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古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古汉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燕 《教育与职业》2015,(6):161-162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限于封闭的校内环境,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连贯、层次和整体性,学校要立足教学资源,从创新传统的校内实践环节到增加校外实践项目两大方面建构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体系,培养该专业本科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应用和教学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汉语国际教师。  相似文献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因目前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规定,学术界也极少有公开出版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此课程的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鉴于国内外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复杂关系,本文认为其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在总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之前的本科阶段课程和专业硕士阶段所设全部课程基础上,以"避重复,强应用"的原则处理与这些课程的关系,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次,正确处理"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之间的关系。结合新形势挑战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的需要和所教对象的实际需要,以"怎样教"为核心、重点和落脚点,从"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三个方面考量,构建课程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4.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汉语言类课程设置 相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更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之相衔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便将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本套丛书专门为国际汉语教师量身定制,可用于培训、自学和教学实践。可帮助国际汉语教师巩固基础知识、开拓教学视野。本书适用于国际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材构成本套丛书包括《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技巧》、《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技巧》、《国际汉语教师词汇教学技巧》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长期存在"学生学着没兴趣,教师教着没效益"的问题。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今天,必须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只有这样,现代汉语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本套丛书包括《国际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国际汉语教学设计》《国际汉语文化与文化教学》《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国际汉语汉字与汉字教学》《国际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国际汉语课堂管理》。主要面向国内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也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的其他人员,可作为专业课教材、教师培训、个人自学等。  相似文献   

8.
高晨 《现代语文》2014,(5):20-22
文学课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语言、文化交际和文学教学为内容,以培养对外教授汉语言文化的专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对于以教授汉语为本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课实在难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因此,在传统文学课教学中学生无法直接体会文学与文化、汉字发展的关系,造成很多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误解。为突出文学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提出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以文学为载体,突出文化、审美和汉字教学重点,为学生日后的汉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定位、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本专业学生扎实学好汉语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现代汉语》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脱节、内容相对枯燥等问题。在襄樊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亟待改革,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对接、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对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魅力,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是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师范生的语言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行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适应师范生职业特点需要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己成为当务之急。从提高师范生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改进教材编写内容;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是高职高专院校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亟待很高。有鉴于此,教师应转变理念,弄清课程教学目的,恰当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课程的设置通常分为修辞、位置、语法、文学和词汇等五部分,涉及面广,知识结构体系十分复杂。要想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教学的完美转型,必须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创新意识。文章主要从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局限性出发,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藏大学藏师班即藏语言文学(教育方向)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教育方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学方法和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相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不同,因此,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和相近专业也应有差异。鉴于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应确立"对象意识"的教学要则,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贯彻对象意识,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为准,实现针对性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语言学课程中的基础课和先行课。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本着服务社会、服务本专业的态度,加大《现代汉语》课的教学力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注重汉语史和语言学史,把个人的学习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语言要简明等。  相似文献   

17.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工具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古代语言文字和文化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服务于学生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和文化传播技能的整体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应坚持以"让学生有成就感"为核心,以学生阅读实践为主要途径,注重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熟读与背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现代汉语课程有特定专业需求及专业特性。为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功能有效发挥,文章实地深入调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审视,结合教学实践,为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新任务,这些院校大多设置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转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专业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办学过程当中应当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完善实践教学,形成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亟待改革,培养新闻专业的现代汉语专职老师,编写突出专业特色的《现代汉语》教材,采用适合新闻专业的教学方法,以突出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