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开收音机,偶闻今天南朝鲜某地“戒备十分森严”一语。乍听,该地戒备之严确给人无以附加之感;而细细品味,又觉“森严”之前冠以“十分”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森严”属附加式双音节合成词,词素“森”和“严”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森”:本意为树木丛生貌;“严”:本谓救命急,引申为紧急,再引为紧密没有空隙。词书上将“森严”释为“整肃、整饬”,或“整饬而严肃”.若就字析词,意即紧密得象丛生的树木一样没有空隙。可见,“森严”一词对“严”的程度已有了规定性,即“象丛生的树木一样”。“象丛生的树木一样”对“紧密”的程度表述得是十分明确的,如果再用程度副词加以修饰,究竟“紧密”成什么样子倒让人不可捉而摸之了.  相似文献   

2.
副词的位置     
副词运用很广泛,说话、写文章经常用到它。例如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少数民族青年演员独唱调演即将举行”。其中“即将”这个副词用在谓语动词前,对谓语加以修饰,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如果去掉这个副词,那末这个调演在什么时间举行,是已经举行还是尚未举行,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有的报端,有意无意地让繁体字“亮相”,尤其是刊头、题图、广告用字等,似乎不用繁体字便不“气派”。更有甚者,有一家地方小报,在刊登某印刷单位的一则广告时,先是列举一些引进的先进设备,而后堂而皇之地冠以“港台字体”字样,其实不过是繁体字而已,似乎繁体字不是源于大陆,而是出自港台了。出于对外开放的需要,我们有时采用繁体字进行宣传、交流,但这  相似文献   

4.
杜晓莉 《新闻界》2005,(5):146-146,111
一、媒体语言中的“洋泾浜”现象 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加港台语言习惯的影响,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体语言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不少,这些外语词或者以外语拼写形式的本来面目出现,或者以汉字记音的方式出现.本文要讨论的是那种以汉字记音的方式出现的外语词.我国的媒体语言以普通话为基础,间或夹杂一些穿着汉字外衣的外语词,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洋泾浜”。  相似文献   

5.
经常看到一些报纸杂志上对某些在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女子,用“女强人”一词来形容,多年来似乎成了习惯。其实用这个词很不准确,笔者认为以不用为好,其理由如下:据《辞海》“强人”条目称,“强人扰强盗”。所以“强人”按其本义讲是贬义的,现用作褒义,似没有这个必要。这  相似文献   

6.
国产电影在外国片、港台片等等的冲击下,由于体制不顺和发行渠道不畅等原因,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宝座上跌入万丈深渊。据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1993年,排在发行收入前十名的电影中,有九部是港台电影,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8.
喜欢电影并常逛碟市的朋友会发现,卖碟的人把他们的碟分为不同的类别:新片、欧美电影、日韩电影、港台电影、大陆电影、美国探索频道、动画片、音乐片,还有一类就是“情色电影”。至于“色情电影”他们一般不会摆出来。“情色电影”是碟市旺销的碟片之一。  相似文献   

9.
美国报纸的组织机构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它就是“推广部”(PromotionDepart-ment)。“Promolion”一词含义很丰富,译成汉语,有宣传、提高、促进、发起、推广等意。虽然“推广”部担负着宣传和推广报纸的各项业务活动,扩大发行量的责任,但把它叫做推广部还是不甚恰切,“推广”一词的传统意义不足以概括这个部门的全部业务。美国报纸管理研究者赫伯特·李·威廉斯认为,“所有可以合法从事的,用来赢得公众赞同并扩大影响的活动,都可以用‘推广’(Promot ion)一词来概括”。字里行间,他甚至认为,“推广”就是“成功的公共关系”,就是“做好事而因此获得信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先驱守卫报》(Herald-Argus)认为,“推广”就是通过报纸所做、所说、所载,帮助读者,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推广是一种真诚的努力,旨在使人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福利极其关心,而且我们将竭尽所能,使他们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和“再”各有3个词性。“在”作介词、副词时,义项单一。作介词,其语法作用是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范围、条件;作副词,当“正在”讲。它作动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再”作数词和动词时,义项单一,分别作“二、第二”和“重现、继续”讲;作副词时,义项较多,不赘述。下面4个例句中的这两个字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1.
张先生在《新闻记者》2000年第4期提出的问 题──请正视用词不当,的确是在许多报刊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屡见不鲜,而又往往被书写人或读者所疏忽。但是,文中所引以为据的三个例子,我却有小小的看法。 第一,是“早拜年”还是“拜早年”。从纯语法的角度去分析,也许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报道应采用“早拜年”这一表达法。因为“早”在这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拜”。而“年”是“拜”的宾语(对象)。“年”是名词,无所谓“早、晚”之分。但是,词语的表达,先生也意识到了有个口头或习惯使用的问题。语言学家说,语言是什么?语…  相似文献   

