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大凡来到上海旅游的中外游客,都会首选位于上海老城厢的城隍庙去转一圈。有道是:"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白相,等于没到过大上海。"你或许会说,在中国,有多少个城池就有多少座城隍庙,有啥稀罕。你说的不错,城隍神,或称城隍爷,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当地阴间的最高长官,一般都是供奉  相似文献   

2.
吴琼 《档案与史学》2014,(2):F0004-F0004
正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许多老上海人孩提时的乐园,庙门口高耸入云的旗杆、九曲桥、豫园大假山,还有小动物园里的鹦鹉学舌让人捧腹大笑,春节的城隍庙真的逛不够,看不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记忆已渐渐淡去,但传承至今的元宵灯会依然红火,看灯是上海人过年最喜闻乐见的活动,而城隍庙每至元宵则常是笙歌灯彩,一派欢乐景象。难怪有人说:"南京路外滩的灯再亮也取代  相似文献   

3.
正几乎可以这么说,唯一一座令小孩子自觉自愿、而且还吵着要去的庙,那就是老城隍庙了。从未想过老城隍庙也是一个庙,这也怪不得小孩子们的世俗。比起其他庙宇的宗教召唤和仪式,老城隍庙似乎很早已经淡化了城隍神及其道观色彩。它也有初一、十五的活动,但是更世俗的是它的每一天,尤其是周末假日。某年灯会,在人流最拥挤的时候,已经要采取限流措施,以防意外……谁都不会怀疑这是在说老城隍庙,就像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上海老城隍庙。曾经有如此被公认的说法,"没有到过  相似文献   

4.
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在这方圆不足1公里的地方,已经整整热闹了几百年。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人喝茶有悠久历史,孵茶馆是老上海的习惯嗜好。因此,老上海茶馆特别多,据统计,清末就达160多家。出名的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异楼"等。旧上海茶馆,不仅是市民休闲憩适的场所,也是聚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流传着时代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社会轶事趣闻和掌故。"品泉楼"在静安寺。静安寺始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距今已1700年。原来寺址在吴淞江边,因  相似文献   

6.
我是城隍庙的"小财神"1922年,我出生在上海南市老城厢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祖上是"城隍老爷"。原来,元末明初有一个进士叫秦裕阳,他弃官扬州而隐居上海,为母守孝,办义学,行医道,修水利,死时78岁,明太祖说他"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  相似文献   

7.
正成名大世界我大舅父任日暲开戏馆,"更新"舞台股东,与当代上海名伶多有交往。他曾对我说,别小看上海"大世界"游乐场里的大京班,开幕之初,就请来了短打武生李春来、盖叫天、林树森、小杨月楼等几位誉满申城的名伶。"大世界"创办人黄楚九,对各剧种戏班要求有四大特点:名、新、奇、趣。大京班有名牌却无正宗老生,都是老一辈,没有新人。于是他在上海京剧界物色。正巧有人在城隍庙劝业场原址开办"小世界",出现一个刚14岁,唱  相似文献   

8.
离婚证照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庙是"神仙"的居所,是神权的"大本营",谁要是把这么神圣的地方给拆了,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破坏一桩婚姻竟比拆除十座庙的罪过还大,"上纲上线"到了如此程度,谁还敢再提离婚?  相似文献   

9.
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说今年春节期间郑州市城隍庙举行的庙会有看头,受此诱惑,我于农历正月初五上午前去看个热闹,凑个人场.城隍庙倒是没进去,却在庙的西侧街上,一边走一边浏览起书摊来(多为地摊).我的眼睛在各个书摊上进行地毯式排查、搜寻、扫瞄,希望搜寻我的猎物--喜爱的旧版图书.  相似文献   

10.
正我虽然不出生于1949年,但我的名字中却有"国庆"二字,揣摩父亲当年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大概是要我长大后牢记新中国给我们家带来的好处,永远不忘本吧。我们家以前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如今家里也有大学生了如果我父亲能活到今天,他该有多高兴啊。捏粉面人的人家里竟然也出了大学生,这是我父亲这一辈人连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我目前是老城隍庙"松云楼酒家"的一名糕点师,也是徐汇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我的父亲叫李新发,山东荷泽人,艺名"面人阿三",解放前在上海大世界、宁海西路、老城隍庙一带以捏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