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积西  孙丹 《今传媒》2022,30(2):120-124
乡土记忆是一切关于乡村地域、生活、风俗习惯的记忆的总和,本质上来源于人们对于某一地域文化的记忆。媒介的出现为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不同媒介对乡土记忆的重塑和书写,形成了多元的媒介记忆。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为乡土记忆的书写与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以"滇西小哥"b站短视频为例,探究媒介如何构建起一个地方的乡土记忆。研究结果表明,从对乡土记忆文本的书写,再到对乡土记忆影像的传播,媒介对于地方乡土记忆的建构便得以完成,而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媒介技术支撑下也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媒介常以历史记录者自居,认为没有媒介记忆就没有历史记忆.本文不否认媒介作为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但认为媒介记忆并不能等同于历史记忆,也不同意媒介记忆在历史记忆中可被忽略的观点,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新的路径是: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记忆是对自我认知的重要依据,个体通过亲身实践和媒介这一中介物来累积记忆,并逐步架构出对社会整体的认知框架,媒介作为记忆的记录者和重要来源,媒介的直观化、通俗化呈现也为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结合当下新媒体发展,梳理记忆研究的理论演进,分析记忆媒介化呈现现象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平台的纪念账号不仅作为逝者个人数字遗产的重要载体,生者在纪念账号下的哀悼行为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记忆实践,延续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本文通过爬虫获取B站平台的纪念账号数据,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B站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建构基础来源于逝者生前的媒介记忆内容,建构过程始于个体书写哀思、与逝者建立数字对话和表达情感,由此形成集体哀悼空间,用户在其中的社交互动最终将情感从负面悲伤情绪延展至正面鼓励祝福。纪念账号在实现媒介记忆功能的同时,通过延展性情感空间书写了多向度的记忆图式与情感框架,使生者在多维的媒介场景中共话死亡议题,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普通公众在死亡、哀悼和记忆等实践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数字技术环境下,媒介技术化平台承载着文本内容的编码解码任务,也在媒介内容生产实践中被认同并延续嵌入,流程化的媒介实践进程赋予媒介记忆在形式感知、内涵赋予、意义再造方面的多元化形塑。数字生态领域的多元感知性嵌入着更多的文化记忆基因,以文化符码、意义生存和价值共识的方式感知数字媒介技术的恩惠。技术本性的内化和文本情感性的回归形成媒介技术与媒介记忆关联的深层感知,被刻画在信息交流的轨迹中,形成完整且不可或缺的记忆逻辑关联现象。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和纽带,在媒介技术观视角展望媒介记忆被书写,逻辑性关联其文本内容符号化意义感知,建构出新型的逻辑演绎关系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6.
陈呈  何志武 《编辑之友》2023,(5):93-101
媒介记忆研究业已成为一个具有传播学面向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其研究范围的宽泛和驳杂也导致媒介记忆研究的理论旨趣分散,缺乏兼具传播学视角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借助媒介学的研究方法,将媒介视为技术—文化的二元整体,摒弃了传统的二元性,以实践取向的过程性视角将媒介内容与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同步纳入分析框架中,同时,基于互动性的物质性内涵来理解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媒介形式作用于记忆实践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雅欣  邱倩茹  陈思源 《视听》2024,(3):126-130
本文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研究案例,以媒介记忆为研究理论,通过微短剧对媒介记忆的建构、微短剧的情绪追忆和文化认同的要点,研究微短剧如何对抗遗忘及其媒介记忆的存储价值,以及微短剧中集体记忆的情感价值延续和文化书写与传承。研究发现,微短剧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媒介记忆,将人们的媒介记忆存储于互联网中,成为人们对抗遗忘的有力工具。但同时,微短剧自身碎片化、泛娱乐化、浅层叙事的缺陷也造成记忆建构的断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打破了人们记忆建构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真实性,需要在内容创作和叙事逻辑上多下功夫,增强其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8.
