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效划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各层利益相关者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各层委托代理关系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不利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减少需借助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引入,由此设计了为企业技术创新各利益相关者服务的技术创新审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非对称信息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技术创新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认为主体分离、信息渠道不畅和高度的专业性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成原因。最后针对信息不对称的各种成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下技术创新途径与企业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技术资源与企业家资源的结合,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我国企业家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妨碍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经营的选择,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是衡量技术创新途径优劣的重要标准,本主要以这一标准评价了4种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途径,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委托代理视角,重点关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构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验证和阐述大数据发展通过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各个参与主体的福利和决策产生影响。在数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委托人的期望收入,对代理人实际收入的作用效果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朱宗乾  王彦 《情报杂志》2008,27(3):36-39
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ERP实施风险的形成机理.首先,将企业需应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分为内、外两部分,并分别分析了企业与咨询商、软件供应商、监理商、实施小组及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ERP实施风险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对ERP实施的影响,以降低ERP实施风险,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2020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减少企业融资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提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果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东部地区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路径研究与异质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精准度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险信息不对称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弭元英  张清彩 《情报科学》2007,25(12):1809-1813
保险信息不对称是保险活动中无法避免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弊端使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发展。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提出了如何降低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5)
基于博弈论理论,对供应链中的协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协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研究发现:完全信息条件下,主导企业无法通过实施报酬差别wH-wL来对附属企业进行激励;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主导企业则可以通过共同影响因子:附属企业的能力水平A、附属企业的绝对风险规避度r、附属企业努力成本系数b以及产出稳定性σ2对附属企业进行激励,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另外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考虑成本价格(p和c)的模型结论与不考虑成本价格的模型结论结果会相差(p-c)2倍。因而主导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措施来优化供应链模式,最终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首先概括了竞争情报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研究现状,指出相关研究较少,借此引出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列举了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情况;接着,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的成因,然后对竞争情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各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以微博为例,列举了新技术在人力资源竞争情报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竞争情报来减少企业和竞争对手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感知身边的创业机会,并经由比较机会成本的大小与机会的潜在价值作出是否创业的决策.通过分析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两种状态下,现有企业与潜在企业家的创业决策博弈过程,得出了潜在企业家与现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双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独立创业成为大部分对自己创意有信息的潜在企业家常态选择的结论;并通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杨建君  张钊  梅晓芳 《科研管理》2012,33(3):36-41,80
以实证方法研究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度、经理人风险承担、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股东与经理人的信任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股东与经理人的信任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股东与经理人信任度越高,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越强。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度可以通过经理人的风险承担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信息不对称度的降低可以提高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信任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本研究对现有的部分理论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为企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然后借鉴信息经济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应对措施,即信号传递,完善契约理论设计,规范市场制度,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以求降低盈余管理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经济学研究认为信息是廉价易获取的,往往忽视其存在.而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是不对称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其次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行为的彩响;最后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了减缓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成长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状况又通过无形资产科目反映,因此,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赖以评价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信息。借助于上市公司年报中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将无形资产划分为非技术性投资与技术性投资,并结合企业性质、高新特征和板块差异,分别进行了无形资产项目结构水平、投资水平和投资强度分析,指出中国企业在无形资产投资行为方面是"拿地"导向还是"技术创新"导向,并进一步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及信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科技创业月刊》2004,4(10):186-187
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是严重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放大了交易风险,而交易风险扩大就将导致市场萎缩.同时,电子商务直接依赖于支持性制度环境,营造支持性制度环境的关键在于国民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可靠的网上支付渠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是个信息不对称市场,企业如何在不对称信息市场下营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不对称信息博弈的概述,指出企业和顾客、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政府三组不对称信息博弈的表现,指出4R是一种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营销思想和策略,针对不对称信息博弈分别对关联、关系、反应和回报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淑凤 《情报科学》2000,18(2):150-152
信息的完全和透明是证券市场秩序规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导致市场资金来源枯竭.解决信息不对称,首先是政府的义务和职能.因此,需要政府从制度上,实现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8.
抵押条款在信贷合约中的经济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假定抵押资源不受限制以及利率可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分贷后的信息对称和贷后的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研究了存在抵押条件时的银企最优契约。无论贷后信息是否对称,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中都可以利用抵押条件和利率设计不同的契约组合,实现低风险借款企业与高风险借款企业的分离均衡,在垄断型市场中可以利用一定的契约组合迫使高风险借款企业放弃借款。甄别机制与一般的筛选机制相比,无论贷后信息是否对称,也无论是何种市场结构,甄别机制都可以实现银企更大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19.
在对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流动过程模型.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信息能力5个构面,构建了基于信息流动过程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能力测度模型,为企业信息能力测度奠定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是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等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管理的过程.供应链各成员掌握不同程度的私有信息降低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供应链绩效,信息共享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供应链中存在的逆向信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和决策权的分配来减少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