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野史之笔触,有笔记之体例,有童回体之演绎;历史、故事互相牵挂,人物、史料相互烘托;细节之处显功力,不经意之处见真知。桑农先生的《花开花落:历史边缘的知识女性》,恰是这样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2.
宋庆龄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也许是由于历史错综复杂的缘故,在她生前和去世后,道听途说,李代桃僵有之;移花接木、妄加猜测有之;指责非难、恶意中伤有之。甚至在一些描写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影视及书籍中也有失实之处。这些,无疑给后人写宋庆龄传记带  相似文献   

3.
《宋书·礼志》是关于古代礼仪制度之重要文献.此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有少量文字讹误,今就其较重要之处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4.
邵春驹 《图书馆杂志》2011,(4):95-96,54
中华书局点校本《梁书》于文字校勘用力甚勤,实为迄今为止之最佳版本。然其中仍有可商之处。今仅就其若干职官名词之误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5.
刘影 《新闻通讯》2009,(1):51-52
关于谈话类节目的选题,美国电视学者威利斯和艾利恩佐根据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在思路上、逻辑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说:一个有意义的主题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表述的生活观点应是重要的;二是应对更多的人有意义;三是人们能共同感悟的、生活中永存的健全情感、生命困惑等永恒话题。这与我们对谈话节目选题的认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媒体技术和应用则正在以其创新之力持续不断地进动社会变迁进程。对于处于这个过程中的2011年,我们则可将其看作是新媒体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过渡性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新媒体传播之波,引起信息波涛汹涌;移动互联网社会之变,深入社会结构肌理。新兴传播形态,冲击社会结构2011年新媒体发展有何独特之处?笔者认为,2011年仍是从固定互联网迈向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7.
读书百宜录     
读书有时,亦须有地。善读书者,则觉一切声色货好之处,无不可于书中得之也。试作读书百宜。  相似文献   

8.
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部古籍整理研究的精心之作,功力极深,1991年获十年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1993年又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如此殊荣,当之无愧。然其注释考证也颇有可商之处,引录他书也偶有疏略之文。兹仅就《后贤志》校注中所发现的问题,略为辨证,统以"失误"称之,不确之处,请方家赐正。引文凡见《图注》者,皆于文末括注其页数、注码。  相似文献   

9.
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历时五载,引用各类书籍一千馀种,前后制作卡片累计七万馀张,所收作家五千馀人"(见钱仲联先生撰该书《前言》),1987——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这一庞大的学术工程终告结束。是书共22巨册、凡1100多万言。说此项工程业在当今,功在后世,盖非过誉,其诚足以副之。然而笔者在使用该书过程中,发现其未克尽善尽美之处若干,故依据手边极有限的资料,特为之作补正数条,或于其书不无小益,以期其臻致至善至美之境。此书规模庞大,卷帙浩繁,编撰者千虑一失,在所难免;笔者闻见寡陋,自不待言;使用此书,获益匪浅,当向编者深致谢忱;下文所述,若有不当,幸该书编者及其他方家教正;其谬误之处,更望明鉴笔者之善意与至诚,乞勿深责。此文只略述目前笔者查有实据、可为补正此书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风起云涌,成为电视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选秀热的背后,赞扬者有之,抨击者也有之。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文化现象,选秀节目的出现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它的存在和迅速发展必然有其积极、合理之处,本文从积极意义的层面对电视选秀节目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