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3.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把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作为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中积极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成长潜力,是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教育者应基于对"健康"内涵的理解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对"大思政"框架下"心育"与"德育"的融合进行深入探索,积极转变思想,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四位一体的、家-校-社会协同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倡导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一理念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为本的成长课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式成长;在团体动力推动下,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自然生成的和谐统一。构建科学、规范、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体验的感知—活动—分享—评估的课堂结构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中学心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的理论,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教育者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以消极语言为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消极的影响;而以积极语言为主的教育方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良好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在小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该文提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成为重点,应让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品质,同时应建立家校合作的积极组织系统,搭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平台。最后,该文建议从家校合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三个途径来进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传统消极心理教育模式,重点关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也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换视角,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体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网络。最后,本文用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我校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经过两年多的分类、分步实施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和对德育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托,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诊断或塑造。正确实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德育成效的必然要求。为此,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 1.学生观不同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生这一角色是被塑造的对象,或者说是被要求的对象,学生品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教育者赋予的,甚至是武断赋予的,教师往往不考虑或者难以考虑学生的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  相似文献   

13.
心理普查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心理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究高中生心理普查的新模式,不仅筛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更重要的是帮助所有的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对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优化校园整体教育环境等多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许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96-19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在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健康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它面向全体学生,其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手段,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笔者认为,对于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运用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创设语文课堂情境,完善学生的积极人格。  相似文献   

16.
信忠义 《教育导刊》2014,(12):55-57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的教材编写在理念与内容的编排上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从理念上来说,一是教材编写内容与主题聚焦于消极心理调适,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不足;二是教材编写的视角往往采用第三人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沦为“教参”。从具体内容上来说,教材内容太过注重统一,较少考虑不同群体特征的学生的即时、切身需求,不能很好地兼顾“适需性”与“适用性”,且大多忽略了教材效果的保存与迁移。针对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需兼顾“消极心理调适”与“积极心理培养”,采用第一人称编写教材传输“助人自助”的理念;采用事先调查的方式关注不同群体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内容与主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向现实生活的迁移与保存。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积极乐观的人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对自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积极心理之快乐向上心理品质的养成备受关注。班主任队伍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以培养学生快乐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陈杰  俸耀旭  张程 《中国德育》2013,(15):62-63
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普遍消极,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不了解,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知误区。由此,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家校共育中心合作,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开展了通过八大经典德育活动提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及潜能的开发,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高校心理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之一,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