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闻应当真实是全世界新闻界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中西方都出现了新闻失实的现象。中西方新闻界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因而遏制与防治新闻失实的措施亦有同有异。因此,要正确对待新闻失实现象,借鉴西方新闻界的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实情的抑制新闻失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闻应当真实是全世界新闻界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中西方都出现了新闻失实的现象。中西方新闻界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因而遏制与防治新闻失实的措施亦有同有异。因此,要正确对待新闻失实现象,借鉴西方新闻界的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实情的抑制新闻失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一真理却在新闻实践中屡遭践踏,导致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现象层出不穷。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新闻单位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二字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关于新闻失实、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多种多样的主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当前新闻失实制造和传播的现状,探讨了出现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了拒绝新闻失实制造和传播的应对措施,他们是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规范,以法律规范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相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表现形态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即故意失实和过失失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是指思想作风不端正,故意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渲染、想象、虚构,以达到追名逐利、投人所好的目的。故意失实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失实和间接故意失实。  相似文献   

7.
叶乐 《考试周刊》2013,(64):16-17
"用事实说话"是我国新闻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新闻的显著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媒体的改革和竞争的加剧,新闻失实的现象可谓层出不穷。本文以理解和掌握"用事实说话"的具体含义为切入点,分析了造成新闻失实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如何在以事实为本的新闻报道中真正实现新闻真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宁  唐涛 《天中学刊》1998,13(6):80-81
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不符合就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表现形态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一、编造性失实(-)见报第一,不择手段。在某些记者看来,只要对宣传某项政治任务有利,制造假新闻也无可厚非。突出的表现就是,只要上级领导机关提倡一件事情,发出一个号召,他那里立即就有什么样的典型。编造性失实都是“明知故犯”的。(二)追求生动,妙笔生花。有些作者写稿子,碰到新闻事实本身“先天不足”,不那么生动,为求生动性,不惜违反新闻其实性原则,用虚构和想象去补充事实。有些作者则没有胡编乱造…  相似文献   

9.
丁莉华 《考试周刊》2007,(39):154-156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媒体或是为了追求时效、或是为了炒作,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失实新闻的产生,殊不知,失去真实性的所谓"新闻"早已失去了生命。本文试图从几则实例入手,分析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对策,从源头上避免失实新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鲁迅的报刊活动,总结了他的新闻思想。鲁迅的报刊活动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以1927到1936年最活跃。鲁迅新闻的思想主要涉及报纸应该是人民的喉舌、对新闻失实深恶痛绝、舆论监督要“保护原种”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失实与侵权都有着前因后果关系。因此.媒体或记常常被人告上法庭,也就难以避免了。但是,在诸如侵权的诉讼中,衡量新闻失实和侵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又如何去把握?这是原被告双方都非常关注的法律问题。在本中曾雨楼就新闻失实和侵权的事实构成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第二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渐失去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固有流程,信源结构与信息评议机制的变化,造成了新闻图片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图片的客观性、伦理性和监督机制缺失,唯有建立“公民新闻”时代的良性运作和监督机制才能为新闻图片失实提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精确新闻在展现新闻真实中对现象真实、本质真实、个别真实、宏观真实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性方面的问题,指出精确新闻有利于展现新闻事实的宏观真实、本质真实,能充分体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以此为基础指出精确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不应该是新闻学探讨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新闻人和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追求到和应该追求的、有意义的是“新闻客观性”。传统的“新闻真实”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说,两者具有某种“同一性”。而现象学所强调的“新闻客观性”则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但是并不保证“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本文试图以现象学的思想方法重新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个传统命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和文学都讲求真实,它们都源于生活,都是客观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新闻有新闻的特质,文学有文学的个性,如何来把握二者真实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为谁监督、监督什么和如何监督的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监督的对象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监督要遵循本质真实、时机恰当、分寸适度、受群众欢迎等规律;必须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在各种监督形式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制衡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尽管在根本观点上分歧颇多,但在新闻真实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事实上,资产阶级讲“真实性”只是打出一块招牌而已,无产阶级新闻却是不折不扣地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尽管这样,在实践中因多种因素,还依然存在新闻失实的问题。因此,核实事实,便成为记者杜绝新闻失实所采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正确的核定程序,应该是把核实工作贯穿于采访的全过程,边采访,边核实,同步进行。其方法有:溯本求源、寻求物证、多方证实、逻辑判断、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观点,并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对新闻的性质和作用、新闻的真实性、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新闻改革等新时期新闻学理论的热点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郭昊 《华章》2013,(15)
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优秀的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审美品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通过新闻文本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使得客观报道事实的新闻传播更加真实、生动、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