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本海同志在《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上写了篇《略谈诗歌的百花齐放与发展道路》,批评我那篇《新诗与旧诗》(载该学报1979年第5期),说是“不利于贯彻‘双百’方针”。拜读之余,经过仔细思考,感到他所说的道理,还不能说服我放弃原来的观点。由于杨文的引发,我又想起了一些有关新诗与旧诗的问题,感到还值得提出来说一说,因而决定写这篇《三说新诗与旧诗》。其中有些部分是与杨文有关连的,因而加了个副标题《兼答杨本海同志》。  相似文献   

2.
沈尹默,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南社成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他是写新诗即白话诗的一员骁将.新诗而外,兼写旧诗.此外还工倚声,能拍曲.所著《秋明诗》、《秋明室杂诗》和《秋明词》,已辑成《沈尹默诗词集》一册,1983年3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至其所作散曲,现知共有五调八  相似文献   

3.
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创作都是从写诗开始的。我也如此,最早的“创作”是诗,新诗。其实,对旧诗并不讨厌。因为父亲常要我背《唐诗三百首》,我厌烦,反而对旧诗疏远了。最早是从解放前出版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诗歌《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大野多钩棘”)、《湘灵歌》等三首,写子一九三一年春,曾于同年八月发表在上海的《文艺新闻》第二十二期上,总标题是《鲁迅氏的悲愤》,副题是“以旧诗寄怀”,题下有编者按语:“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认为,《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直  相似文献   

6.
或许可以用"两栖"、"三擅"、"四维度"来概括丁芒迄今为止的诗学与文学事业.所谓"两栖"即丁芒自己"自嘲"和总结过的"两栖诗人"兼写新诗和旧诗两种诗体.他发蒙于旧诗,成就于新诗,复又回归于旧诗,同时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倡导着新诗与旧诗的融合.所谓"三擅",盖指丁芒分别在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和书法艺术三方面的擅长及其佳绩.所谓"四维度"是指他的诗歌及文学活动体现着四个维度探幽古典,面向未来,身体力行,关注青少年.丁芒还是一位始终洋溢着生命热情的诗人,生命的感兴及其诗性表现常使得他的诗情超越时代的限削而通向久远,他早期战争年代写的诗及1983年写出《生命钟》后的诗大都体现了这个特点,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写的怨刺之诗说明丁芒回复自我生命感兴以后才使得他的诗词重新获得了个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一片“打倒”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呼声中,旧体诗词几无藏身之地。叶圣陶(斯提)曾把写旧体诗词说成是对“骸骨的迷恋”(见《骸骨的迷恋》,载1921年10月2日上海《时事旬报·文学旬刊》第19号)。闻一多曾激烈地称写旧体诗词为“背叛民族”(见闻一多反对写旧诗》,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四辑)。更有甚者,民族虚无主义者胡  相似文献   

8.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缁衣”一词,历来或注为“黑色的衣服”,或引《诗经·缁衣》篇,注为卿大夫所著之朝服。我们结合记念文章,领会《惯于长夜过春时》全诗的主旨,认为不应将“缁衣”释为“黑色的衣服”。该诗是诗人怀念友人之作,诗人是将《诗经》中的《缁衣》诗,作为怀念战友的典故来用的。最早解释诗中“缁衣”一词的是许寿裳。他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谈到他问起鲁迅写这首诗的情况时,鲁迅解释说:“那时我的确无写处的,身上穿一件黑袍子,所以有缁衣之称。”后来陆续出版解释研究鲁迅诗歌的专著。如周振甫的《鲁迅诗歌注》、倪墨炎的《鲁迅旧诗浅说》、郑心伶的《鲁  相似文献   

9.
一为了纪念“五四”六十周年,写了篇杂感式的短文《新诗与旧诗》。出乎所料,这篇短文,竟在朋友们中间引起了一些反响。有赞成我的观点的,有半以为然但又半不以为然的,当然不赞成的也大有人在。他们各抒所见,向我提出了很多看法,并有所争论。我写那篇短文时,本有意有未尽之处,听到这些反响,很受鼓励和启发,更感到还有不少话可说。因此  相似文献   

10.
胡适虽是六十多年前的白话主将,但却是读旧书出身。他能写旧诗自不奇怪,难者是极力倡导写白话诗。章士钊办“甲寅杂志”,则拼命反对白话,大骂白话。1925年正月,友人请客,二人在饭馆相遇。有人给章照相,章便邀胡合影一幅,之后一人分持一张。章题白话诗送胡道:你姓胡,我姓章,  相似文献   

