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4年10月2日,来自欧洲各国的32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着“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100年后的欧洲;资本主义:危机、法西斯主义和战争;共产党和工人党为争取实现一个社会主义的、和平的、社会公正的欧洲而进行的斗争”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会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形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广大人民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僵局买单,帝国主义不断发动战争和干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沉渣泛起。在此基础上,大会提出了欧洲共产党人的斗争任务和策略,强调要加强反对欧盟和北约、反对资本主义的群众斗争,加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侵略的斗争,并要建立统一战线和加强共产党人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饮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手段。没有饮食,就没有人类。然而,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也在于人类的饮食并非仅仅为了生存。在人类社会里,饮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永恒又常新的话题。古往今来,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吃什么,怎么吃,是其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标志,也是不同民族家庭文化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3.
题目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新人教版)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作为初中生,由于所掌握知识的局限,很难从宏观驾驭。在以往所学过的文章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以小见大的写法,这次作文训练就可以借鉴这种写法。写作这篇文章,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常事,以点代面,以小见大。同时,正因为文体不限,可供选择的形式也多样。比如,叙写一个战争故事,表现呼唤和平的主题;或用童话体裁写一只和平鸽的遭遇;还有以一位伊拉克儿童的身份,给美国总统布什写一封信,等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因为它是现代化的基础。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都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中,也有对教育现代化起着严重阻碍作用的因素。只有经历一个自觉的批判、深刻的反思的过程,经历一个选择和接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步伐才能够加快。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于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郁达夫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抄袭”,缺乏创造性。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步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其文化也走向倒退。作家堕落,作品内容趋于反动,文化生活十分空虚;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使日本成为毁灭人类文化的敌人。然而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隋唐之时曾“开发倭夷”;将来“建设东亚新文化”,责任也还在“我们的肩上”。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世界具有整体的特征,在这个时代,发生在局部地区的“地方性”事件,往往有世界性的意义。法西斯主义从兴起到灭亡都对世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从全球视野来看,任何对法西斯的抵抗都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反侵略的民族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双重性质。作为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而关于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是有效的,许许多多的历史专家和学者,以及广大的一线历史教师都有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作为一线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是有效的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有效的历史课堂要有笑。  相似文献   

8.
楚汉之争、三国风云、安史之乱、抗日救亡、世界大战……这些充满血腥的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影像也似乎很模糊了,但无数次的纷争与战火却永远清晰地载入史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让我们走进战争,用自我真切的体验与感受,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唱响人类和平的赞歌!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制定并倡导的《新安全议程》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安全”的范围,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关于“人类安全”的定位和诠释。目前有许多国家热情提倡和支持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范围,由此积极支持联合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议程》,但是我国少有学者对此国际法上的这一转变予以格外的关注。“安全”范围的扩大涉及到人权与主权平衡较量的严肃问题,这也是国际法的一个永恒话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安全议程》的核心问题,即“人类安全”的范围和内涵进行剖析,运用纵向历史的通观,以亚洲各主要国家对联合国“人类安全”新定位的不同反应和立场,预测亚洲地区将来人权法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中国应该在此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卡尔·桑德堡(1878—196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独具风格的诗人,他是“芝加哥诗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作为亲历战争的诗人,桑德堡对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从崇尚战争、反战到支持正义战争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他的诗集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沿着他的心路历程研读他的战争诗人们看到了“人民诗人”成长的过程;人们更能体会到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深刻与永恒: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都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灾难。  相似文献   

11.
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人类发展史上一场最为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故,这次战争不仅残酷而严重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哲学、文化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而且对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理性精神、人性理想和生存命运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激烈的震荡和冲击,促使人们从另一个层次和角度对此进行新的检测和反思,其深度和广度都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在这场亘古未有的反法西斯战争宣告胜利结束的半个世纪里,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一直是战后文学的热门话题,并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文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战后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已成为现代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代表着它的基本成就.文学历来就是人类精神的传导,是人类心灵的先声,文学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尺度代表着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反法西斯文学和战后文学思想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将以此为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卡尔·桑德堡(1878—196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独具风格的诗人,他是“芝加哥诗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作为亲历战争的诗人,桑德堡对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从崇尚战争、反战到支持正义战争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他的诗集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沿着他的心路历程研读他的战争诗人们看到了“人民诗人”成长的过程;人们更能体会到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深刻与永恒: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都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和灾难。  相似文献   

13.
“永恒女性”的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古老的人文传统,也是俄罗斯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不仅有着自己的概念体系,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形象体系。在俄罗斯作家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永恒女性”的形象,她们既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永恒女性”的共同气质。索洛维约夫把“永恒女性”崇拜发展成一种完整的学说,即索菲娅学说。本文拟以索菲娅学说为切入点,深刻解读勃洛克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任何一个能够称得上文化巨人的人,他的身上一定蕴含了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人类的厚重的文化感,一定有着继往开来的巨大魄力,有着昭示永恒的深刻内涵。莎士比亚正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世界的影子、现实世界的真像,也可以看到未...  相似文献   

15.
血浓于水,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极度自由的时代。魏晋士人们对母亲的爱表现得最为缠绵悱恻,也最为惊世骇俗。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体现:以阮籍、王戎为代表的“唯情”派,以和峤、王祥为代表的“唯礼”派,以祖光禄、王长豫为代表的“唯性”派。  相似文献   

16.
战争是自有人类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史上特殊的一页,在战争主题的言说上.“人性”、“和平”、“启蒙”,乃是战争文学的重要母题,以此为内核而构成的和平文化及其思想指向,亦是战争文学的价值蕴含与灵魂所在。故,战争文本承栽着“民族历史”与“文化记忆”,而战争文学对于“人性”有着立体的透视与深度刻写,战争主题则内含着“和平”的诉求与“启蒙”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学术支撑,在世界战争文学的背案上,对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展开理性透视与学理分析,在全面论述战争文学价值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阐释了战争文学内蕴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描绘人类历史的“轴心时期”,但以轴心时期历史精神为主要内核发展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在20世纪遭遇了深刻的文化危机和焦虑,引起了普泛的文化反思和批判,其中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本主义爱欲”的角度直指理性主义异化的现世,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的思想对缓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危机或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无疑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1853—1856年欧洲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英、法、土耳其(后来有撒丁王国参加)为一方,以俄国为另一方。这次战争是欧洲列强在近东长期争夺的结果,是他们在“东方问题”上多年酝酿的矛盾的爆发,同时它又是十九世纪国际关系史的重要转折点,并对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关系,对欧洲、亚洲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9.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在中国的具体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威尔斯的传世大作《世界史纲》,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历史名著。该书编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1919年.当时欧洲处在战争的废墟之中。空前的浩劫和灾难迫使人文主义学者对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作出深刻的反思.这成为该书的写作动机。此书从地球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