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多种形式的违法犯罪现象有较大幅度上升。根据近年来我省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疏导、教育和预防的措施和对策,有助于正确和科学地预防和处理大学生各种违法犯罪事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学生心理不健康、道德缺失、法制观念淡薄、家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失误、社会负面作用等。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智能高、单独作案多等特点,以侵财、伤害、网络违法、性侵犯居多。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当下社会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对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萃取有效预防措施是做好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提高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法治道德、心理教育的培养工作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实现长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特点出发,探讨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征、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以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间,大学生的世界现、人生观与价值观都经受着严格的考验.又因为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不但时有发生,而且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近年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情况和新趋势.从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角度去构筑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长效的机制以及健全并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活动的学校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格障碍患者,其中来自农村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大学生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学校可通过心理辅导、危机干预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教育与行为矫正工作,以减少大学生因人格障碍而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格障碍患者,其中来自农村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大学生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学校可通过心理辅导、危机干预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教育与行为矫正工作.以减少大学生因人格障碍而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生违法犯罪数量的不断增长,严重程度的加深,大学生违法犯罪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的分析,以把握其犯罪的特点,探究其犯罪的根源,并更多地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提出预防对策,以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这一犯罪主体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入手,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违法犯罪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违法犯罪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