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亚萍 《考试周刊》2013,(48):177-178
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会导致情绪、性格、行为与品德、人际交往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要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开设上网指导课,监督其上网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区活动,防范青少年受网毒的侵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上网人数的急剧飙升,网络文化对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青少年培养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结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深入剖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构建起适合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学生受自身条件的制约易于沉迷网络,导致心理的变化。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特有的青春期困惑、好奇、随潮心理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易沉溺于网络的本体因素。鉴于网络依赖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运用,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而成功实现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5.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6.
探析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家庭教育面临挑战。在网络时代,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施教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为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加强对孩子上网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规范和保护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净化教育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网络中的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针对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需要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德育。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上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日益增多,网络成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睦,而且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网络上瘾青少年从失序的上网行为与失序的生活状况中回归秩序与平衡,辅导的目标不是戒除上网而是合理地上网、可以控制地上网、能够适宜地安排上网时间和非上网时间,可以将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加以统合并达成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特有的青春期困惑、好奇、随潮心理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易沉溺于网络的本体因素。鉴于网络依赖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运用,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而成功实现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今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是上网主体,其人生观的形成与网络环境关系密切,而未成年人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以发展的观点看,加强网络管理、创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信息时代的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大青少年成为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成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主要诱因之一。必须运用高科技控制、积极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尽可能降低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效应.才能使青少年取网络之精华.去网络之糟粕.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作为网络游戏领域"异军突起"的互动情境体验型社交游戏,开心农场有着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开心农场这一典型网络游戏的分析,教育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现状,探究青少年在开心农场游戏里的异化现象,诠释青少年在网络中的自我异化行为。以便能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网络自我异化问题,还原青少年网络自我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3.
For American teenagers, social media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 routine feature of everyday life, with ready access to their online networks via smartphones, tablets, and computers. Despite questions and concerns about its effects, relatively few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have qualitatively explored how students use social media. Complexities such as parental consent, unintended access to non-consented peers, and privacy rights may be deterrents to this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embedded lesson approach to studying teenagers’ social media use in a high school setting. We designed and delivered three consecutive lessons about social media to two classes. Embedded within these lessons were opportunities to collect data via surveys, focus groups, and observations, along with member checking as a form of quality assurance. This approach rapidly yielded a rich data set, while also giving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articulate and reflect on their social media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世界里,网络虚拟生活成为青少年现实生活的重要补充,他们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网络人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人生的种种不良表现,探讨了在和谐社会下如何从各个方面去共同构建青少年的健康网络人生。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英汉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对于翻译工作的从业者而言,使用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势必有直观,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然而,面对网络翻译工具提供的大量信息,甄别其内容真实与否,严谨与否等也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日渐普及的网络翻译工具,译者需从三个角度出发,在科学辨析网络翻译信息的学术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采取审慎批判的眼光,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积累使用方法,达到正确高效使用网络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不只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个体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作用有:1.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自我认知,形成道德自律;2.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拓宽道德视野,提高道德判断;3.有利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创新,建立自主型的新型道德;5.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新的道德观念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共同体”,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青少年的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网上购物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网购成为电商行业新的增长点。农村在购物观念、互联网接入方式、物流体系存在明显滞后,农村网购消费方式尚未全面普及。通过淘宝网的农村网购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探讨促进农村网购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网购应完善物流网络,培养农村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建立农村网购服务站,才能促进农村网购消费行为的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青少年可以说是互联网最普及的人群,互联网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从了解什么是网络成瘾及其表现和类型出发。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浅析其网络成瘾的原因,为后续的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咆哮体"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网络文体,其独有的咆哮、怒吼的风格深受网民的关注,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网络语言熠熠生辉。"咆哮体"包含的修辞艺术使其在语用表达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咆哮体"为例进行分析,考究"咆哮体"的修辞语言艺术,阐释"咆哮体"中常用辞格的种类和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0.
网络交流环境下的合作写作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和写作互助的学习模式。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网络交流环境下的合作写作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一个以网络为交流平台,通过英语合作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