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对高校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了解到,高校教育资助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师生满意率较高.但高校在资助对象的认定、资助主体的拓展、资助模式的优化方面还不尽完善.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资助工作,建议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加强政府、高校、社会助学力度;优化资助方式体系内部结构;完善高校资助管理,建立综合资助体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起“奖、贷、勤、补、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认定标准不一、认定程序不规范、认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认定是实施有效援助的基础,建立有效、可实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十分紧迫。应通过建立源头控制、学生审报、班级考核、学院审核、学校公示、动态认定等有效机制,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工作的效果受到广大贫困生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助对象认定机制尚不完善、资助主体比较单一、资助模式有待优化等。完善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制度,应健全资助对象认定机制,以保障教育资助公平;加强政府资助力度,挖掘高校资助潜力,激励社会力量助学;优化贫困生教育资助体系内部结构,完善各资助方式的内容及管理制度;注重"经济物质资助"和"精神心理援助"相结合,建立综合救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数量的连年递增,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加,国家、社会和学校增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也对这些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认定模式,已成为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最为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数量的连年递增,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加,国家、社会和学校增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也对这些学生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认定模式,已成为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最为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国家、各高校实施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性工作,是涉及高等教育最基本公平正义的大事。文章首先选取五项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经济状况的关键因素作为困难学生认定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各评价组的权重,运用熵值法获得各评价组的综合评价矩阵:最后运用矩阵乘积运算,得到困难学生认定的综合评价向量,从而建立基于熵值分析模型的高职院校困难学生认定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助困育人工作的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表现为:认定机制存在缺陷,资助力度不均衡,资助对象定位欠科学。助困育人工作失之偏颇,表现为:物质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不足;被动性应对为主,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强势关心"为主,不够细致化。"全过程助困育人、全方位助困育人、全员助困育人"的助困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体现教育公平、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尊严与幸福感、彰显人文关怀和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助困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田雄心  韩开焱 《考试周刊》2013,(56):156-157
目前高校助困育人工作的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表现为:认定机制存在缺陷,资助力度不大,资助对象定位欠科学。助困育人工作失之偏颇,表现为:以物质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不足;以被动性应对为主,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以"强势关心"为主,不够细致化。"全过程助困育人、全方位助困育人、全员助困育人"的助困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体现教育公平、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尊严与幸福感、彰显人文关怀和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助困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助学体系从设立之初始就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现行资助体系中资助目标、家庭情况认定及奖助学金评定、各资助措施实施、对贫困生概念的认识四个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直接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与效率,有必要反思。应借鉴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贷学金模式,重新制定我国资助目标,实行资助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实现我国助学工作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目的是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我国的资助制度主观上基本符合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目标,客观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但是,无论从价值公平还是事实公平的角度看,还存在不少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目的不相符合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资助目的不清、资助对象混淆以及高校作为资助制度的直接实施者,其能力有限,特别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面。文章据此提出建议:建立以需要为基础和以能力为基础分立的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以两所不同类型高校作为研究场域,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文本分析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在贫困认定、公示伦理、制度宣传和育人机制中存在多重育人困境,这种困境背后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制度局限性的外化表现,蕴含着深层的制度逻辑:其中贫困生身份认定的“阿喀琉斯之踵”体现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目标的脱节;学生资助政策中的公示环节和政策宣传过程中所产生“两难”背后是政府政治逻辑和贫困生情感逻辑的一定程度的匹配偏差;资助育人执行“困境”凸显了高校育人逻辑和管理逻辑名实分离。新时代充分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应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贫困生甄别的技术重建,贫困生权利义务均衡的机制重塑,去污名化前提下的贫困生自尊自信的情感重现以及“立德树人”理念下资助育人的模式重构,从而实现高校学生资助“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突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帮扶更多的是集中在经济扶贫上,而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需要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摆正其心态;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增强其自信;拓展社会勤工助学渠道,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的合理性在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和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担理论”里得到充分的理论论证。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紧张、收费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全面收费”政策提供了现实基础。然而政策隐含的逻辑错位、高校新奖助制度配套改革滞后以及普通院校执行困难等问题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政府要及时调整外部问责方式,高校要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协同,同时有关方面还要对偏远地区院校、冷门学科专业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利益予以政策补偿。  相似文献   

14.
大学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加强大学引领文化的地位;科学的本质是求知,大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同时注意到大学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认同意识趋强,并要把新知识转变为经济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明确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升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能力新需求,调研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制约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提出建议采用改革培养方案、加强实务教学、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大力推行"双创"教育等措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实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By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policies to financially suppor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eorgia,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systematic spatial disparities that exist in a context of formally equal competition. The author uses a mixed-methods design, combining quantitative evidence on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Georgian university applicants in 2005–2009 with data obtain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rural families and with policy-makers, to understand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attending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ir prestige and location, as well as inequalities stemming from existing policies on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funding. She suggest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funding is apparently fair, as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incur the same average out-of-pocket tuition costs. Behind the façade of the fair outcome, however, lie serious spatial inequalities based on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origin of higher education applicants, tuition costs, public funding allocations, university locations, and prestig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urban applicants apply, and gain admission, to more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which charge higher tuition than the universities where rural applicants enrol; urban students also manage to obtain higher proportions of the public tuition grant than their rural peers. Thus, rural and urban students purchase higher education of different quality for the same out-of-pocket costs, with urban students being more privileged and rural students relatively less so. Exacerbating this injustice is the fact that rural residents in Georgia earn half of the average urban income.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与经济窘迫相伴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贫因生的“心理脱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资助机制的多渠道化,避免贫困循环;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四者联动,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心态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首都高校本科四年追踪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录取方式的大学生本科四年专业兴趣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录取方式对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不同。相较于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录取对学生初始专业兴趣的负面影响更大。调剂志愿录取的学生在大一阶段的专业兴趣也显著地低于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而随着大学四年的发展,非第一志愿录取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逐渐增强。虽然三类学生专业兴趣发展的趋势不一致,但是在兴趣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自我主动的参与行为、专业课程教学和内容本身的充实度对专业兴趣培养的作用更大,而非强调出勤等制度化手段。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针对不同录取方式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方法培养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以广东四所高校716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被试,结合测量法、访谈法考察学生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较低;不同高考志愿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有不同影响;随年级升高,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断下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存在不少问题。应优化专业教育内容与形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水平。  相似文献   

20.
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甘肃省14所本科院校专业种类比较齐全,专业覆盖面较宽;基础学科专业实力较强,应用学科专业发展较快;新兴学科专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专业结构与行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热门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结构缺乏区域特色;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较少。为此,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专业的良性运行;各类高校应准确定位,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构建社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加快专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