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戈 《新闻知识》2012,(12):33-35
根据媒介营销的三次售卖理论,广播要想抓住受众、广告主,就需要在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自身的品牌推广方面做出努力,而媒介融合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首先论述了广播产业媒介融合的必要性,接着从广播节目的创新、广播广告市场的开发和广播媒体自身的推广方面出发,运用实例阐述了广播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融合,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广播媒介营销。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寻求突围之路。广播节目可视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以媒介融合为基础,顺应媒介发展规律,为广播媒体带来了一线生机。本文通过对广播节目可视化策略的浅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于这种媒介现象的关注,也为广播媒体运营者提供一种新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郭倩 《今传媒》2013,(4):104-105
近几年,手机网民的数量急剧增长,手机媒体也迅速发展,前景广阔的终端,突出的自身优势和庞大的受众基础,手机广播可从移动媒体与音频媒介的自身定位出发,以多种形式重新整合传统广播的内容,将会增加广播节目的外延,扩展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为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在媒介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广播媒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广播节目的整体收听率普遍下降,尤其地市级广播媒体的生存发展处境更加堪忧。因此,广播媒体必须寻求创新,利用媒介融合发展潮流带来的各种利好,加快广播节目的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广播节目的质量,重新树立广播媒体的行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一、双人主持较单人主持在广播节目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1.双人主持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收听效果。广播媒介是通过无线电波向拥有接受终端的广大受众传送节目信号,是用声音传递信息,没有距离的报纸,具有伴随式收听的媒介特点。由于广播媒介主要是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特点,使得广播节目既要做到内容更好听,而且需要形式更加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互动作为主持意识的重要元素,节目主持的“亮点”,是增添节目生气和提升传播效应的原动力。如何提升互劝意识,增强互劝效应是值得广播媒体人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其他媒体对广播的冲击、广播受众的需求以及广播节目主持中的情感交流,论述了互动在广播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广播节目主持中互劝的多种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媒体曾一度是我国的中心媒体,但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广播媒体因为其视觉形象感缺乏的媒介特征而逐渐淡出中心媒体的地位.但近些年来,由于受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广播事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面对机遇,唯有冷静面对、坚持创新、找寻特色才能为广播节目保持新鲜度,才能持久的吸引受众,使得广播节目能够在受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广播播音主持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在广播声音世界中,以声音的形象性直接面向受众进行新闻的传播,因此,无论是在轻松还是严肃的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必然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范围,如何通过提高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赋予广播节目更多的言语内涵,需要广大从业者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面对来自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多方压力,香港广播业迎难而上,紧随科技发展,拓展广播的传播终端,将可视化元素融入广播节目;同时,着力打造全媒体平台经营广播,全方位、深层次地积极参与媒介融合,不仅满足了听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当媒介环境出现重大变革的时候,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会出现相应的调整。随着网络社会中广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广播节目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驾驭媒体的新型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网络生态环境中的特有素质。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对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播音主持人必须正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播音主持技巧,才能适应"基础业务状态下多种适应性变化"的传播新格局,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广播"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档广播节目来讲,主持人所展现出来的语言智慧是提升节目收听率的一个重要保证。在众多媒体传播途径中,广播作为以收听为主的传播载体,广播节目中主持人语言魅力的展现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从广播媒介对节目主持人语言智慧的需求、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智慧的表现、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智慧的培养三个方面,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智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智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媒介平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不再依靠广播电视台这一路径来了解新闻事件、热点资讯,广播电视台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对此,广播电视台编辑亟须做出改变,针对现有融媒体背景,借助短视频来提升融媒体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进一步优化广播节目结构和体系,创造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广播节目。本文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广播市场环境下,广播编辑如何优化短视频拍摄方案,从而提升广播节目质量的探索性策略,进一步学习更多先进的新媒体理念和专业技术,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与时俱进创新广播产品理念,为受众提供创新理念的精品节目,为广播媒体赋能,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告收入仍是我国广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如何面对其他媒体的威胁,在各类媒体的广告经营竞争中夺得市场份额,谋求自身发展,已成为广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国际上先进国家广播广告经营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我国的广播广告从经营理念到具体操作都还比较稚嫩,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广播媒介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广播品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广告创收,关系到广播媒介的生存。下文将着重讨论广播节目品牌与广播广告经营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宋青 《中国广播》2013,(6):12-16
近些年来,具有用户参与意识、全面互动理念的国外广播节目广受欢迎。板块化与碎片化、用户生成内容、广播竞猜秀场、借力社交媒体、"定制类"科普节目、"近用型"移动应用成为国外广播节目样态的主要特点。本文以若干国外广播节目样态为例,分析说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节目应适应受众需求的发展变化,抓住大数据时代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新兴媒体的崛起,广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但由于广播自身强大的优势和固定的收听群,让广播在大众媒介中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因为面临挑战,众多传媒人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将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的广播节目送到受众的耳边。在全国公众广播节目当中,作为一档女性情感类节目,《叶文有话要说》独树一帜,展现了不凡的魅力,一经播出便大获成功。《叶文有话要说》的前身为《有话好好说》,从2005  相似文献   

17.
时晨 《新闻世界》2013,(11):62-63
在三网融合的传播大环境下,传统媒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以便求得更大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广播媒体发现长久保持竞争力的有力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其他多媒体技术对广播节目形态进行丰富和创新,使得广播这一传统媒介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找到方向和出路。本文将以"魅力897电台"为例,分析当前我国音乐广播节目形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广播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其使命就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但是随着媒介泛娱乐化大潮的推进,广播媒体节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不仅降低了听众的文化品位,而且弱化了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工作者为了适应受众群体的整体需求,更愿意选取轻松娱乐的新闻信息,进而使广播节目的娱乐底线被不断刷新。  相似文献   

19.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需要随之调整和改变。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再单一存在于话筒前,而更多出现在各种媒介中,以不同角色定位,适应不同媒介特点,形成立体多面的"人格化形象"。广播节目主持人只有以更具人性化的角色定位,全面参与节目运作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赢得广播受众与网络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张亮  戴婷 《中国广播》2011,(12):66-67
面对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广播节目的生命力越来越依仗于自身的创意与创新。在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如何发挥自身媒体优势不断更新创新?本文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爱微博》栏目获得第四届“赢在创意”全球华语广播栏目大赛原创组金奖为案例.阐述和探讨广播节目创意与创新的趋势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