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唐初士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流传至今,对其旨意,历代主要有家园意识、宇宙意识和自我意识之说。三种说法各有其理却缺乏根基,这个统一的根基就在于生命意识。家园意识、宇宙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士人生命意识觉醒后三个不同向度的深度显现。  相似文献   

2.
士风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学术变迁的历史投影。魏晋是士风变化剧烈的历史时期。从政治文化说,魏晋承袭汉代而来。魏晋经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化直接影响时代的学术变迁,而时代的学术变迁直接影响一代学术风气和士人价值选择,因此在观念上又深刻影响了一代士人的人生态度、人格精神和立身行事的基本作风,从而成为影响一代士风形成、变化的主要时代动因。然而,发端于汉末的士林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魏晋士人思想、观念、行为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而主体意识与集团依附意识的错综交织、儒家思想与玄释思想的错综交织,又使得魏晋士人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过程显得异常复杂而曲折。  相似文献   

3.
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文人入仕传统,造成了中国古代士文化中的贬谪文化现象.封建专制制度肇始于战国,定形于秦汉,完成于隋唐.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士人的入仕途径不尽相同,他们的身份意识、价值取向和人格模式也就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格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生产性的活动所形成的心理特质与性格特征,它是社会人格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士人缺乏真正的独立意识,这不仅表现为政治道德观念上的依附性,更表现为经济生活对封建政权的依赖性.明末清初的李渔,则以其文化选择,艺术经营异化了"本业治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士人经济人格的独立性,在当时具有逸出常规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地记以州郡记为最多,而州郡记中近半者,是作者记载自己的家乡,且作者多为文化士族;这种状况既是当时门阀士族重郡望的表现之一,也是本土地域意识发展的结果。地域意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心理认同,是人与地的一种自然情感。各地都有其地域性,或起因于自然条件,或因历史传统、社会条件而产生,亦源于其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者。魏晋南北朝各地地记发展的不平衡,既反映了诸州地位与传统的不同,也反映出各地士人地位和心态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存在实体,其延续发展于共同体成员共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联系。共同建设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团结互助意识、共享精神家园意识以及彼此尊重、相互认可接纳的心理认同,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其存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和存在的共生性、共在性和共意性,表现为民族成员之间在心理上的相互认可接纳、对民族历史的共同认可、对民族整体文化的价值认可,揭示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存共生同发展的有机体。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重要文件,制定了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实现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其基本原则、方法和价值沿承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以《俄语联想词典》为依据,对俄罗斯人语言意识核心词中的时间语义词汇的联想场进行分析,揭示其民族文化特点,探究民族认知心理.语言意识的民族性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俄语时间词的民族文化特点对俄语专业教学和语言间的接触、理解及融合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现象总能反映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就日语授受动词而言,不单表示简单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更反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日语以及更顺畅的进行异文化间的交流。本文拟从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内外意识、上下意识三个方面对授受动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伦理的文化、人本的文化,同时也是重群体意识的文化.强烈的群体意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艺以及民众的世俗生活、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表现,尤其是在中国当代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思维取向与艺术面貌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家时间意识的考察,在于揭示他们的价值观念已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作家企图用时间性的价值尺度对现代西方社会的生存意义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他们又仍旧承袭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之进行度量,这样,西方现代主义的时间之思就无法从根本上切身地解决现代人的生存意义问题。他们的思想观念只能是科学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2.
字本义是造字时字形所蕴涵的意义,它包括构形义和记词义。构形义是汉字字形组合构形的意义;记词义是汉字字形所记录的观念或语词的意义,就是一般所说的词本义。汉字的构形义与记词义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构形义等同记词义,一种是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构形义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有形可象的字。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无形可象的字。把构形义当作记词义以及用词义引申关系来说明构形义和记词义的关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儒家对教育环境的强调,一方面是要给读书人营造一个远离尘世和感官纷扰的清净世界,提供可以暂时"隐身"的书斋或书院,另一方面则是努力促成读书人放下各种欲望和杂念,专注领悟圣贤教诲,以期获得能够彻照心灵和"隐心"的精神道场。白鹿洞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道场。  相似文献   

14.
启蒙意识与民本意识和自审意识的交织。构成了唐加勒克诗歌的思想丰富性。那些彼此矛盾又互相补充的思想,成就了他诗歌的丰富与博大。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经受各种挫折,产生挫折感,这都是难免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思想与情感的波动性,以及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制、学习上的自觉、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常使他们徘徊于追求与思考、奋进与退却、憧憬与失望、信任与怀疑等矛盾中。因此,产生挫折感则在所难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受挫类型、受挫后的心理反应,以及寻找疏导及解决的办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学艺术对人生、对生命的把握是以心灵的感悟来获得的,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作家,其创作心理的独特性,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观念意识。本选取影响郁达夫创作心理的成长期生活经历,讨论郁达夫成长期的贫困感、歧视感与潜意识心理的形成及其与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唐末季世中的西蜀文人群体,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与熏陶,他们具有强烈的“复古情结”和“崇雅心态”。这些文人士子出于补救时弊和端正文风的良好初衷,自觉秉承了传统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诗教观,他们在诗文创作上出没二雅、独标高格,提出了“清丽”、“雅正”的诗文创作主张,其文学思想和审美意趣与当时文坛上“斥浮崇雅”的思想潮流同鸣共奏,与昭宗一朝推尊盛唐梦寐中兴的美好期望应节合拍,在唐末众芳竞艳的文学思潮百花园中芬芳四溢、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地区保险营销人员为调查和测试对象,结果表明: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总体状况良好,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高低与性别、工作岗位没有显著关联,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功感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职业成功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重新审视文艺的特质,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出发,由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德性、适度、和谐等道德理性术语来观照其关于文艺的起源、创作、功用等文艺思想。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伦理、美学学说的梳理与融通,以期对今人的文学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