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电视离荧屏太近,写作业时姿势不端正,眼睛保健操马马虎虎乱做一气,这一切坏习惯给我带来的唯一“收获”是——我成了近视眼,不得不配了副眼镜。刚把眼镜架在鼻梁上时,我很不习惯,照照镜子,虽然增添了一点文质彬彬的气质,但总觉得十分别扭。戴上没一会儿,我就感觉头发晕,脚步时而左,时而右,像大人们喝醉酒走路一样。一天下来,眼睛渐渐适应了眼镜,看东西清楚了不少,可恼人的是两只耳朵被眼镜腿勒得难受,鼻梁那儿磨得又麻又红。戴着眼镜去上学,老师和同学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我心里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轻飘飘的虚荣感:没见过学问渊博的人…  相似文献   

2.
自画像     
有一个帅气的小男孩,他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对水灵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和一对顺风耳。他总自以为是。有一次写数学作业,他的字本来就写得不好,同桌对他说:你把字写好一点。他却偏偏把字写得又大又乱,嘴里还念叨着:没关系。他写完后拿到老师那儿去批,老师看了生气地说:你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学校只有四门普修课:语文、算术、外语、哲学,其余是特修课,可以选修,也可以不学。但普修课人人得学,还要学好。有人说,我又不到外国去,外语可以不学。陶行知说:“学习外国语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配。”他还说这种眼镜应该自己磨:“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他认为,现在世界变化大,无论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是艺术、文学,都至少要学一种外国语,以便与国外沟通,学习先进文化。光懂中文而不学好外语,永远不能达到最高境…  相似文献   

4.
阿泥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到路的那一边去。眼镜老师被吓了一跳。他脸色严峻,把阿泥叫到了办公室。阿泥想坐下。"站起来!老师让你坐了吗?"眼镜老师很生气。"没有。"阿泥只好笔直地站着,脸上写满了惶恐。眼镜老师气呼呼地问:"阿泥,你想到路的那一边去干吗?"阿泥说:"我想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5.
心意     
今天一早,我走进教室,来到座位上,放下书包。同桌默默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白纸,递给我。我打开一看.那张纸上用铅笔写着:“王文贞.大家见你的眼睛不好.就自发捐款,想为你配一副眼镜。现在已捐得一百多元,存放在我家,星期天,大家一块儿去上街,为你配一副眼镜,好吗?”看完这几十个字,我的鼻子酸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又把字条折好,塞到同桌的手里。“行吗?”他急切而又轻轻问我一遍。我摇了摇头。他说:“你难道不相信我们大家?”“不,同学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我抑制住内心激动,果断地回答。  相似文献   

6.
画有中话     
《中学文科》2009,(4):I0001-I0001
颐和园 “我自己都忘了是哪棵树了,再去肯定找不到了。”李少白如是说。难道这真是他去桃花源拍的照片吗?这棵树其实就是颐和同里的一棵柳树,平实普通。树干的局部微屈,如穿着筒裙跳孔雀舞的傣族少女,垂下的枝条散漫而有规律,似长发又似手臂,配以雪景,美丽得令人窒息。我曾戏言:“李少白戴的不是眼镜,而是取景框。”  相似文献   

7.
小象的眼镜     
小象阿答是个淘气包。他个头大,就很神气,常常去欺负老鼠,弄坏鸟窝,踩死蚂蚁。阿答的爸爸心想:得让阿答变成个好孩子。他就买来一副眼镜,对阿答说:“孩子,把这眼镜带上。”阿答戴上眼镜到森林里去。一看,呀,他吓了一跳。对面来了一只大兽。哦,原来是一只老鼠。咦?老鼠今天怎么变得这样大了?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在《语文博览》一书中,读到一则海明威儿子回忆父亲的轶事:一天早晨,我的父亲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我坐在桌边,用他的打字机,慢慢打出一篇小说交给他。他戴上眼镜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看他有什么反应。父亲读后很高兴:很好,孩子,写得很好。你很有想象力,可以得奖了……”读到这里,我不禁窃笑起来,这情景与我倒是有些相似。每次写完作文初稿后,我也和海明威的儿子一样拿去给父亲看,也同样爱窥视老爸的眼神,解读他脸部的表情,期望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判断我作文的命运。有的时候,我写好…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怎样保护眼睛。我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发现许多同学都戴着眼镜。我觉得挺酷的。我也希望戴眼镜。于是就有了以下行为:不听妈妈的话,躺在床上看书,趴着写作业,还有不做眼保健操。我总算近视了!妈妈无奈地带着我去配眼镜,配了眼镜后,我觉得很好看,可到了学校后,同学们看到我戴上了眼镜,又给我添了好几个难听的外号,什么"四眼妹"、"猫头鹰"……难听死了,于是,我便摘下了眼镜,可上课时,老师  相似文献   

