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史湘云、薛宝琴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解析,探讨并重新阐释《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从而展现出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的评点史上,十九世纪蒙古族红学家哈斯宝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除了《红楼梦》主旨“泄恨书愤”之外,哈斯宝的艺术见地也别有洞天,“暗中抨击之法”就是其针对《红楼梦》人物塑造艺术提出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论诗》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这部光耀千秋的巨著,原因之一是他在艺术上不“随人说短长”,而是独具“只眼”,有进步的文学“主张”。曹雪芹虽然没有留下谈创作、论文学的片言只语,但作品是作家的精神产儿,每位作家无不以其创造出来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显示出自己的文艺观,所以我们从《红楼梦》也可以约略窥见曹雪芹文艺观的端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颠覆了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性的束缚与奴役。贾宝玉背叛了“男人应该事业有成”的性别角色意识,颠覆了“男人远离女性”的性别的角色要求,挑战了“男人阳刚”的角色定位,违背了“男人老成持重”的性别塑造,反叛了男性友谊的“君子之交”,凝聚了男人解放思想所信奉的诸多理念。  相似文献   

5.
“三复情节”是杜贵晨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提出的理论概念,“三复情节”在《红楼梦》中有多方面新鲜别致的运用,不仅发展了传统“三复情节”的叙事技巧,更增强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三复情节”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三复情节”是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理论。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学名,随意选取一个片段,都可以透视出其卓绝的化精神与艺术神韵。本选取书中第二十八回宝玉在冯紫英家与一班人作“女儿令”的片段,分析其构建的男性形象与学创作的双重对比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贾母、贾元春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地解析,深刻探讨、重新阐释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了《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并从而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8.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巅峰,不说别的,单是其中人物的命名艺术,就值得我们反复玩味。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宝玉的名字看似平  相似文献   

9.
二月河是《红楼梦》的痴迷者。他让《红楼梦》的神韵流淌在他的“落霞系列”清帝长篇历史小说中 ,尤其在他的小说《雍正皇帝》中 ,无论从人性欲望的层面去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 ,还是在人物设置与塑造、艺术虚构等方面都对《红楼梦》作了有力的借鉴 ,并取得了成功。二月河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和现代意识相结合 ,以思想为经 ,以艺术为纬 ,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先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791年开始有印刷本。在印刷本刚刚流行20多年的时候,北京城里就流传这样的俗谚:“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此后,中国读者时《红楼梦》的珍爱,一直是有增无减。《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早在1919年,吴宓在美国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讲究诗味或“趣味”的意境小说,这是它区别于传统旧小说和西方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红楼梦》的意境既存在于局部,更存在于整体,并具有层次性,即有尘境、幻境、空境三个层次构成,使得小说既有模写直观感相的认识功能,又有传达活跃生命的抒情功能,还有探索人生和宇宙奥秘的哲学功能。《红楼梦》的意境美,给人悲剧美、哲理美和空灵美三种不同的艺术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予后代作家丰厚的滋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巨匠茅盾,深深接受了《红楼梦》的艺术熏陶,并在其传世名著《子夜》中,灵活借鉴、运用了《红楼梦》的若干写作艺术手法.可贵的是,茅盾并非对《红楼梦》进行机械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将其创作经验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因此,两者在某些地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一、《子夜》对《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借鉴《子夜》对《红楼梦》最重要的借鉴,是在小说的宏观结构方面.我们知道,《红楼梦》以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作为全书的艺术纲领.通过宝玉遇见警幻仙姑,翻阅“薄命司”中所陈图册,以及聆听仙女们演唱的“红楼梦”曲调,点出小说的主人公并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勾勒了小说情节的基本发展趋势.因此,第五回对于全书来说讲,起着一种提纲挚领的作用.换言之,《红楼梦》通过某个中心情节,用一组相  相似文献   

13.
吴泓 《语文学习》2021,(1):29-35
红学家、北京大学张庆善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红楼梦》是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要读一读的书,或者说我们一辈子如果没有读《红楼梦》,如果不认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红楼梦》中的人物,如果不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1]如今,《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单元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把钥匙去打开这巍峨的“红楼之门”呢?  相似文献   

14.
满纸荒唐言,一曲女儿歌--《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的有关理论从《红楼梦》中对男性角色的处理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男性是《红楼梦》中的退席者,贾母、凤姐是正位者,贾宝玉是个性别叛逆者,进而认为曹雪芹虽非一名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家,但却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一部《红楼梦》就是一曲女性的颂歌。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脂评本自上世纪30年代胡适“发现”以来,一直被红学界认作研究《红楼梦》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可信的本子。但对脂评在《红楼梦》问世后一百七十余年方始“出世”,其真实性究竞如何,后人还是有权利质疑的。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一书对脂砚斋及脂评本的存在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奉脂评本为红学研究圭臬的人为保卫自己的“精神饭碗”和“研究成果”,必须作出有效的反应,否则己之研究成果当存在付诸东流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从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到贾宝玉的"遮天大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由美猴王到齐天大圣,最后封为斗战胜佛。《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三王号”:绛洞花王、混世魔王、遮天大王。这透露出两部小说在艺术构思、美学精神和价值意向方面的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但受“资本主义萌芽”说的影响,在许多地方只要谈起《红楼梦》,必说它具有“反封建”思想。可以说,有许多是盲从和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他在其《诗学》中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对于早期中国而言,“悲剧”是一个舶来之词,悲剧的概念是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的建立才出现的一个研究范畴。王国维先生于1904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第一次运用悲剧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相似文献   

19.
《百合花》的细节描写对“我”这个人物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表现人物感情、思想性格的有效载体.但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认为《百合花》是矫揉造作之作,一是作者对人物感情处理不当,二是细节不真实.有的教师也持这种看法.这是个老问题.笔者认为,作品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是昭然的,但作家对人物感情进行非适度处理也是显而易见的.读《红楼梦》,谁也没有提出作品中哪处哪处细节不真实,什么什么地方人物感情的表现有失分寸.因为,从总体上看,《红楼梦》作者没有用尽美的生活现象去表现美的本质,也没有用尽丑的生活现象去表现丑的本质.《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纷坛杂陈的.而《百合花》作者用“尽美”的生活现象来表现美的本质,并且有所强化.如果说《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是适度的,那么《百合花》的艺术表现则是非适度的.《红楼梦》以其适度的艺术表现,展示生活的原貌,成为永垂史册的艺术珍品,《百合花》则以其非适度的处理方式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意境”与“诗味”理论在《红楼梦》中得到集中体现。曹雪芹采用立体的、多方位的艺术创造手法,建构出具有特殊蕴味的文学审美意境,这是它不同于传统旧小说和西方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红楼梦》中的意境是系统性的,立体式又浑融一体,在艺术上营造出“丰实空灵”的意境,放射出悲剧性、哲理性、空灵性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