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历来是初中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不少同学常常在这方面出现错误,严重地影响了化学学科的学习。为此,本文特就此举例分析如下:一、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的典型错例1.把实验现象与产生现象的原因混淆。这是同学们对实验现象描述中存在的共性错误。例如,在描述氢气还原氧化钢的实验现象时,很多同学叙述为:“黑色的氧化钢转变为红色的金属铜”,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红色是现象,而金属铜是产生红色现象的原因。描述实验现象涉及具体产物是不妥当的,因产物是产生现象的原因,而不是现象。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以下几…  相似文献   

2.
卢海兵 《物理教师》2006,27(5):7-68
高原现象是学生知识、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暂时停顿现象,是思维发展中常见的量变过程,它正反映了思维发展的曲折性和阶段性,出现高原现象并不表明知识技能的掌握已达到生理限度,正相反,高原现象之后,成绩仍会有进步,有时进步还十分明显。因此,研究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正确对待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对搞好物理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对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教学对策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教学贵在作立体分析,应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注重历史现象的完整性。二,反映历史本质;三,发掘历史现象中的隐性联系;四,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五,比较历史现象的异同;六,向相关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4.
“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应改造和扩充为“现象-实体-本质”这组范畴。“现象”应摆在这组范畴的前列,“本质”应摆在后面,传统的“本质和现象”的提法应改为“现象与本质”。实体是现象与本质的中介,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现象向本质的过渡。规律与本质是并不完全等同的同等程度的范畴,应用“现象-实体-本质”取代“现象-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词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大量涌现,其形成有四种社会因素:即社会交际需求,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趋时求新的社会心理以及简捷的现代观念。就新词语的产生过程而言,还表现出产生的批量化现象,传播的时空两维度现象,以及大量的借代和交换现象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来分析这个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要注意这类实验条件与现象的关系,明确实验目的,要保证实验条件,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研究性实验的目的.这都是高考命题可能考查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离散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这就使得数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中数列也是经典内容之一,是主干知识,是高考数学中常考常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迷路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经过深入的分析,建立了这种现象的数学模型,通过三个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阐释了迷路现象,并用所建数学模型分析解决了迷路现象中的两个经典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现象问题上,本质主义的失误就在于,把现象仅仅理解为物理现象、意识现象,而忽视了情感现象的独立自存性。布伦塔诺等现象学家虽关注并赋予现象以较高的哲学地位,但都未发现一个新的独立自存的价值现象领域。舍勒和哈特曼虽发现、证明并确立了一个与事实世界并立的价值世界。并使哲学的人本主义深化为伦理学的人本主义,但没有从价值现象学的角度对之进行系统考察。事实上,价值现象具有与物理现象完全不同的特质,是哲学真正的生命绿地,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存在的精神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古汉语中,名词作谓语、宾语前置、谓语前置以及词类活用等,都是常见的语法现象,弄清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这些现象的一般规律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许多古汉语语法论著对这些现象作了不少论述和探索,稍感不足的是对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很少解释。其实,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人们交流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就是作为经营者的内部人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企业频繁出现的财务丑闻,就是其重要的表现。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探讨造成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消除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对策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幼教工作中时常存在着“顾此失彼”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幼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旨在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以提高幼教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谢钟仑 《物理教师》2000,21(3):32-33
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中,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这一点,教材是通过扩散现象来说明的.在课堂上,学生仅能观察到气体扩散的宏观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到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扩散现象,我们运用OEH多媒体技术,来显示扩散现象微观变化的动态情境. 扩散现象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之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由于这种运动是微观世界的变化,故无法直接观察到.中学生们思考理解问题时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持.如何将扩散现象这种宏观运动的微观实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吕康银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4):330-332,374
经济学教学由于传统考核机制的影响,存在着普遍的回避现象,即学生在学习中死亡硬背,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回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挥和应用,造成学生缺乏创新动力,教师回避创新风险。本文提出回避现象,并用博弈方法分析回避现象的原因,提出走出回避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输出在石化现象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化现象是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学习能力进入高原期的停滞不前现象。本文论述了石化现象的定义,总结了几种有关石化的成因,最后从几个方面论证了输出在防止石化现象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输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原因,有学生的原因,也有班级管理的原因。如何减少这种现象,甚至杜绝这种现象呢?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形多义”现象在汉语中并不少见,它不同于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有损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而“一形多义”现象则是语言自身的客观事实,无碍于语言信息的传达,是难以避免的。不仅如此,汉语中的“一形多义”现象,还为修辞开拓了一个不小的崭新天地。不少精彩的修辞艺术,就是由汉语的“一形多义”现象的巧妙运用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特殊动宾短语的宾语前置现象贾延柱,尹日高古汉语中动宾短语宾语前置现象已为人所熟知,然而,讫令为止,我们所见到的宾语前置现象的阐述,大都局限于一般动宾范畴之内,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宾语前置只属于一般动宾的语法现象,而与特殊动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既有确定性现象,又有随机现象.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概率统计的应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指出了目前一些人事档案存在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此现象对组织人事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被动,并影响职工的个人利益,同时提出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而采取的措施及对既成现象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