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边城》取材于湘西农村 ,小说中的人物纯朴、自然 ,没有半点对社会人生的愤恨 ,即使有怨 ,也是怨而不怒。这就使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在同时代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沈从文用一种独特的视角 ,将美融于自然之中 ,使人“见美然后悟丑”。作品在人物表现、风俗介绍、语言表达等方面 ,都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2.
乡土小说代表作家中,最为突出的当为沈从文。沈从文一生创作的作品集约有八十多部,其中大多以湘西人文风情为素材,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为读者塑造了湘西"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而被誉为中国的"乡土文学之父"。在沈从众多的文作品中,《边城》是一部传奇佳作,迄今为止已有三部翻译作品,本文以金介甫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乡土小说中的地方色彩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鲁迅与沈从文同为伟大的民族乡土文学大师。他们的乡土小说最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乡土小说主观或客观的两种不同倾向,本文对他们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加以分析,并从"现实"与"浪漫"、"真"与"美"来论述了鲁迅与沈从文之现代乡土小说的异同。并对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作了进一步思考与剖析,并同时指出他们在反封建时代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的某些一致。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沈从文以坚实、厚重的创作实绩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开辟、拓展了乡土文学的领域。但由于对乡土的意义理解的差异,使其小说呈现出解构与建构的不同视角:鲁迅倾力展现现实的黑暗惨烈、人性的被泯灭,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而沈从文则沉浸在诗意盎然的梦中,编织着理想的花环,演绎着鲜活的人性。两者的视角都有局限性,但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使其作品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湘西方言。本文通过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中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词、修辞、俗语和歌谣,探讨其语言蕴含的自然感,从而更好地体会沈从文乡土文学中所构建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和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是中西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小说都描绘了乡土世界的自然之美、风俗人情之美,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中西两位作家描绘乡土世界之现象,探讨作家创作的共性特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关注人性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体现出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乡土文学中的田园牧歌 沈从文是三十年代中国湘西这块特定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个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学作家。在他的笔下,湘西的青山绿水、花草异木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人们生活中的那种富于个性的浓郁的乡土色彩无不得到了艺术的再现。 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一样,深得国内外广大沈从文作品爱好者的赞誉。小说《边城》中的语言叙述,人物对话与独白,篇章结构等都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由于其湘西小说的独特风格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家乡湖南凤凰县,那里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淳朴的民风,也有着原始的自然美和健全的人性美,所以对湘西这种弥漫着浓郁牧歌情调的边地自然生活的着意渲染,以及对蕴含着和平处世精神的边地自然人生观的深刻揭示,使他走上了弘扬湘西完美人性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乡土文学中,沈从文以其清新独特的"湘西"作品著称于文坛。他的"湘西世界"是现代文学是上一颗永远的行星,散发着光芒。作为乡土作家,沈从文有着强烈的乡土根性。在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节。我们透过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可以看到沈从文那种浓浓的思乡情节。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作品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泛宗教情感和泛神论思想,其小说多次使用“神”这一概念,“神”字在他的笔下具有三层内涵:自然、爱与美,它们构成了沈从文作品主旨的三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是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文体.从沈从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民族风情等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通过对湘西社会的深厚之情,来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社会.通过结合沈从文特有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素养,探讨其乡土文学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沈从文绝对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和他的《边城》共同构筑了湘西文化传奇。一个仅读过三年小学的湘西土兵,用他质朴的文笔,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桃花源式的自然美景和生活于其间的和谐善良的人文画卷。主人公翠翠无疑是美的,而与之相关的每一个人,老船夫、杨总兵、船总顺顺、天保、傩送等无一不闪耀着各自人性美的光辉。不难想象,这篇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小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给人带来怎样的美好憧憬和心灵慰藉。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依然对我们现代人产生着跨越时空的审美启迪。以至于我们在读罢它后,再次感悟小说人物的人性美,并深深思考它产生强大艺术感染力的根源时,我们会深深地感到是神秘厚重的湘楚文化成就了沈从文,正是在它的蕴育下,作者给我们谱写出了这曲自然生命的深情赞歌。  相似文献   

13.
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把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光影、线条和绘画术语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之呈现出绘画美;借鉴音乐艺术的手法,将音乐术语、人物音乐、自然音乐穿插进作品情节的构建,使小说具有了一种音乐美;继承古希腊悲剧传统,以戏剧化表现手法使小说表现出浓浓的戏剧美;将时间、空间、人物命运的循环统一于情节发展之中,予作品以建筑般的谨严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正>一、研究城乡冲突的意义沈从文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沈从文研究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以沈从文早年的创作和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缺乏斗争性和思想性,是空虚无聊的作品,尤其是对他的爱情作品中性的描写持批判态度。当代的沈从文研究更多的关注其乡村题材的作品,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注重沈从文作品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将沈从文的作品与外国作家相比较。在此,笔者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与彭家煌两位湘籍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美学倾向.彭家煌着力于丑的暴露,沈从文则侧重于美的挖掘.彭家煌企图通过改造国民精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沈从文则想通过人性的改造来完成国家民族重建的目的.这种不同的美学倾向在他们作品中表现在对人性、乡土风俗、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山始祖,成就是无人能比的。其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是具有真实的自然之美和浓郁的民俗韵味。  相似文献   

17.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报刊新闻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婕 《现代语文》2009,(6):78-80
沈从文以茶峒小溪边摆渡的祖孙二人为中心,构建了一个风光优美、人物纯朴的《边城》故事。本文试从小说的自然山水美、人性淳朴美和悲剧崇高美三个方面为主要侧重方向,来一一分析沈从文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异的作家,他一直以“乡下人”自居。沈从文以湖南湘西乡野文化与人性个性叙写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创作了许多都市题材作品。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和乡土小说在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把沈从文的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和海派小说进行比较是有价值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沈从文城市题材小说审美视角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在湘西这个孕育着楚文化的环境中成长.他接受着自然环境对生命的洗礼,纯粹地经历着种种人事,固执地将生命放逐,得到了一种生命不断前进的自然力量.他讴歌湘西世界中人性的美,生命的美,以此表达人性最真切的渴望,但这份美丽因难避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忍以及人物自身悲哀气质的一些情愫,总使人忧愁.美丽而忧愁成为沈从文作品的基调和色彩.沈从文以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以自己的审美取向,通过一种简单、充满温爱的自然笔法,形成独特的创作方式:美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莫言的作品扎根于高密东北乡,他将现代主义手法和乡土文学进行嫁接,运用审丑、荒诞、变形等现代主义手法书写乡土中国,加上自己独特的感觉和体验,创造出了“现代主义化的乡土中国景观”。这不仅同鲁迅、沈从文等人的乡土文学大异其趣,也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开阔了新的天地。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也是莫言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