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育科研》2005,26(4):12-12
目前,世界一些国家悄然兴起的“轻体育”,成为目前体育健身的一种新时尚。“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轻体育”的兴起,标志着大众体育不断适应人们的需求,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既健体又健心,使健身朝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轻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体能消耗少一提到体育锻炼,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体能消耗后大汗淋漓的形象,这是源于在传统意义上对体育的理解。“轻体育”则不同,它是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体能消耗少,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近年来,一些体育学者的科学研究证实,追求高负荷的运动量,体能极限消耗,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2.运动方式灵活  相似文献   

2.
轻体育     
世界上一些国家悄然兴起的"轻体育",成为目前体育健身的一种新时尚。"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1.体能消耗小。一提到体育锻炼,人们自然会想到体能消耗后大汗淋漓的形象。"轻体育"则不同,它是轻负荷,不追求运动量,体能消耗小,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在饭后散步、遛狗、跳舞,不仅进行了运动,还能借这个机会愉悦身心。其实,这些方式都属于时下正在悄然流行的“轻体育”范畴。“轻体育”,又称为“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种形式。以往,人们一想到体育运动,往往会联想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其实,“轻体育”更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美国某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中心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们对8000余名中年人进行了为期十二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坚持从事轻体育运动的人,比不参加运动或偶尔运动且运动剧烈的人死亡率降低67%,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概率减少…  相似文献   

4.
许莉 《体育科技》2007,28(3):58-62
"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追求的是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为身体的健康而运动。对女大学生实施"轻体育"运动实验后证明:"轻体育"运动对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力量素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有利于女大学生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可以改变女大学生身体成分使体形变得更加健美。"轻体育"是非常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一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轻体育"内涵、健身作用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在"轻体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娱乐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高校期间通过"轻体育"锻炼,学会科学健身,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明立 《体育科技》2010,31(1):103-105
"轻体育"是欧美体育学者新近提出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形式,它技术要求低、体能消耗少、灵活多样、经济方便、轻松愉悦、怡情悦性,在我国开展"轻体育"具有增进人体健康、加强心理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增加体育人口、促进全民健身等作用,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轻体育——都市健身新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悄然兴起的"轻体育”变称"轻快体育”或"低能体育”,已被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所接受,成为当今都市大众体育健身的新时尚.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指出,与 以往的健身观点大相径庭的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健身运动是那些运动灵活、不拘形式、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松愉快的"轻体育”.专家们曾对8000余名中年人进行了为期十二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坚持从事轻快体育运动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或偶尔运动且运动剧烈的人的死亡率降低1.5倍,罹患脑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了35%,其寿命 将明显地延长4~6年.  相似文献   

8.
谢绝饭局     
上班八小时,应付工作,还要应付饭局。面对美食,别太放纵自己。人们总爱这样推卸说:“我有工作要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我总是在外面吃饭,无法控制吃什么。”“我的工作压力太大了,顾不上考虑体重问题。”事情并非如此,实际上,你可把工作看成一个有利条件,一个有双重意义的有利条件:你可利用工作来控制体重;反过来,体重控制计划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利用工作环境单位也许有体育活动设施,或者与当地健身俱乐部或体育场有联系。与单位中其他正在控制体重的同事相互支持和鼓励。与同事们交流,寻求他们的帮助,不鼓励他们给你不合适…  相似文献   

9.
论“轻体育”与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轻体育”时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呈现出“软式化”的趋势。本文从体育文化社会存在形态的角度,论述了运动项目“软式化”的过程及其规律,并对“软式化”的科学内涵及其与“轻体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潘玮 《精武》2012,(12):56-57
现今体育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在探讨体育休闲形成背景和体育休闲的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论和哲学角度阐述了体育休闲的文化载体性和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休闲的“轻体育”性,灵活多样性,“圈子化”,“贵族”性,产业化以及大众体育休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特征。通过大众体育休闲的特征得知我国大众体育休闲要想和国际接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梅素琴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91-91,94
轻体育,是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轻体育的内涵与作用、高血压患者健身锻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分析排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展露出来的“轻体育”特征。“轻体育”推动了排球运动更好的发展,排球运动也更好的诠释了“轻体育”。以利于我们对排球以及经软化后衍生的项目在文化的内涵上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想当然地锻炼身体,其实是走入了误区,运动又没有收获。错觉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错觉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即使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错觉只要你很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种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校体育的现状1.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达不到要求部分学校重智育、轻体育,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根本达不到一小时,少数小学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小学生课间运动;多数中学生被"困"在教学楼内,课间没有体育活动时间。而文化学习与各种补习班正在造就一代"宅男"、"宅女",学生也在慢慢地习惯"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轻体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体育”为本研究开发的一个概念,内容涵盖了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通过语义学和文化学分析,对轻体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和阐释。在对比、分析国内外轻体育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轻体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洋话连篇     
北京的健身设施很常见,人们在饭后或者散步的时候就可以到这些地方去锻炼身体,这是很让人羡慕的。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来锻炼的一般都是老年人或很小的孩子,青年人好像都不怎么喜欢锻炼身体,而且你去问的话,你一定会发现,工作的人一般都不锻炼身体了,即使他们在学生时代有特别喜欢的运动,但是一旦工作了以后也就不怎么练了。这和我们不一样,即使再忙,我们也会腾出时间用来锻炼,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末世·新生     
《新体育》2013,(1):84-85
当你翻开本期全新亮相的《新体育》时,恭喜你闻过了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如你所见,地球上的生命并没有走到尽头,醒来看见窗外日光依旧。事实上,不健身、不科学地健身,每天都可能是人生中可怕的末日。而科学健身,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你的“小字宙”中最重要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健身时尚的“轻体育”——大众艺术体操(又称现代韵律体操),不但具有群众性体育锻炼的价值,同时还具备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本通过对大众艺术体操的推广和普及的研究,从中挖掘其多方面价值,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全民健身计划”这一工程从启动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了,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却没有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没有真正把“全”字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存在明显的“局部性”,笔者试图透过一些现象,找寻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同仁共同探讨,为全民健身在我国全面实施提供参考。2现象在经济不发达、或特困地区,把发展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中心来抓,全民健身计划深入普及到这些“角落”,肯定需要一些时间,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对这一过程不加以研究和解决,就无法全面落实。2.1全民健身这一号召一提…  相似文献   

20.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教练,选择一种符合自身身体需要,最有效的健身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结果。健身已经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但它却永远都是给你“身体加油,气质加分”的最好方式。明确基本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深究,套用一句俗话,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教练,选择一种符合自身身体需要,最有效的健身方式,以达到最佳结果。记住,运动中如果没有多变的训练内容作保证,就没有好的效果。身体本身也会“审美疲劳”,有喜新厌旧的特质,抓不住这一训练要点,汗水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健身可以增强体质,增加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