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份,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从文化在科技研究活动方面的成果和科技在文化方面的成果统计视角分析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程度,又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文化与科技整体融合度不高,且技术融合度要弱于市场融合度。进一步对融合度进行分类,并在测算分析基础上对加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道全 《科研管理》2021,42(3):F0004-F0004
在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而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科技与政治共同发展,建立科技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良性互补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科技文化的基础上,在针对如何将思政工作融入科技中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帮助我国进行发展。而作者杨怀中在《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研究》一书中,从文化强国战略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我国科技文化及软实力问题进行研究,对我们建立科技文化与思政工作的良性互补机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文化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获得快速和长期稳定的发展.论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科技创新对文化科技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管理部门促进文化科技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9—2011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探讨科技创意能力、文化创意能力、地区创意能力等因素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文化因素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显著;而科技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尤其是科技人员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为重要;相对而言,地区创意因素的影响程度比科技因素要小。因此,加强文化投入、培养文化人才是未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指南,也是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需要增强文化的科技创新认识,需要以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方针指导科技进步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切实推进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11,(5):1-1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深入剖析,进一步揭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对国家整体布局的影响。德国高科技战略的制定与开展,无论是从科技需求领域的精准定位、科技创新文化的宣传普及,还是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吸纳与培养等,都值得我国科技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对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模式与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创造性地将其分为促进文化与技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协同融合模式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的互动融合模式。同时笔者对知识创新链进行重塑分析,并提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科学素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部分地区农村仍存在科技文化体系不完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阻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剖析农民科技文化综合素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旨在厘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综合素养的方向,并从政府、社会组织、传媒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界定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指出,人文学科的普遍繁茂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的昌盛;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将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家个人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创造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巨大影响.根据<2009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第22位,科技进步增幅位于全国第8位.但与全国相比,甘肃省科技进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在政府投入、企业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3.
张治河  冯陈澄  李斌  华瑛 《科研管理》2014,35(4):149-160
增加科技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庞大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到底如何?不同的投入形式和途径带来的结果有何差异?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指标要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仿真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对系统内科研资金、人员和政策的变动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三大科研主体间资金和人员流动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不同形式和来源的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途径和效果。研究发现:(1)科研资金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流动,科研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向高校和企业流动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2)从科技政策来看,加大教育投入和专利保护强度都能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强 《科研管理》2016,37(6):37-44
处于创新思维活跃期的青年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希望,通过科技领域最高价值体现的国家科技奖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社会公众和科技管理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对2009-2013年获国家科技奖项目完成人年龄结构的分析,从获奖者群体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体年龄结构差异、成果的检验期、及成果奖的缺陷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现有国家科技奖项难以有效激励青年人才的原因,并结合获诺贝尔奖及获自然科学奖项目第一完成人最佳成果产出年龄分布的对比,就增设国家级青年科技奖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科技项目基本信息作为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跨部门整合、建库和综合应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针对我国国家及地方的科技计划体系下的科技项目信息,本文从数据来源、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层面进行考察.提出基于互联网整合政府财政支持科技计划下可公开科技项目基本信息,构建科技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对其建设环境及应用需求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研  李哲 《科研管理》2015,36(11):124-130
本文提出了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概念,研究了在我国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思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社会化创新网络载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补充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职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社关系调整将推动我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新型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散点"已经出现,但大部分还处于自发状态,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和引导。科技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需要以"社会性"为前提,其建设需要充分依托已有的社会网络,运营则需要依靠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和政府的分类引导。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发生在韩国的黄禹锡造假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事件的中"卵子风波"透视出伦理在民族情绪面前的"软弱无力",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卵子风波"过程及韩国各方的反应,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以及科技伦理的使命,认为在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推进科学技术的时代,通过科技伦理教育,促进和保持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和保障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Addressing major S&T issu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to China's socioeconomic growth,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the key projects of C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2006-2010) are large-scale research initiatives with an expectation to give rise to S&T breakthrough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mid- and long-term planning for S&T development, they are designed in a top-down approach to make full use of CAS advantages in disciplinary studies by widely pooling resources across the country. So far the first batch of 13 such projects has been initiated.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m.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地方发展、区域繁荣和国家强盛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取得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政府资金投入的强度,这三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提升乌鲁木齐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