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2.
海外传真     
<正>加拿大科学家发明可充气太空电梯加拿大透特科技公司近日成功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太空电梯"。据悉,太空电梯高约20千米。将来,宇航员和运载火箭将先搭乘太空电梯进入位于平流层的电梯顶端发射平台,然后再点火起飞进入太空。如此一来,未来太空飞行的花费可能将减少1/3。  相似文献   

3.
去年9月份,美国70多位太空科学家和各界高级工程师聚会讨论如何制造一种“太空电梯”。根据设想,这种电梯建成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它自由地来往于天上人间。据悉,“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一根10万公里长的高强度的纳米电缆,一端固定于地球赤道附近的一座海上平台上,另一端连在一个与地球同步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太空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国第一台"可利用太阳能与回收电能电梯"在青岛精工电梯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经过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与传统电梯相比,这种电梯省电可达60.1%以上.  相似文献   

5.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宣称:"争取太空霸权是未来10年的事情.谁控制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从那时起,美国便陷入了争夺太空的"D"情史,控制太空也由此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理想目标."SDI"("战略防御计划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作为一项夺取太空优势的具体措施曾经使美国向这一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而且,该计划所带来的技术想象与创新,至今对美国仍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许多梦想家一直想要建造太空电梯,这种电梯能通过轨道向月球、火星等星球输送货物,且与发射火箭相比费用低廉。然而,虽已耗费数十亿美元,仍见效甚微。一项众筹资金的太空电梯实验项目或许将向太空迈出一小步。实验设想位于华盛顿州塔科马港市的太空电梯集团专门从事太空电梯技术的研发,该公司提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向空中发射一个高空气球,气  相似文献   

8.
正你是否听说过有人到太空去放火,而且这个"纵火犯"不是别人,正是那些为维护空间站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他们在国际空间站和货运飞船上曾进行过数次"纵火"实验,他们的目的不是真正地要烧毁航天器,只是想通过"纵火实验"来达到不同的目的。为什么要到太空去"纵火"如果在太空的航天器上发生火灾,结果会如何?在探索太空前沿过程中,火灾将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威胁。航天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17-I0019
[导读]月球建电站靠谱不靠谱?制造电梯所用的“绳索”可供选择的材料是碳纳米管,但焦维新指出,目前生产的碳纳米管无法达到太空电梯所要求的长度,所以太空电梯必须先过“材料关”。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电梯事故频发,沈阳、荆州、杭州,不同的地点上演着同样的惨剧,血的教训使得电梯安全隐患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每天乘坐电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谁又能料到,搭乘电梯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也会存在诸多危险。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超过300万台,乘电梯人数每天超过2亿,在如此重压之下,有一部分电梯质量与维护难以达标,部分电梯"带病"运行。人们不禁要问,电梯安全如何保障?"吃人"之祸又该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11.
据国外媒体发表的一项最新概念评估称,太空电梯似乎是可以实现的,但我们必须借助技术进步减少风险,而且太空电梯的基础设施可能需要真正的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2.
周瑞珍 《知识窗》2005,(4):48-49
欧洲天文学家已经开始研究一项庞大的太空计划,试图在未来数十年内建造出一个由10000片太空镜子组成的庞大天文望远镜系统,这个超级天文望远镜系统将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太阳系外数百光年处的类地行星的全貌!它上面有没有山川河流,有没有外星生命,这个超级天文望远镜系统一"望"便知.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生活的人差不多每天都要乘坐电梯,但你有没有想过坐电梯到太空旅游?也许有一天,人类只要从太空中放下一根绳索就可以将卫星和飞船拉到预定轨道,像玩木偶一样轻松。这种大胆的设想是俄罗斯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美国航天科学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论证。著名太空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根据他们的设想写出了《天堂的流泉》一书。在这都科幻小说中,工程师利用最先进的材料建成了一个太空电梯,电梯站设在位于地球赤道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航天员外,还有远远超出航天员数目的各种动物曾经在太空中飞行过.太空是个十分特殊的环境,尤其失重是地球上的人从未生活过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草图已经拟就,理论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也许是15年,也许是30年,美国科学家将在赤道附近建成近10万千米的太空电梯,它矗立在一座25千米高的巨大平台上。它的轨道骨架是用碳纳米管合成的超级材料。它最多可承载200多部电梯,每小时可运行200千米,7天后抵达同步轨道。届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成本将由1千克1.1万美元降至110美元。这样将物体送入太空的成本只是目前各种运载工具开销的“零头”。设计者估计,谁抢先建成太空电梯,谁将至少统治外太空100年。未来,有可能造出10部这样的电梯,也有可能造出延伸到月亮和火星的巨型电梯。  相似文献   

16.
科苑 《今日科苑》2006,(5):11-13
也许在15年后,“太空电梯”就会竖立起来——那时,一根长达数万千米的缆绳,将一头拴在海洋中的平台上,另一头连在太空中的一个平衡锤,机器人升降机则沿着太空梯升降,将卫星、宇航员等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安利 《百科知识》2003,(10):7-8
你有没有幻想过乘坐“电梯“直上云霄,到太空遨游一番?你有没有设想过,将来的卫星和飞船发射根本用不着火箭,一根绳索就可以把它们拉到预定轨道?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美国的一个名为Highlift Systems的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建造一座能将人和货物送入太空的“电梯”。这座太空“电梯”用一条约10万千米长的缆线建成。它的底端位于地球的一座大洋平台上,另一端则向太空延伸。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人类创造发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大洋隧道、太空电梯、反重力器……这些目前各国科学家正锐意攻关的研究对象,将来的某一天极有可能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为我国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飞行试验,飞船搭载"模拟假人"的消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