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施慧 《新闻世界》2012,(7):119-121
行业报如何改变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宣传报道枯燥乏味、千人一面的生硬面孔?"走转改"的实践表明,鲜活的新闻沉在基层等待我们去发现。只要记者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生动的好新闻就会源源不断地跃然纸上,行业报"走转改"就会"走"出实效,"走"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称"走转改"。"走转改"活动开展几年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积极落实,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头汗两腿泥"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写出了大量的鲜活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3.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能出多少好新闻。"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我走基层的劲头更足了。我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社区街道,采写出了很多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通过"走转改",我深切地感到,只有真正走基层,才能做到"三贴近",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开始,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个个普通百姓上了报纸、电视的主要版面,成了新闻的主角,很多新闻少了匠气、多了朴实;更多的记者通过基层这个大课堂,更加懂得了如何才能写出反映基层真实状况、语言生动鲜活的好作品。广大媒体人认真贯彻落实"走转改",整个新闻界面貌换人一新,贴近百姓生活的好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走转改"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联系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走转改"应该成为一项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一次鲜活创新。2014年12月初,中宣部对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行动员部署,以推动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努力打造"走转改"升级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项开展三年之久的"走转  相似文献   

6.
用心"走转改""走"出好新闻心系群众走基层。新闻报道首先要选题,"走基层"指明了记者的选题方向,也就是说基层在哪里,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进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转改"新闻报道的选题集中在过去很少走、不愿走、走不了的"第一线",集中在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盼望记者  相似文献   

7.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意味着对媒体和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媒体与受众要建立更有效的互动与沟通。不管是对于新闻媒体还是受众,都是一个增进感情、增加互相了解与信任的契机,也是让新闻更接地气、更贴人气、更有温度的一种尝试。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我和同事们深入山区、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采写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报道。这让我深深认识到,基层的素材最丰富,基层的故事最生动,基层的形象最鲜活。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新闻  相似文献   

8.
司红 《新闻世界》2012,(6):14-15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黄山日报社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体采编人员踊跃参与,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同时为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黄山日报社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并建立长效制度促使“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持之以恒。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黄山日报社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一些做法,就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日前,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编辑记者要"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一步了解基层、融入群众".许多媒体上至总编辑、下至编辑记者身体力行,采写出不少好新闻.这场新闻实践活动深入人心,确实给新闻界带来一系列转变.细心品味"走转改"活动以来一篇篇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报道,结合个人的新闻实践,笔者以为,成就每一篇好新闻的根基是一致的,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本文中笔者联系个人一篇获奖新闻的采写经历,对好新闻的三要素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推开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其带给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影响自是积极而深远。在这些影响当中,与参与"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人数、开办"走转改"专栏栏目的多少、采写"走转改"新闻作品的数量等相比,笔者以为,开展"走转改"活动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众多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借以树立了全新的新闻报道理念,找到了获取好新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记者们"一头汗,两脚泥",写出一篇篇鲜活的报道,带来一股股扑面的新风。"走转改"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长期要求,是持久战,不能毕其功  相似文献   

12.
刘意婷 《报刊之友》2013,(9):117-118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在全国新闻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产生了一大批锐意出新的好记者和“接地气”的好新闻。作为最基层的县区媒体,虽然身处基层,却受客观条件制约,往往又脱离基层,更需要贯彻“走转改”的精神实质,制作出贴近民生的好新闻。本文从县区新闻媒体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基层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产生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按照"走转改"的要求改进创新新闻宣传,推出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生动鲜活的优秀作品,为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走转改"活动的成功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丰富内涵,加深了对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增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5.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半年多来,各地媒体认真贯彻动员会议精神,组织采、编、播人员以各种形式开展"走转改"活动。寻找"活水"不难,难的是抓住"活鱼",写出鲜活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假若"走基层"仅仅是一句"口号",是一场"走秀",那么"走转改"活  相似文献   

16.
张建业 《今传媒》2012,(5):110-111
自中央五部委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来,郑州电视台就在两档新闻栏目中推出的《记者走基层》专栏,"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短、新、实"才能为新闻报道添"魅力","走转改",正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好办法,在实践中让年青记者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7.
周俊 《新闻通讯》2013,(7):49-50
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中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采写鲜活新闻,给新闻战线吹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刊发于盐阜大众报一版、在2011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的通讯《打谷场快乐“变身”停车场》,就是记者自觉转变作风,带着思考下基层,深入挖掘的一篇鲜活新闻。文章从农村打谷场上那种琐碎而不轻易察觉的细小变化切人,反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也透视了现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小事情反映大主题,小作品闪现大思想。带着思考走基层 对话时代显深度  相似文献   

18.
中宣部、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自2011年8月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媒体迅速响应,全员发动,纷纷奔赴基层一线,采写了一篇篇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报道。在"走转改"活动中,针对新疆特殊的区情、环境和传播语境,新疆经济报社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走转改"之路。特殊情况一:新疆地域辽阔,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地理环境复杂,其中有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三大山脉以及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走转改"如何走得下去,走得深入?  相似文献   

19.
程斌 《新闻传播》2014,(3):240+242
<正>"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这是许多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参加"走转改"活动后的感慨。通过"走转改",新闻媒体人员用自己的口、鼻、耳及身体的每一个感官去察觉、发现身边的故事和亮点,从而也使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前,笔者一直在想:作为一线的采编人员,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基层吗?我们还需要走基层吗?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开始关注一线的环卫工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目的是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吐鲁番日报社按照活动要求,适时开展了"走转改"活动,组织一批一线记者组成报道团,深入两县一市一线"蹲点",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