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实践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效为例进行了论述,达成了从大学语文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
有效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而言,需要结合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而非生搬硬套、面面俱到。文化自信则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关键切入点。以革命文化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逻辑理路:文化自信在纲要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逻辑起点;革命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关联促发了逻辑生成;注重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实践养成、构建协调保障机制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诉求构成了逻辑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大学语文承担着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路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拓展大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还必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深度融入的师资团队,才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才能达到提升高职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是一门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教学目标不聚焦、教学模式陈旧等诸多挑战。为破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难题,文章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优化教学目标、拓宽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等对策,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大学生应在文化自信培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梦;在学习中积累文化知识,夯实中国梦;在实践中提升文化能力,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王莹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155-156
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其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浅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泛滥、应试教育的桎梏、市场经济的物质化等原因,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缺失严重.大学语文课程应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深层关联角度进行思考,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注重教材内容,对文本做整体关照;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和国际地位的稳定,中国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对于文化自信的立场与心态是国家成功重建并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但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并不容乐观。以传统文化滋养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重建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仁不让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受众导向分析,探索利用"非遗"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一门课程,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进而分析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利用大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韩晔 《成才之路》2009,(1):54-54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而面向全校各类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当今在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主课题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能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前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多元融合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教育成长与未来就业有着深远影响,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教育指引。探究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教学改革的内在依托,并探索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如筛选有效内容、创新趣味化教学、优化课程教学实践机制等,从而拓展大学语文育人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各大高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教学母语的一门专门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母语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但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忽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少。因此,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语言文学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较好地强化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提升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现代语文》2014,(2):35-3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高校相继恢复开设。此后30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和发展中国社会时代精神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汉语热”、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中文危机与母语安全的担忧、大学生汉语文能力下降等问题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思考。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重视,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何把提升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开好、讲好,如何增强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学理性、系统性的认识,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语文研究界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对国家和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担负着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那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将如何担负起这样的重任?首先在教学中要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还要不断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努力使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挖掘意象和文本的深层意蕴,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文化自信培育至关重要。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大学生出现文化迷失的问题,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难度加大,面临诸多困境。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作为承载大学素质教育和母语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试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