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习作模式。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但效果怎么样呢?习作本发下后,能将老师批改的地方重新誊写的学生很少,学生一般只是看看老师的评价等级或分数,甚至连评语都不一定仔细阅读,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教师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得沉重,学生学得也沉重——习作兴趣不高,应付了事,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
眉批、总批,精批、细改,已成了语文老师批改习作的传统做法。这样的传统做法不知耗费了语文老师多少时间和精力,多少次让语文老师感到身心疲惫,学生却收效甚微。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批改形式须要改革,要变教师单向批改的模式为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修改形式,这样就能为习作批改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批改作文真难,真累!其实,对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有过很多论述。他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他还指出:“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相似文献   

5.
叶桂玉 《师道》2009,(4):36-36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作文批改的压力太大。教师每每要对几十篇习作进行认真阅读,从字词句段到布局谋篇都要精批细改,先眉批后总批,在作文评改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可学生拿到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往往只关心分数,而不在意老师的精雕细琢,教师的繁重劳动常常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主地评改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师负担最为繁重、最费时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日常习作的评改。常听老师们埋怨: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地批改,写了眉批,再写总批。当习作本发回学生手里,能有多大的效果……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反思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对小学生习作评价:“当面”最有效。  相似文献   

7.
作的评改,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习作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作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是最令语老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细致的批改和评价。面对所有学生的作。教师要做到每篇都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老师不做别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上,我想语老师如果能做到这样,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造成恶性循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杨彦岭 《现代语文》2009,(2):132-132
批改习作一直是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手拿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将习作批改得“体无完肤”,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老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应让习作批改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以往的习作批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教师在批阅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学生不易将教师的评语融合于自己的习作中。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的作文,原来是什么样,批改后还是什么样,进步微乎其微。而只有改变习作的批改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乐"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作文的批改是提高学生习作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既要呕心沥血地指导习作,又要面面俱到地指导习作,又是横批,又是眉批,形式上热热闹闹。学生是否看批语,还是个问题,而这样做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次作文从指导到批改循环下来,教师累得筋疲力尽,而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却往往收效甚微。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引起了我的反思。改革作文批改的传统做法,达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尢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细致评批和评价,可每月几百篇的大小作文,教师要做到每篇部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文老师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的。再说传统那种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作文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多大明显成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作文批改的效益,可以从以下两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2.
习作批改,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之一。多少年来,精批细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务必遵循的重要工作。根据报纸披露,中小学教师的大部分业余都是花在习作批改上了。如此这般,教师哪里还有时间进行本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呢?习作批改中的耗时低效往往让语文老师为疲于批改又收效不大而苦恼。每每听到老师们自责的牢骚时,我就在扪心自问:习作批改,难道爱你如此不易吗?为此,我在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力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一、激发自改兴趣1.选用故事和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我们可以讲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可以讲王安石“春风…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地批改习作,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节省教师批改的时间,这是至今许多语文教师都极为困惑的问题。为此,我在习作批改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究,并总结出学生习作修改与评改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评互改和师生共同评改以及教师评改。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提起批改作文,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是怨声载道,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带班级虽不多,但是作文批改量却非常大,每本学生习作要做到精批细改、字斟句酌,必须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教师虽然花大力气修改作文,学生的反应却很漠然,甚至无动于衷,教师的辛苦、努力都化作了过眼云烟,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5.
习作评改,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之一。多少年来,精批细批一直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许多语文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习作批改上了,但作文批发后,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作文大家评     
尹平 《教育艺术》2002,(2):49-4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以往每次都是学生写 ,老师批 ;学生听 ,老师评。老师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关键是其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 ,并不主动去思考自己习作的成败 ,其原因在哪里 ?所以也就不会去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 ,用意是什么了。每次习作都是如此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呢?笔者在几年来的习作教学中 ,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师生一块批改、评讲作文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批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批改作文的效果极不乐观。一般语文教师都批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因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相似文献   

18.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习作课,激励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积累习作素材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必须熟谙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握小学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水平,采取实际有效的习作批改方式,根据批改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习作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娜 《陕西教育》2008,(10):48-48
一、传统习作评价的弊端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苦恼的莫过于评价学生的习作了。传统的习作评价总是教师一人专制,一语定优劣,极少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教师将许多时间花在了习作批改上,但实际效益却是微乎其微,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许多老师说,我明明上课都把习作方法、技巧等讲明了.游戏也做了.资料也准备到位了.可学生的习作还是那样——架子会搭,但文章里面装饰不好。要么是语言凌乱.表达不通顺;要么前后顺序颠倒.篇章不完整等。甚至很多学生提到习作就害怕。不想动笔写,觉得无话可说。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指导学生习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