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里有许多单亲家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4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家长或在生意上很风光,或在仕途上很得意,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无方,因而,眼泪成了这些单亲孩子发泄、倾诉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这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后来,我也慢慢发现,女儿…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的,只是不愿意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而我也慢慢发现,女儿的话少…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而我也慢慢发[法律专家点评] …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来,老师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也在随之增多,单亲孩子在学校当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造成孩子成为单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什么原因孩子都经历了家庭的变故。这样的孩子渐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些单亲孩子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分析和探讨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值得我们关注。这里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单亲教子的困惑、误区及对策。我们祝福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和孩子在学校的更好发展。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来说,更是如此。如何与单亲家长谈孩子的问题?如何协助单亲家长管教孩子并更好地处理自身问题?以下将就这些问题作简要探讨。一、教师如何面对单亲家庭(一)应以优势观点看待单亲家庭单亲不一定是弱势,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学习独立,甚至与父母形成更紧密的亲子关系,单亲家庭中的成员更有机会彼此体恤、彼此了解,学习感恩与付出。所以,教师应以优势的观点看待单亲家庭。老师应思考:我是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8.
邢爱丽 《文教资料》2010,(2):131-132
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日益凸显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单亲孩子的家长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教师应关爱、帮助、教育单亲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所谓单亲孩子,是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单亲家庭是指因丧偶、离异造成的单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家庭。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在每年离婚人数已超过100万。大量单亲家庭和单亲孩子的出现,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加强对单亲孩  相似文献   

10.
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  相似文献   

11.
正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感情、兴趣、志向、生活习惯不和或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受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渐增多。我曾带过的一个班,单亲学生占全班人数的20%。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有些任性、孤僻,处理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怎样的教育是恰当的,是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呢?通过近几年对此项工作的摸索与探讨,我认为学校应该把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  相似文献   

13.
单亲家庭,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呵护被关爱,但与父母双全的家庭不同,单亲家庭容易导致儿童感受到的关爱不够,没有安全感,还有可能受到同学的歧视,歧视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心理问题的产生。调查显示,近80%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的孩子高。这一切问题都在警示,需要加强对农村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重视的程度。那么,怎样对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教育,如何避免孩子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探讨的主要课题。就农村单亲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教育和学习的培养,进行了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4.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随着离婚率的不断递增,单亲家庭已成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学生中“问题学生”数目的不断攀升,单亲学生的教育已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章试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就单亲家庭学生的学校教育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设想,以期帮助单亲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张楠楠 《成才之路》2010,(22):18-18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班级中已形成特殊的群体。在这种背景下,关注单亲家庭及单亲子文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爱,这就为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应尝试用爱来填补家庭教育的真空。那么班主任怎样教育和辅导这些单亲学生呢?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学校里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在父母离婚后,这些单亲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到了哪些影响呢?笔者曾对班级的孩子做过一个心理小测试:画全家福。一、心理分析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不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会受  相似文献   

17.
樊荣 《辽宁教育》2015,(8):73-75
当前,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单亲学生越来越多。据调查统计,我国的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万个孩子生活在只有父亲或母亲的残缺的家庭里。这仅仅是指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所形成的单亲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因父母长期两地分居而造成的"单亲"家庭也有不少。另外,近些年来,在扑面涌来的商潮下,许多家庭因贫穷  相似文献   

18.
正田国秀老师曾对110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过访谈,她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单亲家庭的生活状态。因为对单亲家庭一直有所关注和研究,她有一直想通过媒体做的呼吁。单亲妈妈,先好好爱自己每位单亲妈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怎么办。很多单亲妈妈会花费比一般妈妈更多的心力去关注孩子,希望孩子不要因为家庭结构的改变而受到影响,甚至宁肯自己受百般委屈。对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单亲家庭数量急剧上升,单亲子女在学校学生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身心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方面应发挥什么作用?这种教育又该如何进行?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人数不算多,但却是一群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儿童。本期我们在《家长园地》里特别请北师大的梁志燊教授谈如何关注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在本栏目中,我们又分别从教师、家长以及双方合作共育的角度编发了以下3篇文章。我们呼吁,广大的教师、家长和其他一切关心孩子的人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单亲儿童创设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孩子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