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温州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能力,从西门岛红树林根系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到128株海洋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分属于13个属,35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表明8株细菌为潜在新种。利用群体感应报告菌株检测发现31株能产生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占可培养海洋细菌总数的24%,均为变形菌门细菌。弧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的群体感应研究已较为清楚,而Celeribacter、产微球茎菌属、Poseidonocella和海杆菌属细菌具群体感应能力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西门岛红树林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尚有未知的微生物物种等待研究发掘,另外,大量具群体感应潜能的细菌可能对西门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策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群体感应是一种微生物通过产生、释放和感知特定化学信号分子,并随之改变相关基因转录表达,从而在群体水平应对细胞密度和环境变化的行为活动。海洋微生物为了适应高压、高盐、低温、寡营养等极端环境往往表现出群体感应的现象。群体感应的存在提高了海洋微生物对外界营养物质的摄取,从而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应对能力。另外,海洋微生物的群体感应系统也是导致海洋污损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研究群体感应淬灭对于防治污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代谢工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造菌株代谢网络,高效地合成目的产品。由于细胞代谢网络的复杂性,从数千个代谢反应及其调控回路中找到合适的改造靶点非常困难,往往要经过反复试差才能成功。通过对大规模代谢网络的计算分析,设计出特定生物产品的最优合成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合适的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减少改造过程的盲目性,更快更好地得到生物合成菌株。文章重点讨论两个问题:(1)如何设计代谢网络来合成原来不能合成的产品并提高产品得率,介绍了基于代谢网络计算分析的代谢工程设计方法;(2)如何设计菌株实现酶反应的精准调控,介绍了通过设计基因回路动态调控代谢途径流向的动态代谢工程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链霉菌是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具有复杂的次级代谢调控网络,并产生大量有重要价值的天然代谢物。通过基因文库的设计构建,结合组合生物合成手段,改造调控链霉菌的次级代谢途径,以提高天然代谢物产量和获得新代谢物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64-265
空气净化消毒器是根据病毒细菌在空气中的运动特性和微生物学特性,开发的一种对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物进行净化消毒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内设循环风机、高效滤床和病毒细菌杀灭装置;通过室内空气循环流动,实现对室内空气中病毒细菌的有效捕集和杀灭。该消毒器已获得专利申请号,处于试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讲述由STC89C51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红外遥控电风扇。该系统使用红外遥控器来远程调控温度阈值,并根据温度大小来自动调速,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具有环保功能。该设计主要由LCD显示屏、红外模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和人体感应模块构成。单片机为该系统的控制核心,该系统通过18b20温度传感器来感应温度,通过红外遥控或按键对温度范围进行设置,通过人体感应模块来判断是否有人存在,单片机把温度信息和人体感知在LED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系统通过感应温度的上下值设定的范围,可以自动根据所感受的温度对风扇旋转速度来进行控制调节,在自动控制下,检测到无人存在时会倒数30秒自动关闭,既智能、操作方便,又具有节能特点。  相似文献   

8.
风城油田2012年起规模化应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2012~2013年新钻双水平井SAGD井组106对,建产能90.3×104 t,普遍采用循环预热方式启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针对循环预热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循环预热动态调控技术尚不成熟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从井间温度、连通长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操作压力为循环预热阶段调控的核心,制定了提压力、稳压差的调控思路,将循环预热动态调控阶段划分为均衡提压、稳压循环两个阶段,提出了操作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控制井间压差0.2 MPa以内的调控原则,形成了针对风城超稠油SAGD的循环预热动态调控控制技术,为SAGD规模化推广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能代谢产生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迄今发现的多数对人体有益无害的最大微生物群体。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产品。例如,牧草的青贮主要就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中科院微生物所陶勇课题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青霉素扩环酶(DAOCS),利用全细胞催化高效转化青霉素G生成G-7-ADCA。该研究通过对大肠杆菌初级代谢网络的精巧设计,重构TCA并偶联生物合成反应,实现高效的生物转化。展示了通过重构的TCA循环来推动目标酶促反应的可能性。该研究策略在α-酮戊二酸依赖型加氧酶类以及其他与  相似文献   

11.