11.
老舍,原名舒舍予(1899—1966),现代杰出小说家,剧作家.所作旧体诗,也清新可喜.老舍曾说,“对于旧诗,我并没有下过多少工夫,所以非到极闲在的时节,决不动它.”比如夏日入乡村居,“眼前的山水竹树与草舍茅亭都好象逼着我说些什么;在我还没有任何具体的表示的时候,我的口中已然哼哼起来.哼的不是歌曲或文章,而是一种有腔无字的诗.我不能停止在这里,哼着哼着便不由的去想些词字,把那空的腔调填补起来,结果,便成了诗,旧诗.”(《旧诗与贫血》)这话值得玩味.它道出了老舍作旧诗的个人特点,但这又不脱离中国文人吟(哼)诗的共同意味.旧诗,尤其是近体诗——律、绝二体,正是“有腔”,因而作诗的人不免“哼哼起来”.虽说起初“有腔无字”,其实已动了诗兴,也就是“情动于中”,欲形于言.比如“眼前的”什么什么“都好象逼着我说些什么”,于是“哼着哼着便不由的去想些词字”,在这里,一个“逼着”,一个“不由的”,微妙地表现了诗人的创作过程的特点.其实这又正是表明了老舍在旧诗方面的“工夫”.至于老舍说他“非到极闲在的时节”决不写旧诗,这也不必全信.他会忙里偷闲,动中取静,倒是真的.  相似文献   

12.
从1979年的夏天开始我一共写了10年报告文学。在这10年中,我基本写了这样三类:一是我的前一辈人,比如《柴达木传说》《生当做人杰》;一是我的同一代人,比如《啊,老三届》;一是我的下一代人,比如《和当代中学生对话》。我以为报告文学应以描摹当代生活为己任,而当代生活应该是由这样三代人所构成,他们是当代同时也必然是我的报告文学的主角。我的这些报告文学写的都是一些普通人。罗曼·罗兰曾言:“对普通的人就要表现普通的生活,它比海洋还要深,还要广。我们之中最渺小的人,也包藏着无穷的世界。”不管旁人怎样写,外界怎样变,我恪守这一信条…  相似文献   

13.
[赏读录]这是冯宗璞记老友汪曾棋的一篇散文佳作。开头算是引子,结尾算是尾声,中间正文部分才是记汪曾棋的。“三幅画均出自汪曾棋的手笔”一句,交待了三幅画的来历,接下去不马上转入对三幅画的介绍,却先漾开一笔:“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棋擅长丹青,……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汪曾棋能演戏——四十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汪曾祺扮演的更夫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汪曾棋善旧诗——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的游戏之作读来都令人意兴盎然。至于汪曾祺的小说、散文和戏剧上的成就,作者没有介绍——读者早就熟悉了。然后时间拉回到1986年春,作者“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  相似文献   

14.
徐洪法 《师道》2002,(5):46-47
我的“一”,“一”的我,这宝贵的“一”不单使我的生活有滋有味,还使我的工作有声有色。一篇得意之作我写过一些教学随笔,最满意的就是1983年发表在《小学生报》上的《多些“一”》。文章很短,主体部分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5.
病症同学们也许都写过这样的作文:《20年后的我》《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假如我是……》以及《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这类题目的作文最需要想象。有的同学能写出让我惊喜不已的文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只会写自己如何穿着整齐的西装,开着豪华的汽车,回来参加学校的校庆。这正是因为缺乏想象力造成的。药方想象作文,顾名思义是想象出来的。想象从哪里来?1.从课文飞出来我们可以这样来激发自己的想象:(1)改写古诗;(2)扩写内容;(3)续写结尾;(4)补写空白等。如学了《赠汪伦》一诗…  相似文献   

16.
卞之琳语录     
1."人贵有自知之明。"或许我还有点自知:如果说写诗是"雕虫小技",那么用在我的场合,应该更是恰当。2.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人一样,着重"意境",就常通过西方的"戏剧性处境"而作"戏剧性台词"。  相似文献   

17.
<正>同学少年:14:37:02你的《老家黄檀硐》写的是你真实的老家吗?卢子越:14:41:26是的,我的老家是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小学毕业后,我在父母的鼓励之下,开始投入到《老家黄檀硐》一书的创作中去。这期间,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困难,最让我感到棘手的,是对老房子的介绍。根据写作安排,我要写一组介绍老房子的文章,为了减少描述的雷同,每一座老房子,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写《我的老家,下洋大宅》,我侧重写了爷爷在生产队劳作的情景和爸爸儿时的学习生活;写  相似文献   

18.
一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2004年3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作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9.
读罢赖庆沅先生的《作文是写出来》(2007年《新高考》第11期)一文,我想接着说的是:作文固然是写出来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近读陈晓华同志的《新诗与旧诗》一文(载《昆明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五期),觉得陈文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利于贯彻“双百”方针。为了明辨是非,我拟就诗歌的百花齐放与发展道路谈点粗浅意见,并求教于晓华同志与有关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