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到以下启示: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重视指导社会评估组织的发展;注重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评价组织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割析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分析整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后,指出在目前阶段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创新路径应当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而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以认识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改革,制度变迁的主体是高校和高校师生.为避免制度变迁低效率,甚至失败,应加强政府与高校的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根据各自的需求,用较高效率水平的制度代替较低效率水平的制度的过程。一般来说,它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经历以下阶段:1978年之前是制度变迁的僵滞阶段,1978年后开始进入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起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转入诱致性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高校起主导作用。把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框架、准则和实施组合的持续调整,而制度创新则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1]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结合起来,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社会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创新主体的多元性。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应适时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入诱致性变迁为主阶段。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二是高等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同时,必须遵循两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二是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主体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社会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创新主体的多元性。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应适时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入诱致性变迁为主阶段。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二是高等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同时,必须遵循两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二是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 ,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 ,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 ,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 ,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基于成本补偿与分担理论,而一项制度的收益与成本决定了对这项制度创新、变迁的需求与供给。制度的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本文试图从分析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制度收益与制度成本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