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商资产者,是指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经营者,不包括传统经营方式的手工作坊主和城镇中的小商小贩.工商资产者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体,时代的中心,近代中国的进步力量,剖析他们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对近代整个国民精神结构和近代国情的了解。工商资产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但又与西方人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不同,它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的制约,更多地带有中国特色。其价值取向的最显著的特征有二:其一是带有明显的爱国主义的色彩,其二是追利向义,求利义双全。工商资产者以其价值取向从事工商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考察分析国内外形势,并且以此为依据形成自己对国策的各项建议。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是科学理论创新的内在根据,规定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决定着科学家集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孕育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近代思维方式,是那种以人的理性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是那种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致使西方近代科学遥遥领先。我们只有借鉴西方近代思维方式,进行一场思维方式革命,来提高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才能创造中国科学发展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由依靠习俗或指令分配资源的自然经济转变为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 ,以及在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上的重组和变迁。工商政策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这一背景下 ,民初工商政策的演变及其特征 ,并对工商政策的近代化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代思维方式在中国萌发较早,而形成较迟。早在明末清初,近代思维方式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绽开它最初的儿片嫩叶,它集中体现在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体系里。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可以说是当时代的觉醒者,是十七世纪中国的“巨人”。可是,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在思维方式领域内引起一场革命,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富裕普通工商业者,是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存在的并一直占着很大势力的官府的和与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势力相区别的.在封建经济正在兴旺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般说官府的和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业几乎不可能变成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经营这类性质工商业的阶级势力也很难转化为资产者.封建大地主、大官僚或封建性的大商人,只有在封建经济衰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开始解体和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转化为资产者,特别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化是指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制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变化,它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  相似文献   

7.
王俊 《培训与研究》2010,27(6):57-59
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近代科技为什么没在中国产生的问题后,随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17世纪前后,由于受到当时的国家社会制度、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之影响,使得中国没能孕育出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土壤。研究结果认为,封建社会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近代科技没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轻视科技的社会价值观念阻碍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传统的思维方式禁锢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思维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进一步使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发展近代科学,一定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否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易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异同,历史上《易经》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否有过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事实等问题。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百年文化论战在新时期的继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知识界仍然有太浓厚的文化情结和唯科学主义思想在中国几乎成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中西方科学目的、研究方法、哲学基质和化基因等本质差异。从中得出启示:其一。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其二,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并非是由外在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因素造成的;其三,中国在科学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思想观念上必须来一次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哲学的变革最突出地体现在历史观领域 :古代历史观的特点是复古主义和循环论 ,儒家、墨家都在“法先王”的旗帜下寻找安身立命和治国平天下的依据 ,由此引发了中国人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和圣贤情结 ;近代历史观的核心是进化主义 ,由此推出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近代思想家不仅具体描绘了人类社会由低向高依次进化的过程 ,而且勾勒了一幅幅未来世界的理想蓝图。随着圣贤在近代的日益落破 ,英雄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新偶像。这使抛弃复古观念、向往美好未来成为近代历史观的主旋律。中国近代的进化史观不仅蕴涵着深厚的哲学底蕴 ,而且折射着近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 ,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出现了"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分歧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分歧和对立根源于"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式.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之间的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海外中国学研究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哲学是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中形成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近代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历史观问题、认识论问题、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问题、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变革与继承统一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不仅对近代日本,而且对近代中国和朝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贯穿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中的实学思想进行分析,以说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高度相关的两个问题经常进入学者们的视域,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否催生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第二,近代中国是否完全实现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换?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形成了“冲击一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对立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对立是“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流行解释框架的表现。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浮力定律原理在中国古代虽被广泛应用,却没有一位学者能总结为科学原理从而提出浮力定律.传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没有确立科学实验方法延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发展的进程.理论科学的缺乏决定了在中国难以产生西方以理论思维和受控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这也正是明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从世界领先的地位逐步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冯契认为中国近代哲学为解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心问题而展开的“古今中西”经历了一场革命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最主要成果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般成果则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本文对冯契近代哲学革命的主要成果的哲学意蕴及特点作了深入的探讨 ,对近代哲学革命的一般成果作了简明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在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古代哲学的滞后性已然显现,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已成必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主要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的转换上。  相似文献   

19.
古代自然哲学是近代科学的前身。在人类自觉地运用经验对有关自然知识进行检验或自觉运用这些自然知识之前,科学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包容在自然哲学中.因而不同的自然哲学土壤会孕育生长出不同的形态的科学。由于中西方古代自然哲学基质的不同,决定了文艺复兴后近代科学只能诞生在西方而没有诞生在中国。其一,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贫乏使近代科学的孕育和诞生缺乏必需的基质,而古希腊繁荣的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孕育和诞生提供了肥活的土壤;其二,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无人合一”思想意味着取消了科学,而古希腊自然哲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其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从而堵塞了通往近代科学的道路.而古希腊自然哲学寻求现象背后原因的努力成了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巨大推动力;其四.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所需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而古希腊自然哲学注重逻辑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对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转换.而试图在《易经》、道家、阴阳家、墨家、儒家之类思想中挖掘出与西方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现代科学理论.只是缘木求鱼之举。  相似文献   

20.
朱泽忠 《文教资料》2011,(34):113-114
中国近代衰落之原因必须从其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其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外在作用.束缚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局限性、重农抑商的政策倾向和技术封锁.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上述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