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们对舜的认识可以分成百家舜、儒舜、德舜三种类型,在对三种类型的叙述分析中,应可提出舜的精神内核其实是一种“和”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人类,社会、自然及个体的灵与肉四在过去未来都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们对舜的认识可以分成百家舜、儒舜、德舜三种类型.在对三种类型的叙述分析中,应可提出舜的精神内核其实是一种"和"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人类、社会、自然及个体的灵与肉四者在过去未来都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历代咏舜诗词数量众多,且不乏名篇佳作。总体来看,这些诗词的文化蕴含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讴歌舜帝的美德、成就与影响;二是哀叹舜帝时代历史久远,舜陵幽渺难寻;三是悲悼舜帝“南巡”不归、夫妻离散,表达因舜庙与二妃祠荒废冷寂而产生的满腹幽怨;四是想象舜帝与二妃漫游仙境、乘风驭云的美好情景,蕴含对舜帝无限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4.
舜帝是上古传说的“五帝”之一。以舜为主体形成的舜帝意象,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以往,丈人们有关舜帝意象的话语不绝如缕。文章从舜的伦理道德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李白登九疑及其诗赋中舜帝意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舜帝是上古传说的“五帝”之一。以舜为主体形成的舜帝意象,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以往,丈人们有关舜帝意象的话语不绝如缕。文章从舜的伦理道德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李白登九疑及其诗赋中舜帝意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名物蒙求     
亮年 《中国漫画》2020,(3):10-11
大禹征三苗三苗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又叫“苗民”“有苗”。距今四千多年前,黄帝的后代经过长期争战,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三苗部族主要生活在物产丰饶的洞庭湖和彭蠡湖一带。可是他们常常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作乱,那里的百姓叫苦不迭。尧、舜两代帝王都曾与他们对战,舜帝还因为南征三苗,死于苍梧。  相似文献   

7.
从三个方面探讨经济与伦理的张力思想,首先探寻了经济与伦理张力思想的起源;其次根据经济与伦理的逻辑关系,将经济与伦理张力的思想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中心论、道德中心论、经济内生论与外在经济论。最后,在关于物的人格化及人的对象化原理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与伦理张力的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5,(16):18-2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 解读: 孟子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门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舜).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三”可能是虚指.  相似文献   

9.
在《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以一种参透人类历史的口吻划分出三种类型的人物:第一种是仁人君子,如尧、舜、禹、汤等;第二种是大凶大恶,如蚩尤、共工,桀、纣等,"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第三种则介乎仁人君子与大凶大恶之间,"置于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如许由、陶潜、阮籍、嵇康等。这第三种类型,即中国古代的名士阶层,其基本特征是:退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而以私人生活为基本特点,他们无意于追求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功,而致力于经营一种非功利的审美人生。无疑,贾宝玉和令狐冲当属第三种类型,在他们两个人身上都有着中国古代名士,特别是魏晋名士的个性品格与精神风范,思想情感与认知方式,乃至悲患与风流。  相似文献   

10.
问句,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言语单位。语言学又把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和具有修辞作用的设问句、反问句三种类型。问句一旦进入诗歌领域,其活性和张力就会大大增强,成为用途极广并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语言形式。诗歌中的问句其基本类型仍是疑问、设问、反问三种,但在诗情诗意的牵动激发下,又派生出:询问、试问、  相似文献   