从代谢控制分析角度研究了磷酸戊糖途径中NADPH产生的关键酶G6PDH的活性与红法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通过添加0.12g/L的G6PDH激活剂谷氨酸能够促进红法夫酵母细胞的生长和虾青素的积累,并探讨了外源谷氨酸对菌体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实现虾青素生产进行代谢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DMSP的生物合成与裂解及其在硫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硫分子之一,也是微生物产生"冷室气体"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DMS)的最主要前体物质,在驱动全球硫循环和调节气候变化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生物体内的DMSP还可能具有渗透压调节、抗氧化、冷冻保护、硫素贮存等功能。真核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一直被认为是DMSP的唯一生产者,然而近期发现有着巨大生物量和活跃代谢能力的海洋α-变形菌纲细菌也可以合成DMSP,这使得异养细菌成为了海洋中DMSP潜在的重要来源。目前已分别从细菌和浮游微藻中鉴定出了一种和两种DMSP合成关键酶的编码基因。此外,海洋细菌还是DMSP的主要分解者,主要通过脱甲基通路(约占DMSP生物降解量的70%,不产生DMS)和裂解通路(约占DMSP生物降解量的30%,产生DMS)实现对DMSP的分解代谢。除细菌外,许多浮游植物和某些真菌也具有裂解DMSP产生DMS的能力。另外,DMSP裂解代谢通路有着很高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目前已知的DMSP裂解酶多达八种。本文着重对DMSP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通路中可产生源活性气体DMS的裂解通路及其在硫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深入理解DMSP与DMS的产生机制及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湖泊微生物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湖泊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被认为是世界上湖泊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样化的湖泊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但迄今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尚知之甚少。通过大规模的湖泊微生物组分析和比较基因组研究,可揭示我国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维持机制,阐明典型湖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组成,探索极端环境条件下湖泊微生物的适应机制,发现新的微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并通过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环境转录组成和蛋白组,揭示微生物驱动湖泊生态系统中关键元素循环的过程、机制及其环境调控机理。这些研究结果的获得,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地球科学与生物学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学科持续发展,而且将为我国湖泊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湖泊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薛冰  陈兴鹏  张伟伟  耿涌 《软科学》2010,24(8):74-78
从理论推演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入手,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理论探析。阐释了调控作用的机理、形态以及模块组成;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调控的一般应用检验模型,并从调控目标的科学性检验、调控指令的社会成本预检验等方面提出并解释了应用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足球运动员代谢循环机能动态检测模型,构建能反映足球运动代谢循环机能和整体心肺功能的参量评价体系,分别以最大摄氧量、最大无氧功、无氧功递减疲劳系数作为自变量,其它机能评价指标为应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差异显著相关性评价,分析足球运动中代谢循环机能,实现对运动员的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综合评价,得到足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内在关系。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检测足球运动中代谢循环机能,检测算法具有收敛性和稳定性,基于分析结果开展针对性训练,提高足球运动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为指导足球训练和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第177期双清论坛"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理论研究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以及针对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究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机体代谢紊乱是众多慢性、多基因复杂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肿瘤、骨质疏松等共同病理基础,中医药在调整恢复机体代谢内稳态中具有突出优势。论坛主要从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凝练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1)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理论的融合与发展,(2)基因、环境、饮食等复杂因素扰动代谢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3)生理、病理状态下肠肝代谢调控规律与机理,(4)基于代谢调控节点的药物靶标发现,(5)代谢性疾病的药物发现与干预。然而,目前关于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理论融合、研究方法学及药物研究策略等相关研究遇到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中西医融合的途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的协同创新研究,将有望走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融汇现代科技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下,王金星课题组针对对虾养殖业中病害防控的实际需求,围绕着对虾免疫系统与细菌和病毒性两类重要病原(鳗弧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1)揭示了对虾抵御病原入侵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主要阐释了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和防御病原的机理,包括FcLec4通过行使调理素的功能促进对病原的吞噬、Leulectin不同识别模块之间在抗细菌免疫中分工与协作的新机理、MjHeCL感知血淋巴菌群及参与菌群动态平衡调控的机理以及清道夫受体参与的抗病毒免疫的新途径等;(2)发现了病原侵入机体后宿主细胞抵御病原的信号途径及效应机制。主要揭示了对虾Toll和IMD信号途径的特点、调控机理及下游的效应分子,阐释了JAK/STAT途径激活的特征及调控的下游效应分子,并发现Toll途径的激活机制不同于果蝇而与哺乳动物相似;(3)阐明了胞内病原逃逸宿主免疫的分子机制。阐释了白斑综合征病毒利用宿主的C-型凝集素以胆固醇依赖的方式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理以及利用宿主的SUMO化系统促进自身复制的机理。该研究为对虾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候选药物以及对虾抗病品系培育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服务业自我循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服务业自我循环效应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服务业的自我循环效应和制造业服务需求进行区分、比较,并且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分析服务业自我循环变动的根源及各基本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陕西省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循环效应,但产业分工仍处于初级水平。推进生产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可诱导细菌产生活性氧(ROS)而造成氧化损伤,ROS的积累可以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因此,抗生素作用下细菌死亡机制除抗生素作用特异性靶点而产生的选择性毒力外,还包括ROS氧化损伤产生的非选择性毒力。细菌通过自身抗氧化系统(OxyR、SoxRS及PerR)的调控机制促进ROS清除、修复氧化损伤以响应抗生素引起的ROS增加。本文对抗生素作用下胞内ROS的产生机制和细菌对氧化损伤的响应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评估和路径选择,依赖于相关指标的定量评价及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的刻画。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方法基于质量守恒和生命周期思想,可以深刻地描述物质存量动态变化及其与流量的关系,分析资源和产品贸易及其对区域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不同资源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耦合与冲突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代谢的分析和调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有助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文章介绍了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方法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如何用于分析全球、国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中长期资源、能源和气候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从而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物质流和社会经济代谢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