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0年,Horner等在Meyer与Evans关于"非厌恶"行为支持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行为支持理论(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PBS)。该理论由行为科学理论发展而来,是一种针对问题行为者教育及生活、学习质量改善问题的系统化预防及干预模式。根据积极行为支持理论在教育、家庭、专业人员三方面的施行维度及实践发展情况,归纳其施行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梳理其中的共性与特征,提出"应用为主"与"效用保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问题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的正向行为支持(PBS)和功能性行为评价(FBA)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干预具有重要作用。PBS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系统观的角度,强调对学生直接观察来建立实践策略。PBS的目标是通过FBA收集资料,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以此来增加社会接受的正向行为,减少和消除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材.教法》2017,(11):115-121
青少年期的问题行为,不仅对个体的社会化和学业成就有消极影响,也是人格障碍、越轨和犯罪的风险因素。美国学校主要设置三类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课程:基于社会与情绪学习理论的"第二步"课程、基于社会信息加工干预理论的"我能解决问题"课程、注重建立积极社会互动的连结家庭与教师课程。在能力培养导向的干预、普遍性与针对性干预相结合、尽早干预、理论基础与循证干预、创设有效的干预环境等方面,美国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课程的设置值得我国参考。  相似文献   

4.
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指特殊儿童身上经常出现的妨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等。美国特殊教育界对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干预模式经历过较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消除式的干预模式。8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功能性的干预模式对特殊儿童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不仅会影响其自身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会扰乱教师的正常上课秩序。文章通过梳理积极行为支持的实践研究,发现孤独症学生课堂干扰行为主要有离座行为、语言干扰等;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评估主要有描述性评估和间接性评估两种方法;问题行为功能可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获得自我刺激。在功能评估的基础上,干预策略主要为基于情境和前奏事件的干预策略,基于行为的干预策略和基于行为结果的干预策略。研究发现,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由此结果为干预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使用跨行为撤回实验设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在培智学校自然教学情境下对一名智障儿童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积极干预.研究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被试课堂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并实施以积极行为支持导向的干预.视觉分析、简化时间序列的C统计与社会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前事控制、后果控制等干预策略在改善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积极行为支持源起于应用行为分析,最初是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作为对抗厌恶疗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取向,以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强调生态效度、注重预防、主张系统性的改变和重视社会效度为核心特征。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积极行为支持这一干预取向在学校环境中的应用。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干预,创设良好学校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学业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学校环境中积极行为支持的四个基本要素(可量化的干预目标,结构化的数据收集系统,全校范围内的三级干预体系以及为干预工作提供保障的系统性支持),梳理了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积极行为支持应遵循的步骤,特别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作为积极行为支持主体的三级干预体系的开展模式。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从积极行为支持中获得以下借鉴: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体系,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引入某些特色化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情绪与行为问题是青少年的常见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还会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普通学校宜采用个体干预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实行朋辈帮扶、学校教育、家庭辅助、社会支持的多层面结合,形成教育与预防同时并进的三级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章梳理了积极行为支持之行为干预模式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详细阐述了积极行为支持概念的意涵,重点分析了其价值观和哲学基础以及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论和实践特点,最后分析了积极行为支持的应用趋势。积极行为支持模式对我国的融合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功能分析聚焦于确定影响问题行为发生的变量,是当代行为评估的一种核心技术。通过Cite Space与Vos viewer两个可视化计量软件对国外近十年行为功能分析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分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与问题类型、应用环境、干预方法以及社会效度方面。其中,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应用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关于功能分析的社会效度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功能分析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强化物评估、基于功能干预方法等相关文献构成了功能分析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 ,市场交易法则使人们更关注个人利益 ,更重视个人价值。本文从人的行为的角度 ,探讨人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并提出了新的经济形态下高校德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幽默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同时还是一种美学事实。作为言语行为,它的语言结构是超常规的,是优化的言语的组合;作为社会行为,它是一种评价和手段,是对人的一种批评和观照;作为一种美学事实,它具有创造新意象、开启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情感等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私法领域,随着“大陆法系民法学中最辉煌的成就”——法律行为制度的创立,人们对事实行为,这一同样重要的法律事实的关注愈来愈少。因此,为了促进民法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对事实行为的内涵、内在本质进行合理地界定,把侵权行为排除在事实行为之外。同时,应当通过意思表示等要素把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等进行严格地区分,加深人们对事实行为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一类三阶非线性脉冲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与渐进性,解决了非振动解与其导数的符号关系,所给出的充分条件改进了一些已知结果,并且比相关文献中的条件要简洁且易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投入"市场不为,政府不能"双重利益诉求下,企业教育捐赠逐步演变为教育投入的重要砝码。因企业的性质、规模、决策思维、发展模式的差异,企业捐赠方式大相径庭。然而,无论企业捐赠方式如何,决定企业捐赠的基本因素始终是捐赠投入与捐赠收益。教育捐赠收益决定教育捐赠行为,提高企业教育捐赠需要培育社会捐赠慈善文化环境,改变陈旧慈善观,认可和积极回应企业策略性捐赠行为,加强教育捐赠的税收鼓励,才能激发企业教育捐赠动力,推动教育捐赠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教与学的行为数据中洞察教与学的行为规律,打破现有的以经验为主、人工分析课堂教学行为,转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化教学行为计算,已成为智能时代教学行为分析的重要趋势。研究从教与学行为的视角切入,梳理传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到广义学习行为分析的历程,结合行为计算,提出教学行为可计算的概念,构建教学行为计算的通用框架,并梳理学习者与参与者、学习者与环境、参与者与学习成就、学习环境与学习成就四个研究方向。大规模教学行为数据的获取、表征、挖掘和呈现,将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助力智能时代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1) students’ use of power to gain compliance from instructors, (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s’ use of power and their instructors’ power, and (3) students’ use of power and the nonverbal immediacy of the instructo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even though students did not feel they had a great amount of influence with their instructors, they used a variety of behavior alteration techniques (BATs) to gain compliance from them. Specifically, students reported using prosocial strategies most frequently and antisocial techniques least frequently.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tudents’ overall sense of power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ir teachers’ power. Instructors’ use of reward power was also related to students’ use of prosocial BATs. Conversely, instructors’ use of coercive power wa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antisocial BATs. Finally, students tended to use expert power more with nonverbally immediate teachers than nonimmediate teachers. Students’ use of BATs did not depend upon the nonverbal immediacy of the instructo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电子书包是一种信息技术和教育应用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而构建的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它的应用会促使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发生本质改变,进而引起教学模式的转变。当前对电子书包系统的构建大多采用"学习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的模式,不符合我国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课内整合模式"教育理念。在电子书包示范应用与推进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数字教科书上线,而应并行推进数字化教材及相关资源标准体系的研制、内容和服务平台的研发,以及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的开发,解决应用数字教科书进行教和学过程的信息双向传输问题。这就需要对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符合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行为模式。在上海市闵行中学电子书包项目试行中初步证实:电子书包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成绩;自主研发的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虽然较好地支持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播放情境、提问情境和点评情境,但对分析情境与协作情境的支持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摘要: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理论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对奥斯汀的理论作了继承修正和改进。本文主要依据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之间存在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对怎样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化解人际矛盾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气质研究的新视角——行为抑制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了气质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类型说 ,激发了学者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角度对气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阐述了当前对行为抑制性的两种研究思路以及行为抑制性与儿童后期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层次水平上综合地描述和解释了行为抑制性的特点 ,使我们对气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