很好地拿捏住了这个“度”,本着人文关怀、质疑不泄愤、监督不盲目、揭露问题同时探究解决方案的原则,表现出对生命的敬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把关注点放在对车祸的反恩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上。…霸王车’撞痛合肥”的报道,虽然起因是车祸,但并没有停留车祸新闻本身,而是将其转化成重大民生事件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通过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形式将报道不断引向深入,让车祸新闻报道从感性走向理性,使得车祸新闻也能做成精品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