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探索<心爱的树>文本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目的,首先从结构主义入手,发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文本内涵,其次从"眼中想"的艺术表现入手,发现它对于扩充文本阐释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音乐通史以"三通"(<通典·乐典>、<通志·乐略>和<文献通考·乐考>)为其代表."三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文本编撰体例,构筑起中国古代音乐通史自成一体的文本系统,在中国音乐文献编纂史上有其匠心独运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本类型学可以被用来研究汉英字幕翻译吗?该研究将莱斯的文本类型论运用到电影<非诚勿扰>的"笑点"英译部分,并且初步进展显示:文本类型学可以使字幕翻译者对文本功能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以及采纳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代汉语语气词"吗"的来源,学术界有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吗"来自"么",而"么"来自"无".<红楼梦>产生的年代正是"吗""么"使用的过渡阶段.本文对<红楼梦>中"吗/么"的用法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考察其从宋元到现代在用法上的顺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江、赵建晖两位老师在<教,要想好需要教的>(<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好需要教的".才能使教学效能最大化的问题.对此,吕茂峰老师撰文<学生发展需要与文本核心价值>(<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提出了不同看法.由此,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凸现出来:教学中教师面对文本,是"做文本的奴隶",唯文本是听,还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化作用,对文本作"二度开发",进而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中央十台有个很火爆的栏目,叫<百家讲坛>."明星学者"易中天、于丹等等皆诞生于此,一跃成为大众眼中炙手可热的红人.说不清是<百家讲坛>成就了学术明星.还是学术明星捧红了<百家讲坛>,总之,<百家讲坛>给大学教授们提供了展示"文本细读"成果的舞台--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易中天解读<三国演义>;于丹解读<论语>;阎崇年解读<明亡清兴六十年>……一时间,全国兴起了"红学热…"三国热""国学热"……  相似文献   

7.
李莎 《现代语文》2008,(5):41-43
<边城>是一部乡土抒情式的带有悲悯感的长篇小说.本文先对文本中所体现的"悲"与"美"进行探究,分别从"人与自然之纯美"、"女性之悲美"、"死亡之凄美"这三方面着手.然后,再透过"悲美"思索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分别从"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的终极指归"来说明生命美学观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8.
由<周易>"书不尽言"、"系辞焉以尽其言"等论述可知,"辞"乃是一种既不同于"书",也不同于"言",假托曲饰,言近旨远的特殊语体.王弼抹煞了"辞"、"书"、"言"的区别,并引入<庄子>,对<周易>的"言意观"作了本体论的改造,不仅把<周易>的修辞学问题提升到语言哲学的高度加以讨论,而且也顺利地实现了由文本制作向文本阐释的过渡,为历代学人对儒道元典的创新性阐释提供了合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编辑文本既包括与文学研究会相关的报刊杂志.如<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也包括其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这些编辑文本很好地实践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文学观,是"五四"立人"思想在儿童文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尘衣 《初中生》2006,(19):4-8
印象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吗?""你知道孙悟空吗?"如果问100个人这样两个问题,从大人到小孩,可能会有98人回答"看过""知道"."那么,你知道孙悟空的扮演者是谁吗?他的本名叫什么?"相信大家同样会脱口而出:"六小龄童!"是的,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现在,每年的暑假黄金档,打开电视,至少会有一个电视台在播放那部经典电视剧<西游记>.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体验"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实质是教帅的理解(抑或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理解).教师虽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在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在<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即将结束时,突然发现我在细读文本时忽略了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课文中以"月亮"为线的几处景色描写:"月亮升起来了""银色的月光""皎洁的月光""月光如水的夜晚".课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只有这四处,都写到月亮,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7期刊发了肖家芸老师的<<雨巷>教学实录>,作者自称是"活动化教学".从实录的名目上看有:"活动一:听读""活动二:交流""活动三:研读""活动四:品读"."听读",就是听配乐朗读课文,这样做的人很普遍,这种"活动"有新意吗?"交流",不就是师生进行互动吗?"研读"与"品读"有什么区别?"读",并不是"诵""念",本身就含有品味、琢磨、领会的意思."研""品"意思还是如此.在这些名目上做点儿新花样儿,其实质却没有什么真正的飞跃.这种课改"思路"就不对!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曹明伦教授在其新作<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中首次以全景视角,界定并区分了"文本目的"与"非文本目的",以二元划分结束了对翻译目的之认识的多元化格局,廓清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对重新明确翻译的本质属性、界定译者的根本任务、规范译者的基本行为、保持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及避免学科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典文本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魅力和"看似寻常却奇崛"的艺术魅力,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进行深度价值解读.教学张中行的<汪大娘>一课,应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围绕汪大娘的人物形象、文中反复提到的"常理"的内涵,以及文末提出"读书明理"的困惑理解这三个问题展开深度研读,以透视文本的隐含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许多"小栏目"、名人语录、资料卡等.<哲学常识>的"小栏目"包括:"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试一试""做一做""谈一谈"共计77处.可见"小栏目"在<哲学常识>教材中占了很大分量,已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小栏目"的功能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纪实小说是一种具有十足"先锋姿态"的小说文本,它以其非虚构文学所带来的近距离审美形态成为文坛的"宠儿",产生了以张辛欣、刘心武等为代表的纪实小说作家,更有<北京人>、<五·一九长镜头>等"经典性"文本.但是,当代文化界的浮躁之气,同样使这一艺术创作实践"浅尝辄止",随后,升腾而起的"商业化"写作,也纷纷冠以"纪实"之名,在众多通俗"读物"呈现一派"繁盛"之时,纪实小说这一"先锋性"文本走向了没落.本文试图探究其兴盛的背景,以及其走向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天鹅的故事>是宣传动物保护的极佳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拥有牢不可破的地位.但作为传统名篇,其文本的意义有逐渐被历史凝固的危险.由于参考书的传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被套上了"金箍",再也不能从"权威解读"的引力中"飞"出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20.
"显——隐"的经纬——高行健长篇小说文本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说这一文类范畴中,尤其是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其独特的文本结构方式往往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无疑是将小说的独特结构方式演绎出丰富审美意蕴的经典个例.本文将着力探讨高行健长篇小说的文本结构问题.第一部分,探究高行健长篇小说中"显"在的结构设置上的重要特征--奇偶章节间的独立叙述人称交织接替、"中国套盒"(或"俄罗斯套娃");第二部分,阐述高行健长篇小说"显"在结构之后所"隐"潜的深度美学意味--大型的对话、重复(或反复)的美.通过"显-隐"的小说文本经纬的展现,形成泾渭分明的高行健长篇小说的文本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