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课文中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  相似文献   

2.
孙军 《考试周刊》2012,(93):52-53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一囤麦子。  相似文献   

3.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土地爷爷再次拜访三个小动物。小猪吃了美味,深表感谢;小牛还剩下半口袋麦子;小猴收获了满囤的麦子。这篇童话浅显易懂.文中出现的三个小动物都很可爱。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有一篇童话故事《三袋麦子》,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作为节日的礼物,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的故事。一年后,土地爷爷重访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它们的不同行为方式做出了评价。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文章叙述了作者写什么,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时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在甘肃天水牡丹镇,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家乡人能维持日常生活支出的就是自家的几块地了。前些年,麦子的价格一度跌到每斤0.38元。老乡们放着收获的麦子不想廉价出售,但迫于家庭生活支出所需又不得不狠下心来卖掉。真可谓“谷贱伤农”。镇上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8.
李世云 《作文》2023,(2):30-31
<正>我是在哪一刻觉得自己长大了呢?我12岁那年,麦子成熟了,我跟着妈妈割麦子、打场、打麦、扬场,日夜不停地忙碌,脸上、身上被晒得脱了皮。麦子脱粒装进袋子里,还有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找个干净的空地晒干。那天,我和妈妈用平车拉了十几袋麦子到生产队的大院里,准备借用这里的平房晒麦子。从楼下到平房顶,要爬20多个台阶,空手上还容易,但对于一个12岁的小姑娘,要背着一袋几十斤的麦子上楼,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9.
《三袋麦子》是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猪、小牛、小猴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土地爷爷送给自己的一袋麦子,让学生懂得要学会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按理说,有这么好的读本,学生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但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一些麻木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麦子的杨梅     
<正>麦子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县城坐车驶六十多里地,然后在一个分岔路口转乘另一辆进他们镇子的车,到了镇上就没有车坐了,必须要走路,朝东北方向的山路,走上一个半小时,龙门坳的山脚下,就是麦子的家。这地方很穷,而且人烟稀少,没有别人家的孩子陪麦子玩。但是麦子一点也不讨厌这里,谁叫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呢,并且,这里还是那样的美丽。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题入手,直奔主题1.出示麦子图片,板书"麦子",指导"麦"字形。("麦"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将上面的一竖与下面的撇连起来)2.你觉得这麦子怎样?(黄灿灿、黄澄澄、颗粒饱满、沉甸甸)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麦子有关系。通过三袋麦子引出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二、插图入手,梳理梗概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读了《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大森林里,有天早上,马妈妈让小马拖一袋麦子去磨面。在路上,小马要过一条河,河水流得很急,而河面上又没有桥,小马过不去,它就问在河边散步的老牛伯伯,  相似文献   

13.
教务主任     
在这个小村落里,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播种麦子,养猪养牛,有一些人家还养着山羊。马帮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一次盛大的“赶集”。不同的马帮带来的商品都不一样,有些是漂亮的衣物,有些是日常用品,有些是丰富的书籍……村里人极少有能单枪匹马到山外的镇上去的,所以,村里的教师都托马帮从山外的城市带来村里学校需要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马驹过河     
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里养了很多马,人们用他们拖犁拉车,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一天,一匹白色的母马对整天跟在身后的马驹说:“孩子,快过来!这儿有一袋麦子,你把它送到溪河对岸的面粉厂里去。”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时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这种改变如果只是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只能在原地打转,这与课改的初衷是相悖的. 话题一: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已知世界有多远? [案例] 教师板书课题《三袋麦子》后,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大家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小问号?—下面小手如林."这三袋麦子是谁的?""三袋麦子都送给了谁呢?""他们得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一一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后,转向下一教学环节:"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6.
《三袋麦子》是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猪、小牛、小猴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土地爷爷送给自己的一袋麦子,让学生懂得要学会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按理说,有这么好的读本,学生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但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一些麻木的眼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第三册中《小马过河》一课讲的是,小马驮着半袋麦子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浅,松鼠  相似文献   

18.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第五册语课本的第九课,它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一口袋麦子,它们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一年后结果也不一样。童话告诉孩子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播种才有收获。  相似文献   

19.
教务主任     
在这个小村落里,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播种麦子,养猪养牛,有一些人家还养着山羊.马帮每一次来的时候,都是一次盛大的"赶集".不同的马帮带来的商品都不一样,有些是漂亮的衣物,有些是日常用品,有些是丰富的书籍……村里人极少有能单枪匹马到山外的镇上去的,所以,村里的教师都托马帮从山外的城市带来村里学校需要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0.
那时我还在读初中,母亲开有一家蛋糕店,每隔三天便会去十公里外的镇上摆摊。母亲说最近遇上一件可笑的事,每次她去镇上,便会来一衣着简陋的老人,负着手在摊前东瞅西看,似乎在考虑究竟买哪种蛋糕,母亲热情招呼,并且用夹子掰下些让他品尝,他也不客气,几乎尝完了所有品种,却一块蛋糕也没有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