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解题出错,有许多地方固然是学生数学智能不足造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数学智能影响的结果。笔者根据平时教学实践的观察和统计,尝试对非数学智能导致解题错误现象进行粗浅的梳理,并提出解决方法。一、"快速情结"的不利影响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专注习惯,通常要求学生快速作业,对完成作业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长时间下来,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计算等过程中,难免不出现错误,怎样对待学生的"出错",利用数学教学中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资源,而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教学在错误处绽放光彩,也是重要的教学艺术。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理学生错误的几点做法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和乏味性比较突出,比其他学科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绝大多数的题目都需要计算。同时,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经常马虎出错。而且,这种现象在解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因此,为了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在思品作业过程中,当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回避,不要害怕,教师要巧妙运用作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让"错误"成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重要资源。一、巧用基础知识型错误,抓严求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经常犯错,原因不是学生们不会做,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学生不重视思品作业中的基础题,做基础题时马虎大意,导致出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在作业中犯的共同的基础知识型错误整理好,把它们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再做一遍,让大家一起讨论这些基础题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做第二遍,学生们很快会发现这些题目其实一点也不难,错就错在粗心大意和基础知识掌握不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错误几乎伴随着他们整个小学的学习阶段。教师不必害怕学生出错,而是要变"错"为"宝",把学生的"错误"加以筛选与提炼,当作生成性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使其成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激励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作业中常常出错,这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错了怎么办?我的经验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其错误原因,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改错。这样做,比单纯订正、更正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由于粗心,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错误:8÷8=64,42÷6=4,24÷6=7,等等。对此,我设计了“给小动物当评判”的游戏。教师先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在一座森林中举行数学竞赛,要选一位小动物去参加动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往往教师讲得多、讲得难,学生练得多、练得苦,可是作业反馈情况和考试成绩却不能尽如人意.老师经常强调的错误为什么还是频繁出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如何避免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本文以一道学生错解题为例,浅谈对高三数学错解题评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正>计算能力是最基础的数学能力之一。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同一类型的习题总会屡屡出错,如果将小学生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统统归咎于"粗心",这是很不合理的。本文作者认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错误出现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作者联系教学实践,将"粗心"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剖析,同时探究纠正计算错误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对易错知识点缺乏清晰准确的理解.因此,在实践训练或数学考试后,教师要总结学生出现的错误,寻找有效的方法防止学生在解题时出错.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遇到容易出错知识点的概率很高.为了防止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考试中出错,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基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学习数学,做数学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学生的作业做错了,老师研究"数学错误"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分析作业错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让学生下次做相同的作业不要做错。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错误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就要面对错误,正确处理错误。其实,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如果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只停留在判断结论的对错上,那么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没有得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倡导有意义学习,即立足理解知识的学习,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理解知识、保持知识和运用知识三个环节.在高中不等式学习中,学生出现解题错误便是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漏洞.把学生作业、练习、试卷中出现的不等式典型的错解、错误作为教学的素材,通过对学生错解、错误的辨析,就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属性,循序渐进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看着都会,一做都错”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学生的 作业中。教师对于这种屡做屡错的现象大感头痛,但没有做到 真正去探求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源。在日常教学中探究错误的 原因,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练习中继续出错。本文笔者从敢 于暴露错误和与学生共同寻找错误根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研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发现在数学作业中,学生的错误极其频繁,可谓是屡做屡错,错综复杂。仔细搜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归类整理发现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粗心、马虎而抄错题目或数字等,导致能做的题出错;二是由于审题不清,混淆类似题型,误解题意而出错;三是完全没有解题思路而胡乱做一通。笔者还发现回家作业往往比课堂作业的质量差得多。针对学生“错”综复杂的作业现状,经过一年多的亲身实践,笔者探索了减少学生数学作业中错误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年代的学生,在教学的某一阶段所出现的某些错误,几乎完全相同,而且很不容易纠正,这种错误,常被称之为"常见性错误".那么,小学生最容易产生的常见性错误有哪些呢?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防治呢?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常见性错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概念不清所导致的错误.例如,学生对数位概念理解不清,就常常出现将"七十九"写作"709",或者把"308"读作"三十八";学生对小数数值大小概念理解不清,就常常出现"0.899>0.9一类错误;学生对正比例概念理解不清,就常常认为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20.
《海南教育》2013,(1):60-60
<正>多年来,常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们说:孩子们太粗心,老是计算出错。的确,每次考试、练习计算出错的比例都比较大,有一些错误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提高计算能力,要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口算能力应该说是小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