11.
文本修辞是对书面的表现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文本修辞有常规形式、文字形式、版面(书面)形式三种类型。文本修辞具有直观醒目、缓解疲劳、提升兴趣、激活张力等作用。研究文本修辞对重新认识并拓宽修辞和修辞学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辩证视角下的文学张力即文学文本自身、文学文本与读者阅读期待之间存在的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现象,它具有矛盾因素对立统一、表情达意的含蓄和文本多义理解的可能三种特征,以及文学文本自身的张力、文学文本与读者阅读期待之间的张力两大类型。张力文本读写教学一体化设计读写教学,可以组建张力文本读写大单元,选用由读到写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宁阳县葛石镇的神童山发现一处“舜王府洞”,其石刻字尚未辨明,本试从三个方面论证舜的出生地及其活动中心即在今神童山地区,一是综合《史记》、《淮南子》、《辞源》等古今多种献资料记载进行论证;二是从神童山地区的“大汶口化”、“大官庄化”遗存中进行论证;三是从孔子儒家思想对舜之仁德的继承发展上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曾艳 《海外英语》2012,(3):228-230
该文从张力理论的视角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张力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小说中有四种类型的张力结构。理性与情感之间、艺术与自然之间、利己与利他之间和人物之间的张力结构各成一体,又相互交织在一起,产生了这部世界名著的不朽魅力。  相似文献   

15.
典籍中关于舜帝葬于九嶷以及二妃寻夫的记载为湘南的永州地区提供了丰富的传说资源,此地与舜和二妃相关的遗迹可分为:祠庙(舜帝殿、潇湘庙、夔龙庙);山川(舜岩、舜水河、娥皇女英峰);陵墓(舜陵)等几类。2009年9月5日至8日,作者随陈泳超导师在永州市区及祁阳、蓝山、宁远三县对舜文化相关遗迹进行了初步调查,不仅访查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更加深刻地感知到永州地区舜文化底蕴的丰厚。札记乃据每日笔记写就,旨在记录材料,整理线索,稍后当进一步网罗资料,与方志、碑记相互参照阐发,并另属文。  相似文献   

16.
典籍中关于舜帝葬于九嶷以及二妃寻夫的记载为湘南的永州地区提供了丰富的传说资源,此地与舜和二妃相关的遗迹可分为:祠庙(舜帝殿、潇湘庙、夔龙庙);山川(舜岩、舜水河、娥皇女英峰);陵墓(舜陵)等几类。2009年9月5日至8日,作者随陈泳超导师在永州市区及祁阳、蓝山、宁远三县对舜文化相关遗迹进行了初步调查,不仅访查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更加深刻地感知到永州地区舜文化底蕴的丰厚。札记乃据每日笔记写就,旨在记录材料,整理线索,稍后当进一步网罗资料,与方志、碑记相互参照阐发,并另属文。  相似文献   

17.
舜出生地是垣曲"诸冯山"还是永济市"舜帝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学术问题.对有关"舜帝故里"永济论的主要证据,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遗址遗迹,多都与舜出生地无关,主要是为纪念舜都蒲坂时的功勋,而修建的庙字及其历次重修情况.其遗址遗迹,亦当全是建都蒲坂时,舜曾指导耕田、捕鱼、制陶,发展生产,为民解愠,为民阜财或开展生产活动的地方.这都属于纪念地,并非舜出生地.今之永济舜帝村,不在深山之中;其周围不远处,也没有舜初年耕稼渔陶时居住过的场所和古负夏城.今之永济舜帝村,不符合先秦名著<孟子>对舜出生地的四点论述和<史记>对舜出生地补充论述.所以,不能算是"舜帝故里".舜出生于垣曲诸冯山,"帝舜故里"在垣曲.  相似文献   

18.
在上古神话与敦煌变文<舜子变>的对照中,笔者旨在探讨舜故事从神话历史到民间文学的嬗变轨迹.试图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比较的方法,对<舜子变>在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上的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舜帝最后一次南巡是否到过苍梧九嶷山,这直接关系到舜帝是否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北方某地出于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提出舜帝根本没有到过衡山、九嶷山。本文从传说故事、史实依据、考古发现三个方面,结合舜帝老来南巡动因以及路径分析,认为舜帝南巡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20.
舜,亦称虞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冀州人。《尚书·舜典》赞之曰:“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记》中称颂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始祖。如果说,黄帝文化是政体文化,炎帝文化是农耕文化,那么,舜帝文化则是道德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了蛮荒的远古文化三道亮丽的风景线,共同奠基了苍凉的远古文化三座巍峨的里程碑。(一)*任何文化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密不可分。大舜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呢?我们认为:大舜生活在人类经过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