12.
“雨雪”、“老鼠”、“展览”、“演讲”——这几个词该怎么读?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把头一个字的声调读得像阳平。这就是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两个上声音节连读,前一个音节变读阳平”的规则。但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上声字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有的人会把词(或词组)中前面几个字都读成阳平。也有的人会把其中的某个字读成“半上”(上声的前半部分),哪种读法对呢?怎么读才好呢?一般人不注意这个,可广播电视播音员就应该讲究规范。我们知道,语言是以词作为最小基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13.
我写稿养成了一个习惯,写好后,爱请周围同志看,让大家“挑刺儿”,获益匪浅。人们往往有敝帚自珍的心理,自己的稿件总觉得很完美,有时认真溜上几遍,一些不该出现的错别字都找不出来,但对别人的文章一眼就能挑出“刺儿”来,这大概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看问题往往是站在一个角度,盯一个方面,很难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请人看稿,大家便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就可以发现诸如语句不通、逻辑错误、事实不准等好多问题,使稿件消灭纰漏,使稿件逐步成熟完美。  相似文献   

14.
咬文嚼字     
语句中,词和词的组合,有多种关系,其中一种,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修饰语时,则应十分注意这些修饰语次序的排列,否则,容易造成误听。今年5月25日,香港某电台的一句广播语说“中美洲国家严防两基地人员潜入。”乍一听,顿生疑窦:不就只有本·拉登训练恐怖分子那一个基地吗,怎么跑出“两个”来了?听完下文才释然,说的就是本·拉登那一个基地的两名恐怖分子。如果改写成:“中美洲国家严防基地两恐怖分子潜入”,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在北京发生的这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期间,港台报纸连篇累牍作了报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报道失实,有的是严重歪曲事实。特别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有关大陆的造谣消息可谓“丰富多彩”,有些内容荒诞离谱,令人目瞪口呆。我们在这里选登一部分造谣的新闻作为反面教材,供各方人士参考。假的就是假的,这类假消息早已被时间和事实两把无情之剑戳得稀烂了。我们希望,这个谣言简编有利于思考几个问题:某些港台报纸为什么要如此造谣?这些造谣“行动”与  相似文献   

16.
以前,将“经济”与“生活”这两个词连到一起,总让人想起与 GDP、消费、投资等宏观词语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近年来,“生活经济”一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如果“经济生活”暗含着经济只是生活某一特定领域的意思,那“生活经济”就是“生活无处不经济”了。  相似文献   

17.
谭发权 《大观周刊》2012,(21):203-203
迈克·默多克说:“人不能决定命运。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君子博学而目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反思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很重要和必要的。让反思习惯成为一种性格.  相似文献   

18.
荆天 《新闻传播》2010,(5):61-6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种。它的根基是娱乐,是在取悦受众,娱乐受众上,是受众对娱乐节目的消费。近几年来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在明星访谈类节目上都有很大发展,台湾的如《康熙来了》等都是非常好的节目。近些年来大陆的明星访谈节目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类似《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节目也有自己的固定受众群。那么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受喜爱的呢?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倩茹 《大观周刊》2011,(25):71-71,45
英语用反身代词强调.现代汉语用副词或者介宾结构。现代汉语中词语中这些反身代词作为词素来应用,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使用较多;“自身”,多使用于书面语或者谚语中,还有“本人”只用于极少数句子中;而像“亲自”“亲身”等词用作副词。表示“亲自”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我在唱卡拉OK时点了一首名叫《红河谷》的歌曲,令人惊讶的是屏幕上显示出三个大字:红河,显然这个“”字是错字。又有一回,在一份使用繁体字的印刷品中,我看到了岳飞的著名诗词《满江红》的一开头是这样的:“怒发冲冠…”,在这里,头发的“发”变成了发展的“发”。现在,翻开一些用电脑进行排版的繁体字出版物,这类错误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并介绍防止出错的方法。发生错误的原因大家知道,在我国大陆和新加坡使用简体字,在港台等地使用繁体字。简体字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因此很自然地繁体字和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