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孵化器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孵化器在区域科技创新中所处的地位:中转服务平台--有效衔接科技与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支持空间--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软硬件服务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风险减缓器--降低创新风险,促使创新主体更积极地进行创新;创新集聚孵化空间--透过创新网络,企业能互动学习以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新华社今日(9月23日)刊发了意见全文。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意见指出,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技术创新区别于科学研究,就在于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因而也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世界范围看,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和拥有知名品牌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左右全球经济竞争的主导力量。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庞大,但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依然处于中低档产品以及中低端生产环节。国内企业虽然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但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主要跟在别人后面追赶。无论是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看,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看,都要求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先地位,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是学会的光荣使命.3年来,我会努力在仪器仪表企业中开展科技创新方法培训和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企业欢迎,并得到中国科协和创新方法研究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笔谈,专家们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几个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创新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碰撞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 技术创新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吴邦国同志也指出“不加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以生存”。 技术创新是指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88年的《科技政策概要》中,对技术创新的阐释反映了学术界迄今比较一致的认识。还应指出技术创新是广义概念,技术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也应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自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双创”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湖北基层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科技创新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客观地评价湖北基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湖北省基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襄阳市和宜昌市的基层企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鄂州市、黄石市、神农架林区基层企业的科技创新不够稳定,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据此提出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亮 《科协论坛》2006,21(2):1-1
中央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只有确立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才能牢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的群众组织,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企业科协必将大有可为;在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中,企业科协也将增强活力,提高凝聚力,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王喜刚 《科研管理》2016,37(2):107-115
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探讨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对沈阳、大连、长春等市174家工业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对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可以促进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组织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受到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调节;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实践,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但工艺流程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产品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3,(6):8-9
2013年,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企业创新,促进升级转型"为主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调动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着力在"深化、扩展、充实、提高"上取得新成效,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琼  姚伟 《科技广场》2012,(10):200-203
《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量大面广、优势显著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技术创新,而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都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主要归因于文化因素。南昌位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鉴于新的经济形势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重塑区域创新文化以推动南昌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南昌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7):I0002-I0002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大会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着重对科技体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温家宝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部部长万钢说:“这次改革不是‘另起炉灶’,是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首先分析了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条件,讨论了当前环境下国有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了国有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及已具备的能力,明确提出民营科技企业是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依靠对象。  相似文献   

14.
贺平 《科协论坛》2007,(4):35-36
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而企业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近年来,自贡市科协以抓科普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科普活动推陈出新,使全市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为自贡5大产业集群、3大示范基地服务的能力得到提升。科普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在企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岚 《科学与管理》2007,27(2):35-36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扎实我国国民经济微观基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在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对西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进行研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升云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云南在全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引发思考,分析比较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因素,寻找差距,阐述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提升云南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观念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并对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环境、培植创新文化、政府职能转换及企业应对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三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吸收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本文运用了技术创新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从三个层面上研究了“三资”企业创新扩散过程,并从中找到了阻碍扩散过程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分析了这些因素后我们的结论是:要促进“三资”企业技术扩散,必须提高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优化产业组织,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2004,(11):6-6
国内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没有研发机构,创新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学、科研院所。偏重科学创新,忽视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前昨两天召开的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专题组组长马俊如等专家透露:国家创新体系明确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育科学创新能力为储备。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一个基本共识.然而中国企业与美欧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仍然被跨国公司掌控,引进、跟踪和模仿仍然是国内企业创新的主流,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那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何变化?今后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呢?在进入"新常态"条件下,谁是发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核心力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有多大?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江西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纵深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时期。江西从2014年开始连续6年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计划",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江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江西实际,从系统观出发,就如何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夯实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