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把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改变文言文课堂沉闷的现状,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受到浸润,给他们的人生奠定精神的基石.诵读要分层进行,首先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中,对通假字、多音字、多义词的含义与用法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在指导学生读准停顿、重音的过程中,点拨重点词句的意义、用法,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相似文献   

2.
吴思玲 《文教资料》2014,(13):47-49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诵读(大声朗读,读熟)为要,让学生积累诵读经验。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激起兴趣,拉近距离;滋养语感,提升素养;理解内涵,传承文化。作者结合自己《岳阳楼记》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对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积累方法的探索,即读准—读熟—读思—读品,逐层深入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读"的方法有范读、朗读、诵读,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懂、读透。只有真正读好了,才能学好文言文,才能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作为中学生习得语言的一个重要源泉,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学好文言文不是一件易事。要学好文言文,我们可以删繁就简,指导学生从诵读、品味、积累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一、诵读文本意在所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  相似文献   

5.
张海珍 《甘肃教育》2014,(21):99-99
正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注重诵读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通过诵读不但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积累了词汇,纠正了字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诵读方式有: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师生共同读,学生个别读,听多媒体朗读。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句读,不加字,不减字,不回读,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必读得字  相似文献   

6.
<正>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传统教学一直提倡的。当今的文言文诵读,已经难以留足或争得"读书百遍"的时间,如何优化文言文的诵读方式对文言文教学显得至关重要。一、水落石出——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纠正读音、句读和语气语调。1.读准字音。在学习中,对于生僻字学生完全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文下注释来认识并读准,而对于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一些文言字词的异读和轻读则需要  相似文献   

7.
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以读代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以读代讲中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朗读层次的设计与应用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以读代讲课堂中朗读层次的"四读"模式,即初读——读准读顺,感知大意;精读——点拨引导,理解感悟;品读——传递情感,内化语言;诵读——升华感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8.
《核舟记》     
教学目的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读准句读。2.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3.了解总—分—总的说明顺序,以及第5段的内部顺序。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语感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口诵心维。鉴于初中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很多,不宜作过高要求,但求能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就可以了。)2.点拨法。(解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只在必要时…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要注重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教给学生文言断句的方法,以读促学,让学生积累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通过探究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笔者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一、学会诵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有利于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字词文言文中生字词比较多,还有许多生僻字和通假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这也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进行字词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文言词的字音读出来,能够加深印象,这样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教师在黑板上标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用法完全不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如何解决?方法便是"读"字当头,以读促悟,把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接触、感受、发现文言文魅力的过程。但是,小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差,自控能力弱,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随着新鲜感的消逝,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提不起兴趣,因此激发诵读兴趣、探索诵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对不常见的字,要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对一字数音的  相似文献   

13.
在诵读中正字正音,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正音正字,但可以把它和诵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的“寓讲于读五步法”即学生的通读、仿读、诵读、赏析读和课外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点拨、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对文言文、白话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知识的积累都有很大帮助。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说的都是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难度比较大,尽管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已经构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在教学中可借鉴古私塾"诵读"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文言文的"三读",使学生完成读准字句——理解段意——深入研读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正>诵读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指的是我们学习时应该在反复诵读中自觉地思考,深入地思考。文言文语言非常精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抒情表意性,如果不反复读,就不能够真正透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味,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复地大量地有效地诵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朗读训练精致有效呢?首先,注重教师的引领范读,在教师引领下扫除字词障碍,读准读顺,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帮助学生在悦听中体会文言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难度比较大,尽管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已经构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在教学中可借鉴古私塾"诵读"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文言文的"三读",使学生完成读准字句--理解段意--深入研读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张善书 《湖南教育》2002,(13):51-51
注重诵读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诵读。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在此基础上再体会感情,有表情朗读。慎用串讲法。串讲法,其具体做法是读一句,讲一句,串一句。我以为除低年级外,一般不宜逐字逐句讲解,因为这样做,不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是师生共同探讨,以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不难理解的句段由学生串讲,重点语段或句子再由教师串讲。除了落实字词句外,还应当结合句子,介绍词义的比较、有关文学知识等,挖掘词句的思想内涵,讲解与分析结…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多识,立足量的积累,粗识古诗,善于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多诵读表达,提升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