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校作为创新教育的摇篮,就要根据先进教育理论和创造性教学的科学原理,遵循人的创新活动的心理发展规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2.
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改变对"创新"一词的认识一谈起"创新",人们就会认为这是科学家的事,不是学生们  相似文献   

3.
王立士 《天中学刊》2001,16(5):115-116
江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 ,就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世纪国际竞争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而创新人才靠教育来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 .它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 ,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或理念 ,它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 .所谓…  相似文献   

4.
陈至立部长指出:“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因此,谁把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创新,是民族的灵魂,21世纪的教育,将是创新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必将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面对创新能力在社会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在其管理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一、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方法。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创新…  相似文献   

5.
徐载胜 《考试周刊》2013,(13):110-111
引言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课堂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高中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扬 《教育》2012,(36):50-5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在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领导和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品质中的核心因素。马克思说":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综合性的,它包含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两大基本功能,特别是由于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语文学科发展创新思维的独特优势。作为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创新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实力。从这一点出发,学校教育担负着民族创新的使命,而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中就要大力度地注入创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力是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媒体, 立足于课堂,创设能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情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活力,承担知识创新的重托,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这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笔者认为,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也是演练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教师要让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闪亮。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16.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语课理应成为人主义精神教育和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殿堂。为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语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语教学的核心;而根据语科的特点,重视学生人精神的培养,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题。总而言之,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精神与创新精神,是教师责无旁贷、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袁艳峰 《考试周刊》2013,(59):43-44
<正>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它能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日标,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形势下,教师更要牢固树立起“为创新而教”的教育理念,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