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功能和公开功能,既保护了知识产权也造者的独占性,又激励竞争对手在高起点上去创造新的知识。知识经济的建立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生产、传播和应用。在这当中,无论是构造维护知识创新者利益的氛围,还是有效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利用,都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制度依法对授予知识产权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的排他独占权,并保护这种独占权不受侵权,侵权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了这种独占性,就使得知…  相似文献   

2.
若问通讯员是否会取消?我认为永远不可能。因为世界上只要有新闻和新闻单位,就需要通讯员。通讯员是报社通向四面八方的神经。广大通讯员生活和工作在基层,对身边发生的新闻素材最了解,可以避免遗漏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如果失去通讯员这些“神经”,则新闻就会失去主心骨。通讯员是专业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同盟军。只有专业记者和“编外记者”(通讯员)携手并肩,协同作战,才能取得辉煌的战果。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知识产权,如今已到了信息时代,作为精神财富的智力成果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知识形态的商品价值更加突出.知识财产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前提是,必须在法律上首先确认知识财产的所有人即权利主体,确认哪些智力成果可以取得这种产权,确认智力成果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取得这种产权,等等.除了明晰产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还要求公开、公平与公正,这也需要有关产权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就是调整人们在智力成果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并建立一套产权设置程序,用法律形式把知识形态的智力成果定格为"知识产权",使之成为社会财产的构成部分,从而解决智力成果作为商品流通的问题.在今天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中,知识产权法律作为最基础的市场规则之一,其作用只有通过强制惩罚侵权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威慑力量来实现.因此,如今的知识经济更需要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对采访他的记者说,采访他要付费。因为“我说的话受知识产权法保护”。(见《西安晚报》2月26日)孙道临的做法,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基本是三派:支持派、反对派、奉献派。我属支持派。理由有二:首先,采访对象提供的内容具有知识产  相似文献   

5.
观点摘要     
马维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马维野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鼓励创新,它通过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来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热情。在知识产权制度下,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生产力特征,也是先进文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先进文化,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尽管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来说还有很多不适应的问题。一是知识产权意识的淡漠给知识产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观念障碍;二是知识…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组织知识共享障碍的根源。消除信息不对称,推动知识共享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要正确区分知识产权合理保护与知识产权滥用,倡导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反对知识产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产权法的本质提出了社会公共信息的概念,并将其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私有信息进行区分,还对社会公共信息的来源及类型作了详细的阐述。作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公共信息,才能在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最大化地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练功漫笔     
功,我想是要练的,不然,就不成为功了。“久久为功”,就是说要练的意思。练些什么?这会有不同看法,因为,每个人的迫切要求不尽相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练功夫,是可以允许的。新闻工作也有各种功夫。写作技巧呀,丰富知识呀,思维锻炼呀,等等,等等。仔细排起来,也许可以多到十多种吧!我想,这些都是需要的。因为,没有它们,工作就做不好。正如做一个音乐家,音阶都摸不准;做一个旦角,连水袖也不会抖,那怎么好呢!什么是新闻工作的功?做过或正在做新闻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徐长城 《电子出版》2000,(12):37-38
知识产权可能是一个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困难而又无止境的任务,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公司名称、标志、图像、客户分析及财务数据最容易被误用和侵犯。只要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网上一公布而又不加保护,一些无意者和竞争对手就很容易使用,结果它的所有者蒙受巨大损失。竞争对手往往从网页上偷窃其它公司的专门分析,然后贴上自己的标签贴在自己的网页上。通过对标志、名称、图表、图像和其它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建立内容访问规则,网络出版商很容易避免未经授权就使用他们有价值的资产。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有了多…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对图书馆学界有重要的启示,他所提出的“知识是一种公共物品”和“知识产权制度应该平衡知识生产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对知识产权受益与使用的利益分配”这两个基本看法对图书馆利用知识产品进行服务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与参考,从而为构筑起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保护对文献资源共享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的论述 ,着重强调利用电子文献资源时如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 ,注意保护其电子版权不受侵犯。知识产权法旨在平衡权利人与使用者利用智力成果过程中的各项利益 ,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才能促进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图书馆发展目标和制度形式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所追求的有所区别,甚至在许多功能目标上有相反的趋向。因此,应重视研究知识权利保护所引起的冲突,不断降低知识产权风险,以应对发展变化的知识保护与利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知识和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知识产权保护又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和保护神。在生物技术和IT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怎样保护技术创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发展提出的一些问题,正在让人们担心:高新知识产权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媒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如版权相关权利的保护、网络传播的版权保护等,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下面,笔者仅就报纸传媒的知识产权侵权防范及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报纸传媒对知识产权侵权的防范?报纸传媒在传播新闻信息时,首先应该加强自律,做好对知识产权侵权的防范工作,以免引来知识产权的纠纷和诉讼,损害报纸传媒的利益,影响报纸传媒的形象。具体说来,应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杜绝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式的新闻作品。目前,有的记者为了完成工作量或为了多赚点儿稿费,足不出户,手指在电脑键盘上轻轻敲打,鼠标在网页上轻轻  相似文献   

15.
安万特公司董事长尤尔根·德曼认为,技术知识是资本最重要的形式。今天,公司员工的知识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只有知识产权确能得到保护,才能实现满意的合作,才能使外国投资者坚定他们的承诺,带来受专利保护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建立研究中心。如果缺乏足够的保护,公司的利润会受到威胁。而当公司的利润受到威胁时,风险投资公司是不会冒险投资的。实现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必须建立高技术企业,而投资刺激措施对于启动高技术企业必不可少。就中关村而言,有必要针对高技术企业规划特殊的刺激措施。这些刺激措施应该特别针对刚刚起步的公司,…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中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机理及其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在此基 础上,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与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馆员知识产权培训来增强馆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利用 技术措施以保障自身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营造和谐的情境以提升隐性知识转移中知识共享与共知、组建咨询团队以 形成隐性知识转移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凝聚力5 方面提出了知识产权风险规避策略,以期将知识产权风险降至最低限 度,实现图书馆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档案集中体现为一种智力成果,受知识产权保护。在新时期,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风险,需有效识别并积极应对,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科研档案编研、数字化及其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亦杰 《今传媒》2005,(4):57-57
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对采访他的记说,采访他要付费。因为“我说的话受知识产权法保护”。(见《西安晚报》2月26日)孙道临的做法,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基本是三派:支持派、反对派、奉献派。我属支持派。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9.
刘振兴 《大观周刊》2012,(45):90-91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在归责原则上采取过错归责原则,过错是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除损害赔偿责任外,还包括停止侵害责任等形式,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受害人就可以申请停止侵害的保护,受害人不必证明侵权人主观上过错。只有建立在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正确区分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对其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对档案信息利用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中,虽然大部分是官方文书,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丰富馆藏,地方各级档案馆收集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包括地方特色产品档案、地方知名商标档案、地方文化名人档案和地方剧种档案等。这些档案资料虽然已归档案馆收藏,但其知识产权的归属并未全部一起转移到档案馆。而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档案会越来越多,这就必然使档案信息利用工作与知识产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试就知识产权对档案信息利用工作的影响谈几点看法。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