10.
我的名字叫远航,就是说我将来是要驾着快艇、飞机甚至航天飞机飞向遥远遥远的地方,去实现伟大的理想。可是,不幸得很,我刚上小学,才7岁,同学们都忘了我这“远航”的名字,都叫我“老近”,或叫我“眼镜先生”,因为我得了近视眼,是全校一年级第一个戴眼镜的学生。爸爸是个老牌近视眼,他痛苦地告诉我,他当年就因为近视,没有当上飞行员,前两年还因为近视,引起“视网膜剥离”的病,眼睛差点瞎了。所以他决心帮我治好近视。这眼镜就是爸爸领我去配的,医生说,早一点戴上这种矫正视力的眼镜,可以阻止近视的发展。虽然戴眼镜很别扭,又难看,可我还是坚持…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上了六年级,我的视力就越来越差,座位已从第五排挪到了第一排,可黑板上的字还得费很大劲才能看清楚。实在没办法,我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去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配眼镜足足花去了老爸半个月的工资。看着他干瘪的钱包,我发誓期中考试一定要进入班级前三名。  相似文献   

12.
缺点过滤镜     
第一节下课,王老师就跌跌撞撞地冲出校门,拐进眼镜店。店老板是懒蛋博士的表弟,他问:“王老师,你是不是发现了神童,吃惊得又把眼镜摔碎了?” 王老师揉着腰说:“什么呀,是李大奇那个捣蛋鬼在楼梯上撒了玻璃球,我踩上去摔了个大马趴,眼镜也报销了!快给我配一副新眼镜,下节课我要好好教训李大奇!”  相似文献   

13.
幽默甜甜果     
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天去姐姐家玩,听到姐姐在给她4岁的儿子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只听见姐姐讲得一脸真切,言辞动人,连我也沉浸到里头去了。可惜小外甥一点也不动容,听到最后气愤地说,“妈妈你真笨,火柴当然没人买啦,怎么不让她卖打火机呢?”配镜老板,我配副眼镜。先测视力。别测,我不近视。不近视配什么镜?我配副望远镜考试时用。父子合作女教师对沃洛佳说:“看了你的作文,我大吃一惊,一个人居然能写出那么多错字!”“干吗一个人呀,是我爹跟我一起做的作业。”算术也不好老师:“你的语文太糟了,我让你把这些字写10遍,你却只写了8遍,为…  相似文献   

14.
[习作要求]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佳作示例]新型眼镜视力不好,就得戴眼镜。眼镜虽然让人看清了东西,但也给人带来了不少麻烦。它容易摔碎,当视力下降时又得重配一副,真是既劳神又费钱。我想,如果能发明一种新型眼镜该多好啊!这种新型眼镜镜片和镜架比较特殊。这种眼镜不用时是平光镜,要用时只需在镜片上贴上和视力度数相适应的镜片纸就行了。这种纸透明无色(如果需要变色就贴变色的),装卸十分简单,安装时只要在镜片上滴一滴专用胶水…  相似文献   

15.
100分的谎言     
我看着作文发呆。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服,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地方,每次回来都给我买最漂亮的衣服。他有许多许多钱,多得能买100栋房子……  相似文献   

16.
嘉是我的好朋友,和我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平常老喜欢糗我。夏天快来了,我鼻子上的眼镜架不住了,缠着嘉陪我去配隐形眼镜,嘉打量了我一阵,指了指同样也戴眼镜的她自己,说:“我也戴眼镜,没事的。前段日子报道有好多隐形眼镜药水不合格,再说你又那么毛手毛脚,感染发炎就不好了。”虽然我还是想去配,但终究听了嘉的劝,作罢了。进是我们的另一个室友,也是我们之中惟一的男同胞,也许这样比较安全吧。但我并不觉得,也不过才高出我和嘉一点点,听说他以前在海边参与过捕鲨鱼,据他形容场面极为壮观,尤其把自己说得极为神勇。我才不信呢,就他?嘉出来作证…  相似文献   

17.
一天,阿歪拉着好朋友木头打算去眼镜店为自己配副眼镜,因为他的眼睛现在看东西已经很模糊了。快走到眼镜店时,木头悄悄地对阿歪说:"阿歪,那个人好像是你爸爸?"  相似文献   

18.
我看着作文发呆。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她这样写道:我的爸爸,他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装,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  相似文献   

19.
没出国就听人说国外配眼镜特贵,所以在出国前准备行李时,为了有备无患,还急急忙忙去配了一副眼镜。可我这人又偏偏恋旧,原来的眼镜戴惯了,还不舍得换下来让它退居二线,这样新眼镜就只好委委屈屈地在家待了几年业。  相似文献   

20.
嘉是我的好朋友,和我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平常老喜欢糗我。秋天有雾,戴眼镜不方便,于是缠着嘉陪我去配隐形眼镜。嘉打量了我一阵,指了指自己的眼镜说:“我也戴眼镜,没事的。前段日子报道好多隐形眼镜不合格,你又是毛手毛脚的,感染发炎就不好了。”虽然我还是想去配,但终究听了嘉的劝,作罢了。 进是我们的另一位室友,也是我们惟一的男同胞,但我并不觉得安全——他不过才高出我和嘉一点点。听说他以前在海边参与过捕鲨鱼,据他形容场面极为火爆,尤其把自己说得极为神勇,我才不信呢,就他?嘉出来作证了,说那是事实,因为她认识进要比我早得多。我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