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我并没有别人看得远,是不是因为巨人站在我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2.
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社科文献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学生、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说,获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甚至要比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和信息更为重要。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求它。”也正如牛顿所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有可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在一定领域内做出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和开拓工作。那么如何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文献检索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通过广泛而准确的文献检索,我们可以知道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最新研究状况以及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而使自己的研究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避免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怎样才能具有大眼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有大眼界,必须站得高。也就是说,要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水平达到前人和同辈人未有的高度。除了要"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有一个比较取巧的办法,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站在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的肩膀上,看到了"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4.
赵娜 《河南教育》2010,(4):23-24
记得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牛顿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辉煌成就的赞誉,曾淡然地说:“我仅仅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今天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我也想由衷地说一句:“我庆幸。我站在了名师的肩膀上。”这是缘于我幸运地加入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光荣团队——濮阳市名师工作室。  相似文献   

5.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能取得这微不足道的成绩,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认为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我省普通高级中学所选用的数学教材为人教A版,这套教材凝聚了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名师的心血和期望,蕴含了他们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认知.如果把这些专家、学者和一线名师比作巨人的话,我希望我们能爬上巨人的肩膀,能从他们的立场去分析教  相似文献   

6.
柱就巨人     
正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我们往往只认识牛顿,却忘了"巨人"是什么样子。当代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巨人。而他的公司,也叫"巨人"……  相似文献   

7.
李素艳 《物理教师》2011,(11):51-52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开普勒无疑就是他所指的巨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而拣起一两片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话,迁移到教育领域,可以解读为教师在青少年发展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传承着文明,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每念及此,我们胸中就会充满了激情和豪情,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教育中的点滴和教学中的琐细,在默默无闻中雕琢、塑造崭新的生命。来呀,快站在老师的肩膀上。这是我们内心的呼唤。学生都是有着鲜活可爱的生命体,虽然有的活泼,有的拘谨;有的胆小,有的张扬;有的聪…  相似文献   

9.
名言另解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如果我看得没有别人远,是不是因为巨人正站在我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10.
牛顿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说: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与其说是谦之词,不如说是反映了牛顿深刻的历史感。他深知,时代的伟人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只是个侏,也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才有所继承和创造,这种史感正是他作为伟大创造者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由于有这种历史感,他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从而去发展它们,作出自己的创造。他也用这种  相似文献   

11.
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他的科学活动遍及哲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迄今有许多科学成果和定律,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牛顿成了名震世界的大科学家后,一位记者问到他如何看待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辉煌时,牛顿动情地说:"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没有前人作铺垫,就没有我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牛顿在1727年3月20日逝世前,留给世界最后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呼君 《河北教育》2011,(1):45-45
牛顿曾经留下一句谦逊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回想起自己近20年的从教生涯,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确实有无数厚实的肩膀托举了我今天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我所见的比前人更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1642年圣诞节,即12月25日,艾萨克·牛顿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农户家庭。这一年,正是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是一名遗腹子,出生前两个月他的父亲便死于肺炎。两年后,他的母亲又改嫁他人。继父去世后,他的母亲下定决心把12岁的牛顿培养成为一个农民。显然,这个一厢情愿的计划未能如愿。牛顿已完全被学习“迷住了”,对农活一点兴趣都没有。虽然他没有拒绝承担起家庭义务,并努力地为母亲分担家务,但毫无疑问,精神上的追求与琐碎的农活此时已经冲突得…  相似文献   

14.
<正>策划人语说到"名师",我们立刻会想到和其相关的两个字——"前沿",学科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设计等往往代表着该学科领域的前沿思想。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研究名师的教学能少走很多弯路。名师的教育理念是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逐步形成的,每位名师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探讨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我们从  相似文献   

15.
牛顿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想,一般人的研究工作恐怕也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比如我们目前从事的一项工作就是站在古人惠更斯(1654)甚至更早些祖冲之的肩膀之上。在刚刚经历文革之后的70年代末,我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一门计算数学课。许多人认为计算数学公式太多思想太少,所以我就做了一些调研,正好看到了一篇讲圆周率计算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众所周知,中学所采用的圆内接多边形方法非常直觉,看得见摸得到,但是要用许许多多的多边形才能算出多位的圆周率,例如约需两万多边形才能算出7位圆周率。可是,有一种叫做“外  相似文献   

16.
牛顿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亦应是如此。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人文科学界一直在追求“创新”,于是冒出了数不清号称“创新”的“学术成果”。仔细检点一下这些“成果”就会发现:这些“学术研究”变得像当年小靳庄农民写诗一样容易。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创新”的价值了。  相似文献   

17.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他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生理学家)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牛顿云: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如今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站在众人的肩膀上,以前辈为师,以全学区微格集体备课为依托,在学区专家的引领下,勇于并善于汲取教坛前辈之所长,总结自己和前辈教学实践之得失,在集体备课微格教学的舞台上大胆地展示和磨炼自己,我们的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也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当我上完“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课,看到学生们满足的眼神。享受着听课老师们的热烈掌声.我想起了牛顿先生的那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