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网讯《自然》杂志今天(24日)在线发表了有关小麦A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草图绘制,对未来深入和系统研究麦类植物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进一步推动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麦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限于普通小麦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发展远落后于水稻和玉米。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破译小麦基因组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此外通过多年攻坚,利用"模块耦合育种"的理论已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文章着重对这些重大成果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家鸡基因组多态性图谱的绘制"是于2003年启动的两个重要物种的基因组学计划。主要包括"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及"家鸡基因组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8-769
<正>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于军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完成了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完成全面解析的异源四倍体硬骨鱼类基因组图谱。该研究团队完成了雌核发育鲤鱼的基因组深度测序、精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注释。在遗传图谱信息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组组装结果,将鲤鱼基因组定位到染色体上,得到了较完整的鲤鱼精细图谱。其基因组由16.9亿碱基组成,含有52610个功  相似文献   

5.
一个由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为小麦的一个基因组绘制出了首幅物理图谱,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培育出更高产和抗旱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栾习芹 《科学中国》2007,(11):46-49
5月3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从美国贝勒医学院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和"454生命科学公司"负责人手中接过了装有他个人完整基因组图谱的数据盒,这是全球首份记录个人全部信息的"生命天书"记录着沃森本人基因组的所有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制造了染色体(基因组),然后把这个基因组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肯定者说,这项技术或可用来制造特定的藻类,以净化导致气候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可能为炼油厂生产新的碳氢化合物清洁能源。该技术有助于加速疫苗生产,以及制造新食材和化学物质。否定者担忧,这是取代"上帝"制造生命,违反自然规律。核心技术一旦被恐怖分子掌握,有可能创造出杀伤力巨大的超级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而他对这喧嚣的争论充耳不闻,一头扎进自己的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提出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的庞大计划,预计在本世纪末将完成其第一步目标,读出人基因组DNA(3×10~9碱基对)的全序列。下一步更为艰巨的任务是读懂基因组的工作语言——遗传语言的破译。人和动物基因组结构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功能则需要在发育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基因组DNA荷载的遗传信息的特点是信息结构和物质结构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合成生物学是利用工程化的思想来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基因组,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对原核细胞支原体天然小基因组进行从头合成并进一步设计与构建最小基因组,对原核模式生物大肠杆菌基因组的不断删减及全基因组密码子简约化设计与人工合成测试,以及对真核模式生物酿酒酵母基因组人工设计与合成测试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我国的基因组的设计与工程化构建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基因组的设计与构建为深入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并为进一步构建具有强大应用功能的新型生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础科学不仅对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进化提供了最快最深刻的途径,而且有助于确定该计划的战略重点。作者所在实验室进行的有关脊椎动物基因组的研究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3):20-20
正2001年2月12日——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2001年,由中、美、英、法、德、日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6国先后参加人类基因组对23对染色体DNA大规模测序的国际合作,最终绘制了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科学家经过初步解读,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包含3万多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今天已经扩大到对单个个人的基因组的描绘。与此同时,人类对其他动物的基因组也有了较多的发现,包括破译它们的基因组和发现各种功能基因。这不仅对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帮助,而且有助于人类从动物获得启示,为自己的健康、治病和长寿服务。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医学     
正肿瘤基因组稳定性新机制浙江大学医学院应颂敏教授和沈华浩教授等首次发现肺癌细胞在有丝分裂期(M期)存在D N A复制行为,并发现肿瘤细胞这种在M期的D N A复制是其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肺癌细胞在有丝分裂期(M期)复制的DNA主要位于"脆性位点"(基因组特定区域),在有丝分裂前期,肺癌细胞会启动核酸酶MUS81、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主要谈了以下几个问题:1、基因组的内含子的作用;2、基因相间排列;3、端粒长度与细胞寿命。  相似文献   

15.
家蚕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新培  徐孟奎 《科技通报》2004,20(3):252-257
家蚕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序列长度多态性(SSR)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家蚕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构建了家蚕分子连锁图谱;开展了家蚕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家蚕蛋白质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确立了家蚕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了家蚕功能蛋白质研究.该文对家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8,(3):51-51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这些进展是:一、“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取得进展。它研究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单核苷酸之间的碱基差别,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今年,有十多个研究项目采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病人和健康者的DNA,来确定哪些微小差异会带来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多亏有了新一代自动机——DNA自动定序仪,现已有可能直接存取全人类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这些自动DNA定序仪是起因于生物学史上一项史无前例的计划,即美国人和日本人制定的人类基因组定序计划。这项计划雄心勃勃,目的是详细调查和破译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35亿个碱基;它是基础科学和临床生物学特别是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8,(5):2-2
记者从南开大学了解到,中美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完成一株转基因经济作物的全基因组图谱。这篇名为《转基因热带水果植物——木瓜的基因组草图》的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  相似文献   

19.
江亭 《华夏星火》2021,(5):50-54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我国三大主粮中,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都成功实现产业化,而小麦杂交育种受基因组复杂性所限,难度大、成本高,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对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由"跟跑者"向"引领者"的全面跃升,随着杂...  相似文献   

20.
约翰&#183;苏尔斯顿——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2001年受封英国爵士。1969年,约翰&#183;苏尔斯顿进入布伦纳领导的线虫研究小组,开始绘制线虫的基因组图谱。线虫基因图谱的绘制,揭开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国际合作的伟大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