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领域内的乱收费现象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主要在于中小学收费政策在制定、执行以及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政策的失真等。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看,中小学乱收费现象需要从制度、体制、监督等方面加以避免、杜绝。  相似文献   

2.
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曝光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中查出的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乱收费金额总计2270万元。此事及其引发的后续反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乱收费现象由来已久,人们见怪不怪。8所学校、2270万元的“斩获”,与人们的感受相比,不过是触及了教育乱收费冰山之一角;便是较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青海教育》2006,(9):33-33
我省出实招严格治理“三乱” 针对社会上一些团体、个人等均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心理,举办各类化补习班,牟取暴利的现象,我省及时召开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厅局际联席会议,研究下发《关于杜绝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紧急通知》,采取严厉措施,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行为,杜绝义务教育阶段乱办班、乱收费、乱补课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事教育30多年,近来有点憋气:“黑狗白狼子野心眼镜蛇”不说,仅仅一个乱收费,似乎校长老师全都黑了心,一心只操在乱收费上,该收不该收,有没有乱收费统统斥之曰乱收费,不但使人牟乱,而且感到是天大的委屈。  相似文献   

5.
教育收费好困惑──关于中小学乱收费的成因和遏制对策江苏沈尚仲,杨佩祥说中小学乱收费,我们的中小学校长、老师们感到委屈,社会民众感到气愤。乱收费成了一道难题。为什么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并有蔓延之势,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原因:首先是教育...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2004,(11):61-61
近来教育系统正在对教育乱收费展开整治,我们首先要承认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可以而且应该适当收费,其次才是反对乱收费。只提反对乱收费,就容易把应该收的费也禁止了。义务教育是不应当收费,可事实上,除了学费,其他各种费仍然在收。一些穷困地方连学费也在收。原因很简单,政府没钱。所以我们在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照顾义务教育,尤其是穷困地区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治理教育乱收费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杜绝乱收费,给学生、家长和社会一个明白,去年,我省按照中纪委二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要求,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行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中、小学用书的征订、高中择校生收费是否超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治理。1至9月份,全省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金额3207万元,清退违规收费1029万元,178名有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一做法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制定措施严排细查为了保证检查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新一届教育厅党组对此非常重视,积极组…  相似文献   

8.
2006年秋学期始,农村实行9年义务免费教育,只收书本费,不收学杂费。如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可申请再免收书本费、并补助住宿生生活费。为实行超前防范开展了警示教育。2006年8月5日,由镇纪委牵头,组织镇教育、人大、各中小学校长、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会议,下发并学习了“吴滩镇农村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杜绝乱收费行为”红头文件,决定8月28日前由各中小学校向学生家长发送收费“明白卡”,如新学期出现乱收费,视有关情况给予党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为杜绝出现学校因此搭车乱收费,镇纪委规定了不得以办“重点班”“实验班’,推销书刊,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现象呈愈演愈烈之态势,使广大群众反映异常强烈。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此而言,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也许能够给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0.
双柏县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苏子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根据上级纠风治乱精神,结合税收、财政、物价大检查工作进行中小学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汇聚各校成功经验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内部管理制度,杜绝了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堵住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11.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向教育乱收费开刀。(7月26日《人民日报》)教育乱收费是个老问题了。频繁下发的"红头文件"并没有遏制住乱收费问题,审计机关颁布的年度审计报告,年年有教育乱收费问题。此次治理,社会公众期待打一场彻底根除教育乱收费的攻坚  相似文献   

12.
王素玲 《教育导刊》2004,(19):11-12
自1995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连续整治近10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乱收费已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普及教育的完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根治教育乱收费,已成为时下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此前,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等系列举措,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以确保今年取得明显戍效。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力争从源头杜绝教育乱收费。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连续整治近10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乱收费已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普及教育的完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根治教育乱收费,已成为时下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此前,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等系列举措,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以确保今年取得明显成效。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力争从源头杜绝教…  相似文献   

14.
日前,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优化教育环境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傅克诚出席会议并讲话。傅克诚指出,4月份,省教育厅和省政府纠风办联合召开了教育系统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了对教育乱收费的集中整治。经过几个月来扎实有效的工作,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离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还有不少差距,有些地方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仍很大。我们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傅克诚强调,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乱收费的整治收到了有目共睹的理想效果,遏制了学校内部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有关代收、代推、搭收、变向收几乎没有了,可是有关的不公平收费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学生、家长感到无奈,他们期盼公平收费。  相似文献   

16.
教育乱收费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乱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治理乱收费的措施,但效果不佳。乱收费现象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运用寻租理论的相关概念及分析框架,分析了教育乱收费这一教育寻租活动的动力和产生的制度根源,并指出制度创新是治理乱收费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陕西教育》2007,(4):18-19
教育公正谁在“逼”着学校乱收费?职工代表:必须严惩乱收费教师代表:根本原因是人为分类造成校长代表:学校的日子也很难过政协委员:教育不公危及社会和谐!!!近年来,教育乱收费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甚至被许多人视为目前压在人们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与住房)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也非常重视,教育部更是几乎年年发通知甚至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收费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全国纠风治乱的工作重点之一。教育乱收费是伴随教育收费而出现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乱收费不断反弹,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利益驱动,以及制度不完善和执法不严,等等。为此,必须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标本兼治,多策并举,建立和完善教育制度和监督,以及加大投入,建立规范的收费政策,建立预防和严惩乱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教育乱收费,并对其进行专项整治,整治的总体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乱收费现象逐步减少,遏制了蔓延的势头,但总体评价不高,群众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实际成效还不太满意,乱收费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在个别地方还很严重,被有识之士称之为难忍的"教育之痛"。本文拟从财务管理角度就教育乱收费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收费:源头治乱的理性审视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教育乱收费不仅是全社会也是党和政府关心的话题。多年来,我们在治理和规范教育乱收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看,治理工作仍处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境地,乱收费远未根本遏制:这就需要对乱收费现象和治理工作重新审视,客观分析,冷静思考,并转换思路,更新办法,方能源头止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