"媒介与怀旧"研究是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分布在传媒研究、记忆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媒介与怀旧研究置于更为广泛的媒介记忆研究范畴中,在梳理现有理论取向和局限的基础上,追溯"怀旧"概念的起源、情感表征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以不同"媒介"实践的类型为划分依据,将媒介与怀旧研究分为作为中介化的媒介怀旧生产、物质性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媒介记忆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寻媒介的意义,其他的研究视角将媒介看作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信息传播的载体,是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而从另一个视角看,媒介不仅可以是信息的延伸还可以是记忆的延伸,大众媒介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守护、再现和构建。本文从《人民日报》2009年至2019年的新年献词入手,试分析其内容理念的变化与其背后媒介想反映的集体记忆,探讨当今集体记忆的缺失与大众媒介对于集体记忆的守护、再现和构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7):55-63
在传播学视野下展开的集体记忆研究,早期采用"叙事-话语"的建构主义分析路径,后来又出现了"媒介-技术"的技术分析路径。两种路径存在将集体记忆这一社会事实片面化的状况,未能解释集体记忆与社会层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实际联系和这种联系的发生机制。近年来,在"实践转向"下出现了一条"记忆实践"的研究取径,集体记忆的实践分析在最低限度上就是对人的各种记忆活动作一主客统一的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记忆实践研究可以媒介实践为中心出发点,将互为表里的媒介实践、媒介化和媒介学作为理论基础,为集体记忆研究提供由行动者、制度、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维度展开的可能路径。这一基于"关系"的研究路径,或可达成对集体记忆各主客观要素的弥合性理解,并在不同的学科层面上进行有关集体记忆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11.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出现之间的冲突、融合,使弗洛伊德提出的虚假记忆综合症由生理延伸到媒介记忆领域,个体面临失去主体性的风险,而数字技术加剧了媒介记忆真实性与持久性的危机.其二,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与北方的区隔进一步构建和强化集体边界,话语权力的不对等加剧了中心与边缘的分立,造成媒介记忆的伪全球化现实.  相似文献   

12.
大众媒介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记忆功能更为凸显,呈现出多维性,但受众对媒介的记忆依赖更为严重。文章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探索其多维记忆功能,分析其历史记忆、时间记忆、知识记忆、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用记忆等主要方面,进而反思作为集体记忆的衰退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以促进受众对媒介功能完整深入地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陈雍 《东南传播》2021,(10):16-19
为对国内媒介记忆研究现状有更为客观且具体的把握,从而理清媒介记忆研究的发展思路,文章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科学计量法对媒介记忆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国内的媒介记忆研究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形成集体记忆、文化传播、建构、汶川地震、非遗文化、网络热点事件等六个类别,互联网历史、灾难记忆和叙事是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最后立足于研究现状与热点指出媒介记忆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媒介记忆被书写、承携和消费的过程,以受众为出发点讨论春晚和媒介记忆,即春晚是谁的和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同时透过受众记忆讨论春晚长期社会文化影响,与现有关于春晚如何建构"家-国"意识形态的观点对话。研究以动态、实践和流变的视角认识记忆建构,强调大众传媒既是行动主体也可能是记忆实践的途径和对象。笔者区分"中介化"(mediation)的集体记忆实践和"集体记忆化"的媒介实践,认为春晚内容单独不构成集体记忆,作为记忆实践的春晚是形成记忆机制的关键。春晚在受众主体的记忆实践中,成为记忆之所,记忆唤起和记忆操演的承携者,以及讲述和理解家庭、民族和阶层身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媒介记忆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织领域,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记忆形成的途径,人与媒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形成了交互记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媒介相互依存、相互成全,但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和交互呈现出新的变化,媒介记忆形成途径更加多元复杂,于是个人记忆的形成拥有了更多来源,却面临着信息庞杂性、无效性、虚假性的多重挑战,这都于新媒体的环境中形成了记忆领域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2):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媒介哲学家、传播学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评析。研究发现,莱文森从媒介进化的角度理解文明的变迁,并关注特定社会语境下媒介与具体文化形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带有技术乐观主义色彩的媒介(史)观。他认为,媒介的进化会催生文化的去中心化和知识生产的民主化。此外,本文也对莱文森关于媒介理论书写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邵鹏 《新闻前哨》2012,(6):28-31
在媒介失忆愈演愈烈的今天,媒介记忆作为媒介研究和记忆研究一个交叉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注意。本文认为,记忆概念可以运用于媒介研究之中,媒介记忆的内在运作机制与个人记忆的内在运作机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透过媒介浅层记忆、深层记忆和底层记忆三个分析维度,可以展现媒介记忆的内在机制、传播功能和运作镜像,启迪人们从中找到拯救当下媒介失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如今体现出显著的记忆功能。通过对知识的有机利用、符号的意义凝聚,以及对情感的激发调动,媒介发挥了共同体凝聚的功能,但是媒介记忆的传播手段正在受到挑战。过度娱乐化和个体异化等消解着媒介记忆的教育引导效果,流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话语冲击了媒介记忆的基础,因此应对现实挑战、培育媒介素养是媒介记忆建构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路径切入,对2018年初《文摘报》推出的"旧报新读"栏目、媒体人的采访稿,以及在其他媒介场景中对旧闻的阐释和评价文章的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闻界讲述的历史故事与新闻权威之关联,聚焦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点时刻中媒体人的阐释实践:作为记忆实践主体的媒体人是如何书写新闻界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在勾连过去与当下之中强化了自身的新闻权威,最后,书写自身新闻史的记忆工作可以提供给转型中的新闻业怎样的精神遗产与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